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綿陽台商協會會長林美玲

人物專訪


專訪綿陽台商協會會長林美玲


文/林安妮



初見綿陽台商協會會長林美玲,首先會被她豪爽、五湖四海的個性與特質給吸引住了,再聽她講起過去24年闖蕩大陸的大起大落故事,更會佩服眼前的這位「俠女」會長。她在大陸的投資,一路從婚紗、貿易、房地產,再做到農業與文創,她的投資地點也從上海、成都、廣州,拉長戰線到綿陽去。


林美玲為人俠義、重感情,她的朋友經常暱稱她為「米漿」(閩南語音近美玲)。她常說,她做生意的目的,並沒有把賺錢擺在第一位。她的個性隨緣、重朋友,每回轉戰不同領域,多是在朋友邀請下,讓人生之路愈走愈開闊。

提起她與四川綿陽結緣的經過,眼前這位看似剛強的女會長,眉宇之間突然流露出幾分感性來。原來她是在人生最失意時,打算到綿陽開創新事業,不料,抵達綿陽的隔天,就發生了汶川大地震,綿陽成了川震中死傷最慘重的城市。她索性不做生意,乾脆上山「幫扶」(幫忙扶持貧困者)去,沒想到,這一幫就是3年。


她笑說,山上的災民,有些人是真正的好,但也有人會想辦法訛詐她與朋友的金錢付出,還質疑天底下怎會有人願意無私做善事,「起初真是每回上山、每回哭,幾乎是把這一生的眼淚都流乾了」,但時間一久,她與當地村民也成了好朋友,感情就像家人一樣。而這3年的幫扶經驗,不僅留住了漂泊的她,也讓綿陽成了她的第二家鄉。



俠女人生 商戰多起伏


林美玲家住雲林,小時候家境貧窮,但是個性堅毅的她,不輕易被命運打敗。她人生第一份創業就是開設婚紗攝影公司。1990年代初期,她眼見台灣景氣開始變差,於是單槍匹馬到大陸考察,想再創工作的第二高峰,最後她決定落腳上海,在上海投入了她的老本行:婚紗攝影。


她笑說,當時的上海,是個「一元吃飽、兩元吃好」的時代,所以當時她心想開出人民幣188元的包套攝影,應該有機會切入金字塔頂尖,殊不知,生意好到不能再好,4天後,同樣的包套攝影價格,提升到人民幣1,888元。


林美玲自嘲,本來以為上海是個窮社會,以為定價人民幣188元,就是高檔,誰知當地消費力驚人,她從應接不暇的訂單中,才摸索出當地的「行情」。

「婚紗攝影是我的最愛,我也以為我這輩子都會做婚紗攝影,誰知道,這個行業最後卻讓我心灰意冷,」林美玲說話同時,臉上的欣喜與熱情,突然消失了。原來,當時的上海婚紗圈,同時還有不少台灣婚紗業者一同進駐,彼此原屬良性競爭,誰知到了後來卻變成惡意攻擊,讓重感情的林美玲萌生了離開是非地的念頭。


林美玲離開上海後,正巧有朋友邀她一起做貿易,那時正是1998年,她專門協助台商客群,從日本、德國進口機械到大陸廠,做了兩年,發現大陸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接著在廣州一待就是10餘年。



人生多次轉彎 綿陽成第二家鄉


林美玲在廣州經營房地產生意時,剛好景氣正旺,公司推出的建案幾乎是檔檔熱銷,讓她快速致富。有一回她的母親特別從台灣飛到廣州探望她,看到林美玲住的房子豪華氣派,一度不敢相信女兒的生意做得這麼大,「我母親還以為我是跟朋友借房子,故意展示給她看、讓她放心」。


林美玲在廣州發家致富,但是長年的工作壓力卻讓她動起退休想法,「當時的我,很疲憊、很疲憊,加上一些工作上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真得很想就這樣退休了,」這時,她的好朋友得知她的情況,建議她乾脆離開廣州到綿陽去,「我朋友在綿陽找到一塊地,想找我一起去闖闖看,我心想看看無妨,誰知這一去就留到現在了」。


「我是在2008年5月11日,啟程前往綿陽,」林美玲不假思索地回憶人生另一個轉彎日。不過,這個日子之所以會讓她印象深刻,是因為她抵達綿陽的第二天,就發生了汶川大地震,綿陽成為這波川震中、受傷最慘重的城市。


