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陸經貿消息輯要

大陸經貿消息輯要


整理/李 文



新旅遊法禁止強迫購物行程

據聯合報9月5日報導,大陸首部旅遊法於10月1日實施,禁止旅行社安排購物行程,「低團費」、「零團費」等情況將不復存在,「十一」假期後大陸民眾赴東南亞、台灣等地旅遊團,價格翻倍上漲,不少大陸民眾紛搶在「十一」前出門旅遊。

新旅遊法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費旅遊專案,違反規定的處罰最高可至人民幣30萬元(約150萬元台幣)。這使得當前大陸盛行的「零團費」、「低團費」等經營模式,將不復存在。

報導指出,新旅遊法實施後,大陸出境和境內旅遊團費將大幅上漲,使得原是旅遊淡季的9月,出現旅遊高峰。大陸旅遊業界人士不諱言,旅遊法實施可讓旅遊產品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但旅行業界可能會「死一批店」,旅遊購物點將是「重災區」。

綜合新華網、新浪網等報導,今年「十一」的東南亞、港澳台等地區的報價比去年同期上漲70%至100%。部分旅行社泰國6日遊報價,從人民幣3,380元漲至5,000元,港澳遊從2,000漲到4,000,台灣遊則從人民幣4,980元漲到7,980元。

大陸業界人士表示,由於旅遊市場規範較成熟,歐美長線遊及部分大陸境內遊價格漲幅不大。而東南亞、港澳台等路線,購物行程至少三個以上,受到衝擊較大。

另外,導遊服務費也被納入團費明細中,出團前「一價全包」,不再按天收取,導遊也不能再從購物行程中抽佣賺錢。



大陸與韓國FTA談判列入零關稅貨品超過90%

據大陸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9月10日報導,據韓國9月6日公布的消息,大陸與韓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已就90%的貿易商品列為零關稅達成共識,另外,由北韓與韓國合作在北韓開城工業園區生產的商品亦有望被列入其中。

大陸及韓國將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就具體對象進行磋商。日本在大陸、日本、韓國FTA談判方面亦提出實現90%以上自由化率的目標,因此,此次大陸與韓國間達成的共識將對今後3國間的FTA談判產生影響。

韓國政府9月6日公布9月3至5日在大陸舉行的第7輪大陸與韓國FTA談判的內容,兩國FTA簽約後,加入自由貿易對象的產品將分別在2020年前或2030年前分階段撤銷關稅。韓國希望將農、水產品加入,而大陸則考慮將一部分機械產品排除,今後如何在這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將成為雙方談判的焦點。與韓國與美國FTA將99.8%的商品列為零關稅對象比較,大陸與韓國FTA自由化率較低。

據韓國政府表示,大陸將原本消極對待的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以及環境等領域的商品也列入今後談判的對象。另外,雙方亦透過政府間合作,在確保高透明度競爭環境的政策措施等達成一致。



大陸與澳門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十

據澳門政府新聞局8月30日報導,大陸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十(以下簡稱「安排補充協議十」)於2013年8月30日由大陸商務部高燕副部長與澳門經濟財政司譚伯源司長代表雙方在澳門簽署,並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安排補充協議十」內容如下:

在服務貿易方面將進一步對澳門擴大開放,其中包括繼續廣東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放寬地域限制至福建省、新增「合約服務提供者」內容,以及進一步加強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的合作;大陸對澳門採取65項具體措施,在法律、建築、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房地產等28個領域在原有開放承諾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條件、放寬股權限制、經營範圍和經營地域限制等。同時,新增加複製服務和殯葬設施服務的開放承諾。服務貿易領域累計總開放措施達到383項。

一、繼續廣東先行先試政策:在進一步開放原有領域中,繼續廣東省先行先試政策,在法律、技術檢驗和分析、人員提供與安排、社會服務、海運和公路運輸等服務領域增加相關內容,主要是放寬股權限制、下放審批權和放寬經營範圍,共有9項具體措施。

二、進一步放寬地域限制至福建省:為全面推動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安排補充協議十」繼續放寬經營地域限制,除在廣東省通過先行先試政策對相關服務擴大開放外,同時也對福建省相對擴大開放,共有2項具體措施。

