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嘉興台商協會會長劉榮達

專訪嘉興台商協會會長劉榮達


文/林安妮




「一開始小朋友喊我爺爺,我真是傻住了」,嘉興新任台商協會會長劉榮達,提起當年到嘉興開辦幼兒園時,碰上自家幼兒園一群天真無邪的小朋友熱情喊他爺爺,讓他不禁啞然失笑,「我當時也不過50出頭歲,在台灣應該還算中年,不料,來到了大陸,變成了爺爺」。

劉榮達曾經是朝九晚五的公務人員,過去他就在台北市政府上班,下班後偶爾還到大學兼課,開授他的老本行課程:建築。1996年,他興起到大陸打拼、創業的念頭,那時他約莫47、48歲,不少人好奇問他何以要放棄穩定的公職工作,辛苦創業?他總是笑說,就是為了圓一個夢。


「我的個性比較保守,一開始本來也想投入大陸的房地產市場,不過,看到當時大陸房地產業界的暴利,真是嚇到我,大成本投入,換來大報酬」,劉榮達雖是在夢想驅動下勇敢開啟人生冒險之旅,不過,關於投資,他卻是異於常人的冷靜、理性,一個生意若非考察好幾年,判定風險與利弊得失後,他不會輕易下場。

人到中年意外在大陸開啟他的幼兒園連鎖事業,看在外人眼裡,他做得非常有聲有色,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多觀察,「大陸服務業市場非常大,台灣成熟的市場經驗,稍加運用,都可套用」。今年9月6日,劉榮達接手嘉興台商協會會長一職,他的更大目標即是,協助在地台商與當地浙商開啟友誼的橋樑,透過強強聯合,一同開拓大陸市場。




中年創業 拼勤快認真與創意

提到當初為何落腳嘉興投資,又怎麼從一個台灣的公務員,轉變為當地知名的幼教之父,劉榮達話匣子一開,彷彿跌進昔日記憶裡。

1996年,劉榮達到大陸考察,花了4年的時間,一路從上海看到南京,最後在偶然機會下看到了嘉興。他笑說,當時,嘉興為了招商引資,把境內所有可投資事業、法規都盤點得一清二楚,他在嘉興很快就找到可切入領域,而且是呼應他其中的一個老本行:教書。於是2001年時,他在嘉興開出了第一家幼兒園。

劉榮達表示,他曾一度考量投資房地產業,但是膽子不夠大,「當時大陸已開始宏觀調控房地產業了,雖然批地容易,也有暴利可賺,但是相關法規風險性高,一旦資金被套牢,多年努力與心血恐怕都將化為泡影,不如選一個更為穩當的行業」。

皇天不負苦心人,劉榮達很快遇到一些在台灣從事幼教界的朋友,經他考察嘉興這塊處女地可善加利用,於是幾位同好共同在國外籌設了慶安國際幼教公司,大舉在嘉興布局。

他表示,兩岸有個特色,那就是父母對教育都很重視,常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他心想,如果能把學校特色做出來,自然能贏得市場口碑。為了籌備心目中的理想幼兒園,在籌備期間,劉榮達馬不停蹄地四處取經,除了回台與業內人士交流,也往歐洲、美國等先進國家考察當地的幼兒教育方式。靠著恆心、毅力,慶安幼兒園果然一炮而紅,深獲當地家長認同。




上學要前一年預約 市場潛力驚人

來到大陸,劉榮達驚覺,大陸真是名副其實的大市場,台灣服務業市場雖然走得比較快,在很多方面也很成熟,但市場就稍嫌飽和。他表示,剛開始在嘉興開辦第一家幼兒園時,本來只設計要開12班,不料,不少當地父母耳聞他的幼兒園,不僅實施雙語教學,還引進台灣幼教界相當流行的蒙特梭利教學法、奧福音樂等,甚至為了鍛鍊幼兒體魄,還找來台灣專業名師指導幼兒溜直排輪,就想要把孩子送進慶安幼兒園來。

他苦笑,當時人情壓力真得很大,只好讓班數繼續擴充到16班。以一班平均約30名學生來計算,一間慶安幼兒園,足足收了4、5百名學生。而他幼兒園在成功打出名號後,也興起了提前一年預約入學的風潮。