這場大地震天地同悲,在綿陽的人間一時也變成了煉獄。原本打算來經商的林美玲眼見這一切,有不少人流離失所,更有人天人永隔,讓她當下打定主意,要留下來貢獻心力。


在機緣之下,林美玲選擇到山上賑災,不僅捐出自己大部分財產,她還向廣州的同事、台灣的同學募款,「一開始真得想得太單純,以為『幫扶』3個月,就可以結束回家;但是最後居然停留了3年」。


她表示,當時她承諾山上的老人家,要幫忙開路,本來村子裡的人告訴她,約需人民幣30萬元,結果之後花了人民幣600、700萬元,居然還沒把事情辦成。她苦笑,有些人故意欺負她心善,刻意抬高了報價,「我其實不怪這些人,因為人總是在內外在最貧困時,看到浮木就想抓,愈抓也愈把自己黑暗一面顯露出來」。



農業文創新事業 女會長有大夢


為了協助山上的災民自立,林美玲認為,只是單純慷慨解囊還不夠,最重要的是給該怎麼給這些村民一根謀生的釣竿。


她想著想著,想到自己當初到綿陽,就是打算投資農業,後來因為川震沒做成生意,但若能在山上實現良田家園夢想,也算是圓夢了。於是她特別找來台灣的農業團隊,試著改善當地土壤,同時把農業新科技引入。最終,林美玲的善心善行感動了山上的災民,她後來也搏得了「北川大善人」的稱號。


正因為這段難得的3年扶貧經驗,也讓她結識了不少當地的朋友與地方官員。去年8月,她被拱上了綿陽台商協會第四任會長大位上。「我向來都沒想要擔任台協會長,因為我總覺得不需要貪這樣的名,」不過,在盛情難卻下,她還是接下了綿陽台協。


她說,在綿陽經商的台商約有500多家,她與台協團隊正努力拓展會員,目前已吸引100多家企業入會,讓她相當開心,「我希望台協能成為當地台商與政府之間的最佳平台,不論是碰到投資障礙,或是想找尋商機,甚至是在當地生活碰上困難,只要是合法合規,台協都會盡力提供協助」。


她指出,團結力量大,很多商機與投資資訊若能在共同平台上分享,不僅有助台商發現新商機,還可透過橫向連結,促成台商之間強強聯合,「當地政府最重視工業與農業,對於一些新興項目,提供了不少優惠,只可惜,很多台商都不知道,因而錯失了商機,現在我來了,就是希望台商朋友能善用有價值的訊息」。



李白出生地 林美玲努力復育


林美玲在綿陽的新事業,做得是農業與文創。起初她投資做花卉、苗木,後來在一次機緣下,她發現綿陽市所屬的江油市青蓮鎮,正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出生地,「我一開始看到李白的出生地,內心有很多疑問,這幾年大陸各地都在瘋李白、瘋某人的故居、隱居地等等,但是怎麼李白的出生地,還是這般荒涼,沒能好好整理」。


看到李白出生地如此頹圮,她不禁心疼起來,她心想,若是能好好整理,有助推動觀光、就業,還可讓文化保存功夫,一路持續下去。起心動念後,她主動找地方政府一同想辦法,最終終於說動了地方政府開始立項建設。


「我的想法是重新改造青蓮鎮,」林美玲說話的同時,眼神相當堅定,再度展現她的工作熱情,「我們先前已經花了一年半時間做總規劃,除了復育李白故居外,還要蓋五星級酒店、台灣小吃街,以及興建華夏文化館」。


林美玲形容自己是個很執著的人,在推動青蓮鎮改造計畫的這幾年,自己差點就要喝白開水度日,但是她還是堅持下去、努力圓夢,「每天一醒來,我都會有些新想法,這個就是我現在人生與工作的原動力了」。



感恩惜福 朋友家人一路扶持


作為大陸台商圈少見的女會長,林美玲的豪爽、俠義,讓人印象深刻。她常說,先對人好,自然也會有人對自己好。此話不假,每到假日前夕,林美玲為朋友、台商而蓋的會館,自然湧進一批朋友入住,「他們還會自動帶食物、飲料來,大家彼此唱歌、聊天、說心事,把平時工作的苦悶,都拋腦後了」。

年輕時的林美玲,也曾有過叛逆。但是她一路感謝父母、朋友相扶持,「我的爸媽,真是非常、非常好的人,個性樸實、正直,是我心中永遠的榜樣,」這時說話的林美玲,笑彎了眼,內心滿滿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