台商經營與活動
- 更新日期:109-10-21
台商經營與活動
整理/玹 聿
廣東「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台商盼暫緩
據經濟日報6月5日、19日報導,大陸勞工意識抬頭,衝擊台商經營,東莞台協會長翟所領指出,廣東省已一審通過「企業集體合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可能加劇勞資糾紛,並將衝擊全大陸的資方,將聯合各地台商,盼暫緩通過實施。
廣東人大常委會4月底審議通過「條例」修訂草案,該條例明訂協商項目包括:工資調整、分配與結構、獎金分配,勞工上班時間,勞工、女工及童工的特殊待遇等;只要3分之1以上有疑義,就能向資方提出申請,資方須在30天內答覆。勞工若對答覆不滿意,可逕自進入為期60天集體協商期。在60天內,員工有合法罷工權力,資方同時要把財務報告、績效分析與勞力成本全部攤在陽光下,做為協議資料。60天後若無結果,爭議將交由政府協調部門在15天內判定,資方得遵守判定結果。翟所領表示,該法若三審通過並實行,資方等同失去自主經營權。「條例」適用對象不限台商,陸商及外商均一視同仁,這會導致勞工頻繁要求加薪、加重資方經營成本,並影響社會穩定,建議暫緩通過實施。
針對上述台商反映廣東修訂「企業集體合同條例草案」問題,海基會副董事長馬紹章表示,歸納台商意見後,海基會已發函大陸海協會提出4點訴求,表達條例實施後,將對廣東省包括台商在內企業造成嚴重影響,希望陸方能在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後,再行研議。
第一,企業工資及內部管理運作,如均須集體協商達成,嚴重違反市場原則,使企業喪失自主經營權;第二,向員工披露年度生產經營及效益情況,嚴重違背企業經營原則,違反保密協定,開啟與客戶或競爭者無盡法律爭端。
第三,企業集體合同協商,違背市場規律,無法獎勵優秀員工,亦難處罰怠惰,企業競爭力盡失;第四,條例草案內容與現行規定相重複或牴觸,可行性極低,更將使企業每年最長耗費105個工作天集體協商,企業與員工無法專注生產管理,甚至衍生怠工或罷工,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濟南舉辦山東台灣名品博覽會
據經濟日報6月1日報導,「山東(濟南)台灣名品博覽會」5月29日至6月1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表示,今年台灣名品展共會舉辦8場,第2站來到濟南,展出台灣精品館、電子商務館及金彩台灣文創館3大主題專館,並有450家廠商、1000個攤位參展,短短4天創造3至4億美元的業績。
山東省是大陸的工農大省,其GDP總量在大陸位居第3,僅次於廣東與江蘇兩省;而這也是外貿協會自2010年濟南、2012年青島之後,第3次重返山東舉辦名品展。據悉,這次在濟南舉辦的名品展,吸引了山東銀座、淄博永旺、家樂福、臨沂金鷹商場、聊城振華量販超市等採購商前來觀展,並與台灣廠商洽談採購事宜。
因應單獨二胎和高齡化,此次山東濟南台灣名品展首次規劃了養生銀髮區和婦幼用品區,同時也提高科技和文創相關商品的占比,積極擴大內需市場。另外,外貿協會也在「電子商務館」,首次推出「QRcode碼上買」,設置QRcode商品牆及QR code商品型錄,讓現場參觀民眾拿出智慧型手機,就可享受即拍即付,免掏錢、免排隊結帳,付款後商品即由台灣直送至大陸買家手中,完成「一掃碼、二付款、三享受」的購物體驗。
王志剛說,貿協自2009年9月在南京舉辦了第一次台灣名品展以來,至今已舉辦了28場,濟南是第29場,總計有1萬5000個廠商參展,逾800萬人次進場,並創造出高達125億美元的商機。王志剛說,台灣名品展可協助中小企業擴大市場,並讓營收翻倍成長。今年繼貴州和濟南後,也將會持續前進昆明、天津、南京、杭州及北京等地辦理台灣名品博覽會,帶領台灣廠商積極搶占大陸內需商機。
台資銀行登陸 挹注中小型台商
據聯合報5月30日報導,國內銀行陸續登陸,提供大陸台商融資,解決兩岸金流問題。據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底,在大陸設有據點的11家台資銀分行,放款規模近新台幣7百億元。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指出,國銀登陸初期,僅能承作外幣,但現在已能承作人民幣,加上台資銀行對台商的背景、信用狀況等,較為熟悉;因此,對原本在當地無法順利取得資金的中小型台商來說,國銀發揮不小的作用。
金管會統計,在11家銀行當中,除了登陸時間較晚的台灣企銀以外,其餘10家銀行的放款規模,介於新台幣40億元至90億元不等,總放款總額為新台幣691億元。曾銘宗說,銀行有放款,就可能有少數個案的逾放;不過,考量到台資機構的風險,金管會設置了「防火牆」,以控管風險;國銀的境外分行(海外分行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對大陸地區授信總額,不能超過資產的3成,以及國銀對大陸地區曝險額(包含授信、投資、拆存)不得超過淨值的一倍。
以目前說,國銀對大陸地區曝險額,平均為0.65倍。除此之外,金管會再發函要求國銀還必須增加兩道機制,包括大陸分行本身,及銀行在台的總行,都必須訂定控管機制,像是融資避免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並篩選較優質的客戶等;國銀的大陸融資,透過三道防火牆,更加堅固。
