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洛陽台商協會會長李正文

專訪洛陽台商協會會長李正文

文/林安妮



一提到洛陽,不少人會立刻聯想到這是唐朝首都,不論是過去曾看過的歌仔戲、武俠片或是布袋戲,也常提到洛陽或是她的另一個別稱:「中原」。人們關於洛陽的想像,總是美好,彷彿全天下的英雄豪傑都該前往中原大展鴻圖,而那裡也誕生了不少文學著作以及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一般人對於洛陽的各種想像,多由美好堆疊而成,不過,對於多數洛陽台商來說,商場上刀光劍影般的競爭,才是生活實境。來到洛陽,只有更多腳踏實地的打拼,才能造就一番事業,贏得本地人的尊重。

1996年時,多數洛陽台商就有個夢想,盼能組成自己的台商協會,可惜,一盼就是16年,直到2012年,才一圓昔日美夢。首任洛陽台商協會會長李正文表示,遲來的夢想成真,依舊讓人興奮、喜悅,有了洛陽台協做為凝聚當地台商與連結兩岸政府的平台,洛陽台商的路,會走得更順遂。


遲來美夢 洛陽台商終於有家

李正文是在去年接掌洛陽台協,他笑說,過去的前輩盼了好多年,終於盼到時機成熟,可以就近在洛陽有個家。據了解,由於兩岸關係特殊,大陸政府多將台商協會與本地一般商會區別看待,各地方要能順利籌組台協,通常得要省級政府與國台辦雙點頭才行。

李正文說,過去在沒有洛陽台協的時代,會員們有事經常要到河南省會鄭州,請求鄭州台商協會的協助,雖然鄭州台協也是運作得非常好、服務非常到位的台商協會,不過,從洛陽到鄭州,還是有些地域上的不便。

洛陽最早建成於夏朝,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朝代在此定都,定都歷史有1,529年之久,因此洛陽又有「13朝古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列為中國4大古都。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洛陽面積高達1.5萬平方公里,接近半個台灣大,也難怪不少洛陽台商對於能有自己的家,均是滿心歡喜。

李正文表示,目前洛陽台協才剛起步,當地登記有案的台資企業家數約有130多個,他相信還有很多洛陽台商不曉得台商協會已經成立,他盼能在最短時間內匯聚人氣,透過相互關照,合力演出台商團結力量大。


晚發型台商 靠人和創事業

相較於不少第一代台商登陸時間,李正文在2007年前往大陸,算是晚發型台商,他的第一站是在廣東的惠州,他笑說,在台灣時,他就是個小企業,專門幫國內品牌大廠做機殼,「當年到廣東,做的也是機殼。」

李正文言談謙遜、溫文儒雅。他說,前進惠州後約莫半年,他的股東友人向他發出了求救令,原因是這位股東在東莞另外投資了太陽能模組廠,但是經營不善,已經虧掉了新台幣3億多元,盼李正文能接手,看能否死馬當活馬醫。

他表示,剛接手太陽能模組廠的時機不大好,因為2008年時,全球景氣仍因國際金融海嘯持續下挫,他唯一的念頭即是,少了「富爸爸」在後頭當金主,這座太陽能模組廠一定做不下去,他能想的事,就是少輸為贏,盼日後找個好時機,再出售給其他財團。

於是他打開倉庫,大舉拋售庫存,一拋售完,國際間的太陽能原料價格大舉降了75%,他便將手中的現金再去買便宜的原料回來生產,一來一往,不到4個月時間,就把先前股東虧掉的3億元給賺回來。他笑說,當時真是運氣好,剛好能把事業救起來,此後越做越順,就一路發展到今天。

李正文過去在學校念的是商科,但是他的事業卻是做機殼,一路做到當紅的太陽能。他解讀,他的人格特質喜歡分享,才有幸找來最佳的專業夥伴,一同把市場做大。


綠能產業日夯 企業由小做大

他位在東莞的太陽能模組廠上軌道後,他也尋思當地原料供應不便,幾經考察,決定到洛陽去,因為當地有一家相當大的國營多晶矽供應商,他心想,去到洛陽,原料供應不便的問題應可迎刃而解。不料,此行洛陽,卻讓他失望了。

