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紀實

專題報導


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紀實


文/陳德昇



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於4月8-11日於海南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我方循例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率領產業界35人參加(參見表一)。博鰲亞洲論壇近年已成為亞洲各國產業界互動的重要平台,歷年亦多有歐、美與亞洲各國政要和跨國企業負責人參與。尤其是兩岸領導人之政策對話與交流,皆具有鮮明政治意涵,值得關注。


主旨演講強調區域經貿整合與和平發展


2014年會議重點之一,是中共總理李克強主旨演講,主要重點強調區域經濟整合與和平共榮之意願。此外,強化維護領土主權意識與決心亦是報告重點。李克強在報告中表示:


■堅持共同發展的大方向,結成亞洲利益共同體。亞洲國家要繼續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把經濟的互補性轉化為發展的互助力,不斷擴大利益交匯點。構建融合發展的大格局,形成亞洲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產業深度合作、優勢互補。維護和平發展的大環境,打造亞洲責任共同體,積極探討建立亞洲區域安全合作架構。


■將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維護領土主權的意志是堅定的,願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主張也是明確的。對加強海上合作的積極行動,都會傾力支援;對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挑釁行為,將給予果斷回應。


李克強亦對當前大陸經濟形勢做出分析與警示,並提出因應策略與思路。李克強於報告中指出下列重點:


■當前大陸經濟開局平穩,總體良好。但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難不可低估。宏觀調控要把握總量平衡,更要著眼結構優化,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調控的政策力度,適時採取針對性強的差異化措施。


■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已經確定的方針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能夠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挑戰,已經出台和還將陸續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將對穩增長持續發揮作用。


「蕭李會」以兩岸經貿議題為主軸


蕭榮譽董事長於4月10日下午4時,在博鰲亞洲論壇和李克強先生會面。雙方進行了坦誠的溝通和對話。李克強除表示珍惜兩岸和平,並在強化兩岸產業合作,亦表達積極態度。蕭榮譽董事長則於會談中指出,台灣內部最關注的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兩岸經貿由「互補大於競爭」,轉變成「競爭大於互補」;二是兩岸各種制度及管理差異,造成台商進入大陸市場的重大障礙;三是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急迫性及遭遇到的困難。有鑑於此,蕭榮譽董事長認為,未來兩岸雙方須以新的觀念和作法,從三大面向突破合作瓶頸:


第一,積極推動兩岸經濟戰略對話及政策協調。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雙方經濟戰略的共同探討及政策協調,增強互補性,降低競爭性,在各個領域及產業形成新的合作模式,體現真正互利雙贏的兩岸經濟合作。目前蕭榮譽董事長及曾培炎理事長共同主導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試圖在民間企業合作平台做出努力,但仍有賴於雙方主事者在政策上全力支持,才能做出更多、更廣泛的努力和成果。


第二,積極建構合作型的兩岸自由貿易關係。兩岸經濟及企業規模差距極大,發展程度也不同,產業特性亦有很大差異,台灣對大陸又存在長期人才、資本的赤字,因而很多民眾及中小企業,對未來的兩岸經貿關係存有疑慮。鑑此,未來兩岸應該逐步建構具有兩岸特色的自由貿易區,透過各種合作機制的建立,降低可能的負面衝擊,提升正面效益,共同塑造兩岸經貿願景。


第三,積極面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嚴肅問題,化解台灣經濟遭到邊緣化的疑慮。雙方應積極探討兩岸合作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銜接機制,打造台灣參與RCEP和TPP的路徑圖,為兩岸在亞太區域的共榮發展,互利雙贏,創造歷史的機遇,這也是兩岸關係能否再上層樓的重要契機。


4月11日下午舉行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會議主題為兩岸經濟合作新動力,與會企業家除進行意見交流,在兩岸產業合作和區域經濟整合參與表達想法,亦在強化兩岸產業發展,尋找新思路和落實執行力。


民間經貿角色與功能凸顯


蕭榮譽董事長表示,此行純以民間身分參加博鰲論壇,這是他第九次參加此論壇,除與李克強先生會面獲致強化兩岸產業合作共識外,也與各國政要交流,並有多位企業參與分論壇多邊之政策討論,有助於多元政策參與和對話。事實上,在當前兩岸政治仍屬敏感,民間經貿互動與機制,或較能凸顯功能性角色。


基本而言,兩岸領導人期望兩岸產業合作的意願都是良善的,但是雙方產業合作實際運作層次,仍面臨實際障礙與市場競合的挑戰,而使台灣產業面臨更大的市場威脅和生存挑戰(參見表二)。因此,雙方政府部門如何建構更完善的合作機制和制度建設,並規避產業惡性競爭風險,仍待積極努力。


(本文作者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