三、新增「合約服務提供者」內容:「安排補充協議十」新增「合約服務提供者」內容。允許持有澳門身份證明文件的自然人,受僱於尚未在大陸商業存在的澳門服務提供者,以合約服務提供者身份,為僱主在大陸提供臨時性服務。本次協議規定26個服務領域,允許澳門服務提供者可僱用合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流動的方式在大陸提供相關服務:包括(1)建築專業服務、(2)電腦及其相關服務、(3)房地產服務、(4)技術檢驗分析與貨物檢驗服務、(5)建築物清潔服務、(6)攝影服務、(7)印刷服務、(8)會展服務、(9)複製服務、(10)筆譯和口譯服務、(11)電信服務、(12)視聽服務、(13)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14)分銷服務、(15)環境服務、(16)醫院服務、(17)社會服務、(18)旅遊服務、(19)文娛服務、(20)體育服務、(21)海運服務、(22)航空運輸服務、(23)公路運輸服務、(24)貨代服務、(25)商標代理、(26)殯葬設施。

四、進一步加強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合作: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商品檢驗、質量標準領域的認證認可及標準化管理領域、以及知識產權合作保護領域的合作。

五、在金融合作方面:將積極支援符合資格的澳門保險業者參與經營大陸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對澳門保險業者提出的申請,將根據有關規定積極考慮,並提供便利。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啟動

據聯合報9月6日報導,9月底掛牌啟動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試行人民幣自由兌換,且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未來將擴大至整個浦東地區。

南華早報引述一分關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籌備的政府內部文件指出,中共中央高層已決心將上海作為人民幣改革的試驗區,在上海自貿區推行一系列人民幣匯率和金融市場利率的改革,力度預估將大幅超越對深圳前海在探索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上的支持力度。

報導指稱,該內部文件第6點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在區內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資產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在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試。」根據大陸官方計畫,要在2020年前將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同場競技。

另據香港大公報9月6日報導,大陸有關方面提出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方案中關於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清單,涉及6大領域19個行業,開放範圍係建立在現有法律法規基礎上,有些開放程度比較大,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中,在金融服務領域,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點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建議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督的前提下,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

報導指出,上海自由貿易區更注重制度創新,據悉,在上海陳報至大陸中央的方案中涵蓋投資、貿易、金融、行政四大領域9項措施,概括而言是「一簡化六自由」,尤其是行政審批,使區內註冊企業享受貿易自由、人員進出自由、貨物進出自由、服務進出自由、貨幣流通自由、貨物存儲自由。



大陸初步核實2012 GDP成長7.7%       

據大陸政府網9月2日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9月2日公布,經初步核實,2012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518,94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初步核算數減少38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為7.7%,比初步核算數降低0.1%。

大陸國家統計局表示,大陸年度GDP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階段,大陸國家統計局近日根據2012年統計年報資料、部分行業財務資料和抽樣調查資料,對2012年GDP數據進行初步核實。

經大陸國家統計局初步核實,2012年大陸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2,37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3億元,成長速度為4.5%,與初步核算數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35,162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157億元,增速為7.9%,比初步核算數降低0.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31,406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220億元,增速為8.1%與初步核算數持平。

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2012年大陸三次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佔10.1%,第二產業佔45.3%,第三產業佔44.6%。

據瞭解,大陸年度GDP初步核算在次年1月20日之前完成,年度GDP初步核實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而年度GDP最終核實則在隔年1月份完成。



8月出口額創今年新高

據大陸海關總署9月8日公布,今年8月,大陸進出口總值3,527億美元,年增7.1%;其中出口1,906.1億美元,為今年內最高點,年增速7.2%,比7月加快2.1個百分點。同時,貿易順差285.2億美元,擴大8.4%。

今年7月大陸外貿進出口年比增速雙雙由負轉正,新華社指稱,從8月數據觀察,大陸外貿恢復態勢更明確,未來幾個月有望進一步回升。

今年8月,大陸與主要貿易夥伴雙邊貿易普遍增長,與歐盟、美國、東協、香港、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分別成長3.2%、9.2%、13.3%、5.8%、3.6%。

