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紫金山兩岸企業家峰會之觀察

紫金山兩岸企業家峰會之觀察


文/劉大年



背景說明

兩岸民間交流管道非常多元,紫金山峰會乃是其中之一。紫金山峰會原是2009年起江蘇省主辦,屬地方級的對台交流活動。主要以召開論壇的方式促進台蘇企業經濟合作,會議地點皆在南京,其中前3屆主要由江蘇省台辦和南京市政府主辦。隨著歷屆會議的召開,越來越多的兩岸重要企業家與會,遂逐漸受到大陸中央的重視,2012年第4屆會議大陸中央領導出席,改由國台辦主導,層級已明顯提高。而在因應兩岸關係不斷發展與外在情勢變化下,與會的兩岸企業家提議成立以兩岸企業家為主體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常設機構,以進一步提高企業家論壇的功能。

雙方經過半年多的籌備,2013年的7月先後在台灣和大陸成立『兩岸企業家峰會』,分別推舉前副總統蕭萬長及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為理事長,並於台北和南京兩地設置祕書處,此後紫金山峰會從一年一度的企業論壇轉變為常態性、具機制性的兩岸企業家峰會,未來將由兩岸輪流舉辦,預定2014年下半年在台北召開第二屆峰會。在『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後,使得原本為地方層次的交流提升為兩岸高層級的交流合作,故也稱此為『升級版』的紫金山峰會。

2013年11月4、5日在南京舉行首次升級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與會人數達700人以上,涵蓋了兩岸重量級企業領袖,大陸方面,包括中石油、國家電網、上汽集團、阿里巴巴、騰訊等知名企業負責人;台灣方面,則包括了許多台灣百大企業負責人,另外兩岸重要財經學者及智庫亦參與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在兩岸建立常態性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後,其功能與定位將從過去僅作為兩岸企業界合作的平台,提升至兩岸經貿戰略層面對話的高層次民間交流平台,陸方媒體更將兩岸企業家峰會作為與國共論壇 1、海峽論壇 2、兩岸和平論壇 3 同等層次的兩岸交流對話平台,顯見對此之重視。

此外,隨著兩岸產業合作逐步走向深水區,兩岸合作面臨的挑戰與考驗也接踵而來,合作成效亦有待擴大與深化,藉著兩岸企業家峰搭建的舞台,兩岸有機會藉由整合更多平台的資源,增加兩岸政策的協調空間與政治互信;凝聚兩岸企業家對於經濟形勢、市場資訊和經營理念的更多共識;藉此共同尋找目前兩岸產業合作瓶頸的突破口,實質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效益,並推動兩岸往更廣面向的合作。


重要結論

本屆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主題為『兩岸產業合作新局:挑戰與對策』,會議型式分為大會及七個交流小組進行討論,七個小組分別為宏觀經濟、資訊家電、能源石化裝備、中小企業、金融、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文化創意等。每一分組由兩岸重要學者、公協會代表擔任共同擔任召集人,並邀請該領域之專家與會,具體探討合作領域與方向,並協助推動相關合作事宜。除大會有共同倡議外,每一分組以簽署備忘錄,及兩岸個別企業簽署合作協議的形式,做為未來兩岸推動交流合作之基礎。

經過與會代表兩天的深入研討,大會會議最後達成『兩岸企業家峰會2013紫金山會議共同倡議』,共有八點重要結論,以下將重點說明如下:

一、加強經濟形勢研判,開展宏觀政策對話:希望透過雙方在經濟領域高層次策略性、政策性的對話機制,協調兩岸政策,為兩岸經濟及產業合作提供建議,以共同因應世界經濟形勢動盪之挑戰。此將對兩岸經濟決策部門的產業發展規劃策略構成一定影響。

二、密切溝通決策部門,及時反映業界呼聲:企業家峰會將向兩岸決策部門報告兩岸企業家提出的意見建議,以作為兩岸當局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並在分工合作的原則下,完善企業家峰會與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及其下屬工作小組的銜接機制。

三、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創雙贏發展局面:透過大陸市場、勞動力與台灣技術、管理的互補優勢,促進兩岸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為企業提供更優質資源。期盼創造適當條件,進而在南京籌建兩岸產業協同發展和創新驅動合作示範區,努力將示範區打造成為兩岸企業升級、科技創新以及區域合作的重要示範平台。

四、擴大產業合作領域,提升產業合作水平:強化兩岸在共通標準、自主品牌、營銷網絡等方面的合作,促成兩岸產業向價值鏈頂端延伸,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

五、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增強兩岸業者責任:發揮兩岸企業家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的先行作用,關注兩岸成長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

六、推進雙向投資項目,落實峰會各項成果:持續追蹤峰會所達成交流合作協議的進展,協調解決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促成協議給兩岸企業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此主要希望透過兩岸企業的緊密合作,聯手「走出去」的方式,共同爭取國際市場商機。