提起當時何以會引進直排輪課程,他表示,他曾在國父紀念館看到不少父母帶著小孩溜直排輪,「家長與孩子間因為運動,互動變得更加親密,我覺得這是大陸家長可以借鏡的」,此外,因為大陸實施一胎化政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自然養得白白胖胖,「有個適當運動能消耗熱量,還能訓練孩子的反應,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增強抗壓性,這些好處,相信家長都會認同的」。




台灣市場飽和 台灣品牌登陸有優勢

大陸土地幅員遼闊,慶安幼兒園園區規模動輒超過1,700多坪,羨煞不少台灣同行。目前,慶安幼兒園已發展出連鎖體系,約有10餘家,其中半數在嘉興,其餘則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都有連鎖品牌。

劉榮達說,這些年台灣幼教人士碰上的經營環境變得異常困苦,主因是台灣社會快速少子化,生源有限,加上這10多年來,一般民眾薪資調整幅度小,除非是真的很有特色的幼兒園,否則不太好經營。

他分析,大陸的地方夠大,深具開發潛力,到目前為止,台商同行都還沒有發生過惡性競爭,各自都能找到利基點,把教育事業做大。至於大陸本地業者,則擅長抄襲,台商只要好好經營,在創新教學與研發上,永遠跑在前頭,就不怕競爭,特別是台商在大陸一般民眾心中,仍有著美好的形象,品牌也較能獲得認同。

不過,他也笑說,剛開始在大陸經營幼兒園時,小朋友總是很有禮貌的喊他爺爺,讓他有些難為情,「台灣的爺爺、奶奶,感覺好像要超過60歲,我才50幾歲就被叫爺爺,還真有些愣住」。




兩岸服貿協議 有助拓展台灣實力

話鋒一轉,他也鼓勵台灣有更多同好一同西進、開創事業,「如果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台灣市場,台灣因為市場小,容易引發惡性競爭,沒有辦法做很大,但是大陸服務業市場發展很快,只要有心且有一技之長,就容易在大陸市場上勝出」。

他也強調,在台灣練好功夫是必要的,在前進大陸前,也必須要有一個中長期永續經營的想法與堅持,「要在大陸服務業市場生存,努力、創意與長期經營,都是必要元素,若是還能善加觀察,還是有機會找出新商機」,「大陸市場還蠻值得經營的,就看你怎麼去創造」。

這些年,劉榮達除了投資幼兒園,還在上海、蘇州與嘉興,開設五星級月子中心。他說,當時會將投資觸角跨足到母嬰月子中心,是因為4年多前,他的大媳婦懷孕時,在兩岸四處找適合的會所,讓他萌生開設高檔月子中心的想法,「大陸服務業市場發展軌跡與台灣其實還蠻像的,隨著大陸民眾所得提升,台灣過去一些發展得不錯的新興行業,都有機會引進、複製到大陸來」。

近來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引發部分台灣產業與民眾擔憂,劉榮達說,一些擔憂可能出於誤解,「服貿協議准許一些大陸業者可到台灣投資,但並未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就業,這些誤會,政府要趕緊想辦法跟民眾溝通清楚,同時政府也要趕緊找出一些成功案例,跟外界分享,證明服貿協議是利大於弊的」。




初掌台協 會務交流是重點

今年9月6日,劉榮達接掌嘉興台協,成為嘉興台協第六屆會長。他說,嘉興台協從當年創立到現在,已經10個年頭了,在過去的五屆會長長年帶領奉獻下,已建立良好的傳承體系,他將在既有基礎上,帶領嘉興台協迎向下一個10年。他提及,現在台商在大陸面臨的經營環境愈來愈困難,特別是製造業類型台商,面臨相當大的難關,例如歐美經濟復甦遲緩、人民幣、原物料價格高漲等,導致外銷困難。

他表示,台協今後的責任會愈來愈大,特別是必須趕緊協助台商加速轉型,他鼓勵台商可多融入當地,特別是大陸每5年頒布一個5年計畫,均揭示了未來發展方向,這些台商都可以來把握、找到新商機。

目前嘉興台協成員約300多家,「本地浙商愈來愈多,嘉興台協盼能與本地工商企業團體建立更多互動關係,希望彼此多交流,也讓台商可從中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多數台商的弱點,就在於欠缺在地的人際關係,多跟當地人交往,有助增進了解,這對在地化、挖掘商機,都相當有幫助」,劉榮達將加強對外聯繫,讓過去較少融入當地生活的製造業台商,與外界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將弱點轉化為競爭優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