在大陸前10大貿易夥伴中,日本是唯一進出口值年比下降的國家,8月雙邊貿易額261.7億美元,下降6%。

今年以來,兩岸貿易大額成長,8月雙邊貿易總額達155.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1~8月,大陸自台進口累計金額成長28.7%,對台出口也成長22.8%。

海關總署指出,8月一般貿易所占比重明顯提升,進出口達1,923億美元,增長12.3%,占外貿總值的54.5%,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占外貿總值的32.4%。



發布「2012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據大陸商務部網9月9日報導,大陸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2012年度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正式公布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的年度數據。該「公報」分為大陸對外直接投資概況、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特點、大陸對主要經濟體的投資、對外直接投資者構成、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的地區和行業分布、綜合統計數據等6個部分。

根據《公報》,2012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呈現特點包括:

一、投資流量逆勢上揚:2012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較2011年下降17%的背景下,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創下流量878億美元歷史新高,較2011年成長17.6%,首次成為世界3大對外投資國之一。

二、投資存量突破5,000億美元,但與已開發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截至2012年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淨額(存量)達5,319.4億美元,居全球第13位。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由於大陸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僅相當於美國對外投資存量的10.2%,英國的29.4%,德國的34.4%,法國的35.5%,日本的50.4%。

三、投資遍布全球近8成的國家和地區,投資存量高度集中:截至2012年底,大陸1.6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外國(境外)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以下簡稱境外企業)近2.2萬家,分布在全球179個國家(地區),覆蓋率達76.8%;其中亞洲地區的境外企業覆蓋率高達95.7%,歐洲為85.7%、非洲為85%。2012年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高度集中,前20位的國家地區存量累計達4,750.93億美元,占總量的89.3%。

四、投資行業分布廣泛,類別齊全,投資相對集中:2012年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覆蓋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其中存量超過100億美元的行業有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採礦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建築業,上述7個行業累計投資存量4,913億美元,占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92.4%。

五、併購領域廣,交易金額大:2012年,大陸企業共實施457個對外投資併購項目,實際交易金額434億美元,兩者均創歷史新高。其中,直接投資276億美元,占63.6%,境外融資158億美元,占36.4%。

其他特點包括對美投資快速成長,流向英屬維京、開曼群島的投資大幅下降等。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

據大陸新華網8月29日報導,大陸商務部8月29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部門關於實施支援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該「通知」轉發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的支持政策,要求自2013年10月1日在全大陸有條件的地區實施。

「意見」分為3部分包括:

一、具體的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對電子商務出口經營主體的分類、建立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新型海關監管模式並進行專項統計、建立相適應的檢驗監管模式、支援企業正常收結匯、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實施相適應的稅收政策,以及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

二、措施要求:自《意見》發布之日起,先在已展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試行上述政策。自2013年10月1日起,上述政策在全大陸有條件的地區實施。同時,也對大陸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等9個「意見」制訂部門的職責做出明確界定,對各地方政府貫徹落實《意見》提出明確要求。

三、其他事項:主要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進行定義,並對有關工作做補充說明,指出目前企業對出口主要按一般貿易方式報關,仍按現行有關貿易政策執行。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有關政策另行研究。



湖北調漲最低工資月薪至1,300元

據聯合報9月2日報導,雖然經濟成長率趨緩,但沒有影響大陸各地調升最低工資標準的速度,湖北省9月1日調漲最低工資標準後,全大陸31個省分迄今已有24個省分先後調升最低工資標準,估計今年調升最低工資標準的省分將超過去年。

湖北最低工資標準9月1日起,由原來的每月人民幣1,100元上調至1,300元(約新台幣6,500元),調升幅度約18%。

至此,今年全大陸已有上海、廣東、天津、浙江、北京、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廣西、深圳、甘肅、陝西、貴州、新疆、江蘇、四川、遼寧、寧夏、吉林、雲南、安徽、福建、湖北等24個地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目前大陸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省分為上海,達到人民幣1,620元(約新台幣8,100元);時薪最高的為北京和新疆,均為每小時人民幣15.2元(約新台幣76元)。

據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料,2011年大陸有24個省調升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幅度22%;2012年有25個省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升幅度為20.2%。

根據大陸「最低工資規定」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全職),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每2年至少要調整1次。

大陸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各地應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到2015年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需達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