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茶會活動報導

「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茶會活動報導


文/編輯部


海基會4月29日上午舉行「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茶會,邀請馬英九總統、立法院王金平院長、陸委會王郁琦主委等政府首長,以及辜汪二老之家屬、當年參與會談或提供協助之相關人員、參與觀察之學者、採訪「辜汪會談」的媒體記者、與本會董監事及顧問、重要智庫代表及學者,共計約200人參加。

海基、海協兩會於1992年達成「一中各表」共識後,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大陸海協會汪道涵會長旋於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辜汪會談」,並於4月29日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分隔40多年後,兩岸政府首度授權的最高層級會談,對兩岸關係發展意義至為重大。

「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茶會分為三部份,首先,是舉行紀念茶會,茶會一開始由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陸委會王郁琦主委致詞,會場並展示當年協議文本、文獻資料與照片特展,供與會來賓參觀。

林董事長致詞時特別強調「辜汪會談」最重大的歷史意義,是兩岸和解、交流合作、擱置爭議、互利雙贏,是兩岸人民跟兩岸政府發揮大智慧而促成。」王主委則指出辜振甫董事長若是看到目前兩岸的成果,絕對會感到欣慰,「他的心願,我們正在一一實現」。

馬總統於9時30分抵達後,海基會隨即播放「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短片,只見現場辜汪二老家屬、當年與會人員頻頻拭淚,緬懷辜汪二老為兩岸關係所作出之貢獻。

馬總統致詞時肯定辜汪二老對促進台海和平發展的貢獻及付出,並強調政府推動大陸政策及兩岸關係,必將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依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優先順序來處理,不論在國內或國外,我們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兩岸這5年來和平互利的交流,為東亞與世界樹立了一個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正面範例,此係得來不易的機遇及成果,我們當然會珍惜,也一定要延續。

馬總統致詞完後,致贈「輕舟已過萬重山」木雕紀念品予辜振甫先生和汪道涵先生家屬。辜夫人辜嚴倬雲女士在致詞時指出:辜汪會談開啟兩岸和平發展契機,後來卻因遭逢波折而未能延續,一直等到2008年,情況才有所改變。她說:「直到馬總統上任以後,才把兩岸關係拉回正確的軌道上,從這一點上,馬總統可以說是有越人的智慧,謝謝馬總統。」

辜夫人並引用辜振甫生前經常吟誦的詩句「但知春意發,誰識歲寒心」說明從事兩岸工作的困難與挫折。她說,外人通常只看到幕前的光彩,但幕後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汪道涵會長之子汪致重在致詞時指出:當年辜、汪面臨複雜艱險的環境,但仍忘我的把自己交給歷史與兩岸人民;過了20年,兩岸現在又面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雙方應以不斷創新的思維理念、更加宏大的格局心胸,來面對亞洲與世界的變化,並應分享各自的經驗與教訓,探索出一條兩岸共榮之路。

第二部份是舉辦「辜汪會談20週年座談會」,由海基會高孔廉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主持,與談人包括: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系教授包宗和、新加坡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特聘客座教授、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以及中國時報主任記者王銘義。

高副董事長在開場時強調,辜汪會談有四項重要意義:第一,緣起於兩岸和解的「九二共識」;第二實踐兩岸對等往來的真諦;第三,兩岸協商制度化的起點;第四,奠定兩岸和平對話的基礎。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指出,辜汪會談的關鍵,在於雙方願意「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有溝通才可能有互信,有互信才會願意擱置爭議,三者缺一不可。兩岸應把握機會,加強溝通。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回憶當年,指出當時國統會研究委員會研議如何因應遲早要面對的「一個中國」問題,在1992年8月1日做出有關「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文,仿照美中上海公報「各說各話」的模式提出三段論述,讓對岸認為已有台階可下,才有海協會長汪道涵發出邀請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見面之事。

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系教授包宗和指出「九二共識」建立「一中」原則,擱置政治性議題,就實際問題的功能性來談,「先經後政」的形態在當時已隱然成形。但當年還延續冷戰氛圍,任何錯誤判斷,都會造成雙方衝突;辜汪會談建立的基礎,有助減少錯誤判斷,也使兩岸關係20年來維持穩定發展。

新加坡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特聘客座教授、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表示,從「九二共識」後,兩岸關係經歷大幅的變化,包括統獨意識在內,經歷李扁時代到馬總統上任,在趨勢上也有大幅度的版塊變動。至於兩岸關係的另一大變數美國,也由於美「中」關係的基礎發生根本性改變,在雙方實力消長下,從以前維護共同利益,到如今在對等條件下利益交換,顯示兩岸問題的決定權將逐步回到大陸與台灣手中,也讓當初辜汪會談的理想成為現實。

中國時報主任記者王銘義從長期採訪兩岸新聞的角度回顧,認為兩岸只要能夠坐下來談,就是辜汪會談所創造的最大價值。

高副董事長在結語時特別緬懷辜汪二老,展現出傳統士大夫為民為國的使命感,所謂「一肩擔盡古今愁」,辜、汪兩老有為有守的風骨和風範,早已永植世人心中。他並指出兩岸「緬懷先哲」後,最重要的是要「開創新局」,未來兩岸發展有4個重要方向,包括兩岸關係定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政治議題協商、互設辦事機構。

在兩岸關係定位方面,馬英九總統說得非常清楚,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中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去年十八大結束政治報告時也提到,「要考慮國家尚未統一狀況下的兩岸統一關係」,雙方要拿出智慧,做這些事。

有關國際組織方面,去年亞太經合會議(APEC)中連胡會時,連戰提到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問題,胡回應「要認真研究台灣以適當方式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如何具體落實未來也會影響兩岸關係發展。

第三是政治議題,現在的講法是時機還不夠成熟,但政治議題有不同層次,有低階有高階,低階已經迸出了,他引用前國台辦主任、現在外交部長王毅2010年在紐約對「先經後政、先易後難」講過兩句經典的話「經中有政、易中有難」,現在就是這種狀況,今年4月博鰲論壇,前副總統蕭萬長向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旅客來台中轉問題,事實上,為什麼大陸不開放他們的人來台中轉?主要是持有的證件(護照)問題,這已涉及政治議題,其他協商的議題也有類似情況,雖係經濟或民生議題,但如從政治角度切入,卻有低階的政治涵義。如果這些議題不能解決,也很難繼續往上走,所以政治議題,還是要先易後難、先低後高,循序漸進,順其自然。

最後是互設辦事機構,大家都提到兩岸間比較可行的方式,還是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海基會、海協會「兩頂帽子」的代表處,要克服困難趕快成立,俾建立第一時間的聯繫溝通管道,不要出現誤判,對兩岸關係發展就很有幫助。

此外,配合「辜汪會談」20週年紀念茶會另一個活動是雕塑家楊奉琛與朱炳仁合贈「相生.相息」銅雕作品給海基會,該作品以熔銅、鍛造工法,採不銹鋼材質仿石雕創作而成。以中國古代服飾之衣袖為構思概念創作,型態如風中翩然起舞之舞者衣襟,揚袖共舞。意喻兩岸人民,心手相連,情誼互繫,相生相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