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廣西柳州台商協會會長柯達華

人物專訪


專訪廣西柳州台商協會會長柯達華


文/林安妮



廣西柳州台商協會於2013年7月正式成立,首任會長為福臻集團董事總經理柯達華。訪談的這一天,柯達華會長與他的夫人王玉琴一同現身,兩人剛從桃園公司返回市區。這一對令人稱羨的神仙美眷,長年相知相守,不僅是親密伴侶,也是最佳的事業夥伴─他,長年在大陸拚事業;她,協助先生管理福臻桃園廠,一方面也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與陪伴者。


柯達華說,過去這20多年來,他都在大陸打拚事業,桃園的工廠全靠太太一手打理,讓他「揪感心」的一點,也在於,王玉琴對兩個兒子的照顧、教育,做到了完全的陪伴、無微不至,並未因兩人忙於事業而忽略孩子教育。為了做到完全的陪伴,王玉琴還當了好多年的家長會會長,親自走進校園,給孩子最堅強的支持。


王玉琴打趣說,柯達華從年輕時,就是個「工作狂」,他對自己的工作有承諾、有熱情、有拚勁,做太太的,就只能全力支持,讓他盡量不煩心家裡的事。最近兩人打算擴大在桃園的投資,兩個兒子會陸續進入公司服務,羨煞不少找不到第二代接班的台商。兩人如何白手起家,又能兼顧「不缺席」孩子的人生,讓人好奇。


「正因為兒子未來要接班,我的責任更大,要更努力把事業做得更穩固,」柯達華在27歲時創業,一開始是做單純接單、下單的貿易公司,後來因為下游模具廠出了問題,他只好買下工廠,隨後他還開啟了投資大陸之旅,展開趴趴走的台商人生。


柯達華當年頂下的桃園廠,一路做到現在。他坦言,這是他創業的起點之一,即便後來長期在大陸發展,他還是沒讓桃園的生意斷了,「最苦的時候,是在金融海嘯,差點撐不下去,但是我對自己最早的事業,就是有一份感情在,所幸最苦的日子都過去了。」最近柯達華夫婦已在桃園買下新土地,準備搬移工廠,擴大投資,「(工廠設計圖)圖還在畫,畫好就可開始建了,」柯達華說話的同時,他黝黑的臉龐也漾起了自信、開心的神情。


少年頭家 闖蕩大陸20年


柯達華說,桃園的工廠一直以來都是向人租賃,前陣子他剛好出脫一批在大陸投資的股權,這些現金剛好可以用來在桃園買地蓋新廠,「桃園的地,現在也不便宜,不過,這幾年大陸投資成本越來越高,人工、效率不見得比得上台灣,我看好,回台灣投資是個趨勢,第二春、第三春都有可能。」


聽著柯達華說起他的大陸投資故事,會發現他與不少跟他「同期」的傳統製造業台商很不一樣。首先是他始終維持桃園的模具廠投資不墜,最近還要大舉投資,與他的一對兒子共同奮鬥;再者,他在大陸闖盪20多年,他的投資都圍繞著本業,並未如一些製造業台商,在事業投資的下半場,大舉轉戰房地產等服務業。


「人還是要專注在本業上,要不然不容易專心,」柯達華說,這些年他在大陸的投資事業,主要是提供車廠所需的各種模具、零配件,他的投資腳步從廣西延長到安徽、福建,更長年在大陸趴趴走,雖然他的名片上印著董事總經理,但他總是笑說,「我是做業務的,哪邊有機會,就往哪邊去。」


「他最早合作的車廠就在廣西,一合作也20幾年到現在,」王玉琴形容,柯達華是個很重視誠信與技術本位的人,若非如此,也不容易維持這麼長久的合作關係,「20多年的產品,到現在還能繼續供應給車廠,除了代表產品本身品質不錯,也說明彼此的合作關係一直都很穩固。」


當年孤身闖蕩大陸的柯達華,如今有兒承接衣缽。問他是不是可以開始準備退休了?王玉琴馬上接話說,「他是閒不下來的拚命三郎。」柯達華則表示,「人不能輕易退休啦,要做事才會有活力,」「我兩個兒子會陸續進到公司一起打拚,有了他們願意幫忙,我的事業奮鬥起來,才特別有意義。」


