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亞太經貿消息輯要

亞太經貿消息輯要


整理/黃  翔



東協積極尋求於2015年實現整合目標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東協新聞報導,據東協秘書處所發布的《2012~2013東協年報》指出,東協10個會員國目前正積極尋求在2015年實現區域整合之目標。東協秘書長黎良明(Le Luong Minh)於該份報告中提到,東協各會員國已達成《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中近80%的區域經貿整合措施,可謂東協整合進程之重要成就。

他表示:「東協與其6個FTA夥伴國所倡議建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目前已正式展開多邊談判,成員除東協10國外,也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印度,並預計於2015年以前完成談判程序。未來一旦RCEP具體實現,將更加確立東協在亞太區域整合過程中的中心地位。」

東協即將在2015年實現的東協經濟共同體,涵蓋了下列主要整合願景,包括建立一個單一市場及配銷基地;建立一個均衡發展且具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區域;建立一個與全球經濟高度整合的區域。觀察去(2012)年東協整體經濟表現,在各會員國國內消費需求旺盛的帶動下,東協去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5.6%,較2011年的4.7%表現更佳。



大陸與日、韓自貿區將成世界第三大經濟板塊

繼今年3月大陸與日、韓自貿區首輪談判之後,三方於6月18日在山東威海就自貿區建設問題進行研討。會議討論大陸與日、韓自貿區的意義、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問題。與會者提出,三方自貿區談判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關稅減讓,還應涉及產業合作、貿易便利化和創建標準等。

據統計,2012年,大陸與日、韓自貿區三地GDP合計達到15兆美元,占亞洲的70%,全球的20%。同時,大陸與日、韓三方也是全球貿易大國,2012年出口總額達到3、4兆美元,占全球貿易的19%。該自貿區一旦建成,將形成一個擁有15億人口和15兆美元GDP的共同市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板塊。

大陸與日、韓自貿區談判於2012年11月正式啟動,並已於今年3月在韓國首爾舉行了第一輪談判。第二輪談判將於今年7月底在上海舉行,年底還將在日本舉行第三輪談判。



日參院選舉 安倍執政聯盟大勝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第二屆安倍晉三內閣成立後的日本首次全國性選舉──第23屆參院選舉7月21日進行投票。結果顯示,自民黨從改選前的34個議席大幅增至60多個議席,包括非改選議席在內重返參院第一大黨地位。再加上公明黨,執政兩黨贏得過半數(122個)議席,安倍政府的執政根基將得到鞏固。分析認為,選民對安倍政府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的期待是其獲勝的原因。民主黨則低於2001年參院選舉的26個議席,遭遇建黨以來的最慘重的失敗。

日本眾議院任期4年,每3年改選一半的參議院選舉成為「中間選舉」;過去常見某黨在眾議院選舉獲勝,但短時間內未見施政績效,執政黨立刻在參院選舉敗北,也是造成四次「扭曲國會」的原因。

媒體報導,這次選舉投票率很低,顯示選民不太熱中。安倍晉三上任首相後打經濟牌奏效,眾、參議院的「扭曲國會」現象中止,自民黨政權至少有3年穩定期。沒有選票壓力的安倍能否處理社會福利支出過高、加強農業競爭力、改革雇用制度等棘手問題,檢驗才正要開始。



日本正式加入TPP協定談判

日本於7月23日正式加入由美國主導之跨太平洋策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成為該協定之第12個成員國,隨即參與正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舉行之第18回合TPP協定談判。

在日本加入後,參與TPP談判的12個國家,其GDP總和共占全球經濟規模之40%,貿易總額則將占全球總貿易額之三分之一。外界關注這次TPP談判能否在農產品貿易,和政府關聯企業獲政府採購合約優勢等敏感議題上達成協議。由美國主導的TPP談判,要打破包括政府採購、設定勞工權益標準、環境保護和智慧財產權等領域之貿易障礙。 

TPP第18回合談判自本年7月15日至25日在馬國召開,會議通過日本加入TPP談判後,日本得以在會議後段加入談判。日本此次派出由首席談判代表鶴岡公二率領之約100人代表團,日本國內對TPP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表示支持該協定的汽車、家電為代表之工業團體及表示反對的農業團體之間。

馬國本次TPP談判將涵蓋13個章節,包括投資、競爭政策、市場進入、金融服務業、智慧財產權及環境等議題。許多主要章節已完成實質諮商,諸如含關稅調降或撤除之市場進入。但智慧財產權、技術性貿易障礙、環境及電子商務等較具爭議性議題,皆將在本回合談判中繼續討論。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外,日本亦參與智慧財產權、環境及原產地規則談判。

基於TPP談判之深度及複雜性,以及涉及12個成員國, 該協定談判恐怕無法如願在本年10月達成最後協定。最後協定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始可望達成,下一回合(第19)之談判預訂於8月下旬在汶萊舉行。



東協擬採監測系統防制霾害

據中央社7月17日報導,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汶萊5國部長7月17日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協次區域跨國霾害汙染部長級會議,商討如何對抗霾害。5國的環境部長同意採用霾害監測系統和電子熱點租借圖,以防制霾害,盼在今年10月的東協高峰會通過後啟動。

每年6到9月由於印尼農民採用火耕法放火燒林,加上天候乾旱,周邊國家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飽受霾害之苦,今年狀況特別嚴重,引起兩國不滿。

「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聯合早報」報導指出,印尼官員認為向大眾公開租借地圖恐怕有害國家安全,而且也不合該國法律。印尼環境部長坎巴亞(Balthasar Kambuaya)則在記者會上表示,無法公開租界圖是出於商業考量。

5國因此在會議後發出共同聲明稿,表示願意採用這套霾害監測系統以及電子熱點租借地圖,資訊只在政府間分享,而不對大眾公開。這套系統必須經過10月在汶萊舉行的東協高峰會同意後才能啟動。

坎巴亞表示,印尼會加快簽署11年前制定的東協跨界防制煙霾污染協定,估計明年提交國會通過。



台灣成為越南第一大外勞輸出地

根據《越南新聞》報導,2013年1到6月,越南向台灣輸出15,106名勞動力,相當於越南輸出勞動力總數的47%,其後是日本3,341名和馬來西亞2,492名。

據越南政府統計,2013年上半年,越南共對外輸出勞動力33,216人,比2012年同期增長1.6%。預計2013年全年,台灣將接收越南勞動力20,000人,日本接收9,000人,中東國家總計接收85,000人。

為支持勞動力輸出,越南政府將對每名農村勞動力資助600萬越南盾(約300美元)進行職業培訓和外語培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