七、推動兩岸峰會交流,完善峰會制度建設:加強雙方峰會理事會、秘書處之間的業務溝通,繼續舉辦每年一度的峰會年會。並加強峰會特聘專家、各產業合作推進小組之間的交流,此為持續完善與落實兩岸企業家峰會功能之工作。

八、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促進兩岸共同繁榮:促進兩岸已簽協議和達成共識的落實,加快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機制化、自由化,提高經濟合作制度化。推進兩岸共同市場建設,加快經濟一體化,共同參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和產業升級,增加兩岸經濟在區域經濟中的影響力。

除共同倡議外,兩岸還正式簽署6項合作備忘錄,以強化兩岸在6個產業領域的合作,備忘錄除提出具體合作內容之外,並釐訂未來的合作方向;另兩岸企業家也利用本次峰會所提供的平台,簽署了24項個別企業合作協議。

以資訊、家電產業來說,雙方選定部分新興產業及重要產品進行共同研發、制定兩岸共同標準及智財權分享與認證、驗證合作機制等領域的合作;其次針對兩岸的重要產業面板、LED、太陽光電等,加強產能合作,避免重複投資,促進兩岸產業良性發展;另外,雙方也將加強在新一代移動通訊業的合作,包括成立兩岸5G工作小組,發展5G需求和技術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5G技術研究與發展,共建4G-A技術與服務創新平台。

能源石化裝備產業亦是此次重點項目,雙方聚焦在節能技術的資訊交流和研發,並共同在大陸及其他地區合作探勘及開發石油及天然氣資源。而台灣石化同業公會與大陸中石化也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位於福建漳州的古雷石化煉製一體化項目。

另外文化創意產業也有所進展,如設立華人文化品牌園區以及寰宇品牌學院,在杭州設立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實驗區,提供投融資、仲介諮詢、創業輔導、媒體合作、品牌推廣、市場開發及人才培養等服務,營造文創業發展需要的環境,並成立首個海峽兩岸城市文創産業協會聯盟;而中小企業、金融產業、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產業亦研擬了不少具體方案,如上海或鄭州先行先試中小企業商貿平台,兩岸透過金融合作促進兩岸產業升級與轉型,提升金融服務水準,擴大金融服務支援產業發展等。


綜合評析

首屆升級版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兩岸的共同倡議描繪了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定位與未來方向,相關合作備忘錄與合作協議涵蓋了不少產業的具體合作項目及領域。針對此次會議之舉行與後續的發展,以下提出幾點看法:

一、兩岸經濟產業政策:兩岸將企業家峰會視為兩岸經貿戰略層次的對話,以推動兩岸經濟政策協調為方向。但兩岸過去經濟產業政策制訂過程未有此方面的經驗,政策規劃模式也有所差異,故未來兩岸主管當局如何進行協調,以何種模式共同規劃將是觀察重點,而這也將關係到兩岸企業家峰會實質功能的發揮與定位。

二、落實與經合會產業合作小組銜接之機制:目前兩岸產業合作工作主要由經合會下之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負責推動,此次會議共同倡議則提出企業家峰會與工作小組銜接之方案,未來如何建構分工與相輔相成之銜接機制必須思考。而目前在ECFA下兩岸產業合作也面臨了一些問題,能否藉由企業家峰會與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的搭配共商可行的解決方案,對兩岸產業合作有實質助力,為另一觀察重點。

三、兩岸示範區/自貿區合作之推動:各界關注的上海自貿區議題雖並未納入會議正式議程,但會中也有所討論,陸方也期待和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有所合作。目前大陸自貿區的具體實施細節仍在規劃,相關法規開放政策也尚未完全公布,政府應思考如何利用兩岸企業家峰會的平台,具體規劃兩岸示範區\自貿區合作方案,形成對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發展與自由化政策上的助力。


結論

由紫金山兩岸企業家論壇升級至兩岸企業家峰會的首次會議,雙方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包括從宏觀經濟面的政策協調、合理資源配置與整合、提高產業合作質量及水平、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打造共同市場及加強峰會交流機制化建立等多個層面,進一步提高了兩岸產業合作的層次、擴大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基礎。

但未來要具體落實共同倡議,達成有利兩岸經濟發展的目標,而非流於口號之宣言,有些重要議題仍有進一步深入推動。例如兩岸決策部門如何協商、政策面協調的模式,企業家峰會與ECFA經合會產業合作工作小組的分工定位等制度面問題,是兩岸必須共同協商解決的。另對台灣而言,如何利用此平台推動兩岸自由化政策的對接及相輔相成,如示範區/自貿區合作,亦是政府必需思考的課題。

(本文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不代表本會立場)


1      國共論壇為國民黨與共產黨間的重要對話平台,自2006年迄今已舉辦9屆。

2      海峽論壇為兩岸民間重要交流平台,自2009年迄今已舉辦5屆。

3      兩岸和平論壇為兩岸民間重要團體的對話平台,2013年舉辦首屆會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