家庭教育 首重品德


柯達華長年在大陸打拚,台灣的事業與家裡的事,全靠太太一手打理。王玉琴笑說,「他一年之中,大概有超過一半時間在大陸,隨著大陸事業一路做起來,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是他為家庭、事業所做的犧牲,做太太的只能盡力支持他,並且盡可能為他彌補親子關係。」


王玉琴與兩個兒子感情很好,好到無話不談,「當職業婦女很辛苦,孩子還在唸書的時候,我每天一定趕在孩子下課前回到家裡做飯,」「孩子的成長就這麼一次,若無法全程陪伴,就算事業再成功,日後也會有點缺憾。」


柯達華與王玉琴對孩子的教育,最重視品德,成績好不好,倒在其次。柯達華笑說,自己求學過程中,學業成績也沒好到哪裡去,自己做不到的,也不好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很好,「我常跟他們說,成績過得去就好了。」


近年不少事業有成的大陸台商,苦於第二代不願接手家業,不過,柯家的大兒子現在已在公司歷練,而且應老爸要求,從底層學起。至於柯家老二稍後在退伍後,也會來到公司上班。王玉琴表示,兩個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於未來該做些什麼事,也有過徬徨,「有適當時機,我就循循善誘,鼓勵他們跟著爸爸腳步走。」


對柯達華來說,在兩個孩子還小的時候,自己忙於大陸事業,如今兩個兒子陸續進到兩夫妻創業的公司,也算彌補當年未竟的天倫樂。柯達華說,他對兒子最大的工作要求,就是要認真,而且一定要學得技術,「我跟兒子說,名片上的頭銜再高,也比不上把技術摸得很熟,讓人打從心底欽佩來得重要。」


小而美台協 凝聚感情最重要


柯達華就任柳州台協將屆滿一年,他提及,當時是在當地台辦強力遊說下,他才同意接下會長一職。目前柳州台協在冊的會員約有50家,不過,因為欠缺中大型的台商會員作為中流砥柱,在先天上,不免要辛苦經營。


柯達華說,柳州的台灣人、台商不多,一些稍微大型的台資企業主要是派駐專業經理人,欠缺積極參與台協的意願。經營台協有現實面因素要考慮,一方面希望來參加的人,是有意願參與,另一方面也希望台協是能真正幫到台商的忙,而不是變成台商的負擔。


他舉例,台協人數少,辦活動不容易做大規模,若經常要會員贊助這個、那個活動,恐怕反成為會員負擔。他認為,眼下對於柳州台協最重要的是,就是讓積極參與會務的會員,更加彼此熟識,慢慢凝聚出向心力來。


小而美的柳州台協,台商投資領域分散,有如柯達華投身模具,也有人從事農業或做藝術品買賣。「我們現在要先鞏固,」希望每個月定期的聯誼,能讓理事之間更加熟識,再來訂出一些具體可行、大家共識較高的未來願景。


青創過來人 鼓勵放膽闖


柯達華在創業前,曾短暫在別人公司上班過。他笑說,一開始找了兩份工作,一份工作每個月薪水是2,400元,另一份工作是6,000元。最後,他選擇了低薪工作,原因是考量工作內容,他認為低薪的工作比較能學到東西。


他表示,初入職場最要緊的是把心態調整好,不時地要問自己「我是要來學什麼?」,反而不要在意領到多少錢,因為第一分工作的薪水,必須加計企業栽培新人的成本,「試想一個剛出社會的人,什麼都不懂,一家公司願意好好栽培員工,實屬幸運,怎麼做好基本功,靠實力在以後加薪,比較重要。」柯達華給自己的工作信條是,努力做事、不要看眼前,要看著未來比較大的目標。


不過,這些年在大陸開創事業的柯達華,也深刻體會到,內外資競爭的不平等待遇。先前在幾次海基會探訪台商,或是他代表柳州台協回台參加台商聯誼活動時,他都提出建議表示,台商與大陸本地及港澳人士課稅有差別待遇,以大陸中外合資為例,企業在課完營所稅(25%)分配盈餘後,大陸股東進行任何形式的資金運用均不用在課稅,但台商股東無論轉投資或匯出盈餘都需要再課10%的稅(港澳為5%),此甚不公平,希望能有一視同仁、公平合理的安排。柯達華說,10%的稅,對很多企業來說,還能做更有效投資運用,若能減免,對台商而言都是件好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