上海台企釋職缺 助台生就業
據中國時報6月13日報導,為協助台灣年輕人大陸就業,上海台商協會通過從明年3月開始,由上海台資企業提供3個月實習機會,協助台灣應屆大學畢業生在大陸就業。
上海台協常務副會長胡興中表示,這項上海台協的計畫將首先與台灣實踐大學合作,前來實習的學生將有3個學分是由合作的台商公司主管打分數;如果學生表現良好,又有意願留在大陸工作,台資企業將立即雇用,並代付往返機票費用。
上海台協理事會已開始徵詢台資企業釋出部分職缺給台灣學生,胡興中指出,為了要為台灣年輕人就業盡分心力,上海台協的會務幹部這3個月來不斷穿梭滬台兩地,並已得到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的認同,表示將全力協調台灣各部會促成此事。此外,未來這項計畫如果執行順利並反應良好,上海台協還會考慮擴大,不排斥任何學校;因為除了實踐大學之外,上海台協還與元智、大同與靜宜等學校接觸過,獲得校方支持。
胡興中認為,上海台協甚至是大陸各地台商,都很歡迎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不過他們應該要有老一輩台商20年前到大陸打拚苦幹的精神。胡興中說,大陸的市場大,能提供年輕人更寬廣的就業舞台,尤其是IT、連鎖業都非常適合台灣年輕人到此發展。
上海台商協會設立「台協福利電子商務平台」
據聯合報6月24日報導,上海台商協會為了解決台資企業的存貨問題,同時增進員工謀取購物福利,特別舉行「台協福利電子商務平台」招商說明會,規劃把所有台資會員公司的商品打通,成立網路平台,在網上購物,即可享有員工價的商品。共吸引50多家零售業與餐飲業台資企業前往了解情況。
台協福利電子商務平台運營商、正台電子商務董事長曾瑛鋒表示,上海台協共有1,300家會員企業,共計50萬個員工,前期先針對企業對企業(B to B),預計8月中旬上線。上海台協連鎖工委會執行長蘇正賢強調,在企業端部分,屆時到節慶採購、禮品採購,企業行政與採購部門可直接在網上挑選下單商品。蘇正賢表示,透過會員帳號平台,發送給每一個企業員工一組帳號,將每一個企業限量限款的商品,進行網上銷售,把其他企業的員工,也當成自家的員工。
曾瑛鋒指出,建立台協會員企業產品銷售平台,提供全體會員企業可以在線上銷售自己生產與代理的產品,協助會員企業拓展新的商機,至年底預定達到人民幣1,000萬元(約新台幣4,700萬元)。透過福利電子商務平台導入流量,會員企業的員工到線下實體店進行消費與體驗,增加企業的銷售業績,提供實質性的會員服務。
昆明舉辦南亞博覽會 台商搶攻邊境商機
華視新聞6月22日報導,「2014年南亞博覽會」在雲南昆明舉辦,為期5天的展覽,共計有1,762名買主前來台灣館洽談,現場成交金額370萬美元,後續1年商機為1,750萬美元,共創造2,120萬美元商機。
南亞博覽會是東北亞、東南亞及中亞各國,發展與南亞國家貿易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共計有46個國家參與展出,台灣館延續去年首度參展的高人氣,成為本屆展會買主與參觀者的必訪展館。
貿協表示,台灣館展出以食品、文創及家飾用品為主,其中一來順的特色辣椒醬、京工興業的沖調式養生粥及三叔公的牛軋糖餅,都是首度在南博會展出的新產品,也獲得許多買主的青睞。
根據統計,今年1至4月台灣輸往大陸的主要農產食品出口值為2.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42%,顯示台灣食品已廣為大陸消費者喜愛。為延續南博會台灣館的買氣,雲南專營高價位百貨通路的食品進口商振彩浩公司,也首度在南博會展覽期間,選定昆明高價位的金格百貨匯都店及百盛百貨徒步區店舉辦「台灣食品節」,為昆明市民提供購買正宗台灣食品的新選擇。
外貿協會為協助業者開發大陸邊境貿易商機,今年除規劃組團參加昆明南博會外,8月還有綏芬河國際口岸博覽會、9月的烏魯木齊亞歐博覽會及南寧東盟博覽會,期望透過展會平台,建立台灣業者與南亞、俄羅斯、中亞及東南亞各國業者的經貿關係,為台灣業者開發更多新商機。
首家台協籌建台心醫院試營業
據聯合報6月25日報導,投資7.2億人民幣、籌備多年的東莞台心醫院,宣布正式對外營業。這是首座台協出資籌建的醫院,將服務台商和大陸民眾,構建兩岸醫療合作平台。
東莞台協執行常務副會長、東莞台心醫院副董事長趙金和說,試營業期大概3個月,3個月後正式營業。對是否納入東莞醫保體系問題,他表示,台心醫院試營業後可望很快納入醫保體系。
台心醫院由東莞市台商協會號召會員企業出資籌建,占地面積228.6畝,總體規劃1200床,首期600床,有800多名醫護人員,以滿足急診、門診、住院及健檢等業務,第二期將增建600床。
台心醫院主體去年底完工,進行內部裝修。醫院將採多種方式預約掛號,為患者提供服務。心腦內科、神經內科、康復科等科室將成為台心醫院的特色科室。院方表示,台心醫院目前已與廣東醫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廣東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台心醫院將與台北醫學大學及其他台灣醫學機構建立合作交流平台,促進兩岸醫療交流與合作。
台心醫院副院長傅天明表示,台心醫院台灣的醫生大概占15%到20%,也有部分來自合作的廣州婦幼醫院、華僑醫院,另外向大陸其他醫院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