李正文表示,隨著大陸本土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台商優勢正逐漸消失,除非是台資企業本身規模夠大,否則很難獲得重視。2008年,李正文首度到洛陽設廠,沒想到還是拿不到穩定的原料供應,讓他只得繼續向台灣買貨,維持小小的運作規模。

他坦言,初次到洛陽投資,未如預期拿到穩定原料,讓他相當灰心,不過,隨著他在東莞的太陽能模組廠越做越順、越做越大,他再次心生重返洛陽的想法,「2010 年時,因為公司規模擴大,需要往上做長晶切片,需要很大的用地以及水電,這項投資很難在沿海找到合適的投資地,於是我心想,洛陽已有一定基礎,乾脆再到洛陽」,當時也順利找到了一塊300多畝的用地蓋晶圓廠。

李正文重返洛陽後,因為大陸國家政策力挺綠能產業,加上他的公司規模也夠大,所以很快成為當地政府座上賓,不僅提供融資、土地支持,為配合晶圓廠落腳的前期水電基礎建設,也全由地方政府買單興建,讓李正文甚為感激。


眼光獨到 幸運躲過危機

李正文一路將小公司發展成為大企業,雖然因為公司規模夠大且處身當紅產業,頗受地方政府支持,不過,他認為,經營企業還是要靠自己、靠實力,不能過度仰賴當地政府支持,這也是這幾年來,不少內外資企業搶著在大陸拓展太陽能內需市場,而李正文卻遲至今年,才要開始參與大陸的金太陽工程的原因。

金太陽工程,類似政府針對太陽能、風電等綠能產業,給予優惠購電價格,旨在推展綠能,也能發揮扶植綠能產業的功效。大陸的金太陽計畫推出於2009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政策增刪,今年,大陸政府對於業者併聯上網發電程序審核將更加簡便。

李正文說,以目前情況來看,儘管歐債問題尚未遠離,不過,預估歐盟仍會是主力需求地區,理由是發展綠能是長期趨勢,無法走回頭,至於大陸,他看好會是未來市場,不過,若是現在也趕著一窩蜂栽入,恐怕累及企業營運無法按部就班、穩定前行。

李正文眼光精準,也懂得趨吉避凶,當年他認為,搶攻歐洲市場,不能靠量大、便宜取勝,而是要以差異化產品開拓利基市場,於是當大家一窩蜂搶進義大利、德國等主力市場,他就另闢蹊徑到比利時等其他國家去,果然躲過了一波龐大的歐債危機。

「我們沒有大財團在後面撐,只能自己多加小心謹慎,」這是李正文常說的企業語錄。他也提及,當年自己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這些年能夠幸運向上提升,除了感謝團隊,也與公司經常選在盛極一時想下一步有關,「很多人都是到了危機發生時,再來想下一步,應該反過來,在最好時機、做最好選擇。」


盼台協作平台 協助台灣人做事業

李正文前進大陸時間點雖晚,不過,已足夠讓他看清楚這些年來台商圈的形形色色。他表示,隨著大陸民營企業崛起,以及當地投資環境越來越不適宜製造業台商立足,市場淘洗的力量異常龐大,「現在的台商非常兩極化,要嘛做到最大,要嘛就只能小小的。」

他直言,製造業者現在才要西進大陸的好時機,已經過去了,不過,對於一些仍然志在大陸的人,依然可以保持信心,因為大陸經濟雖然面臨一些風險、挑戰,但是大方向還是會繼續往上走,只要眼光放準、放遠還是有機會,他也盼洛陽台協能做為有意到大陸創業與工作者的平台,「我們把資源集中起來,協助台灣人創業、工作,也可以協助台灣人少走冤枉路。」

這段時間以來,有關台灣青年該不該領22K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李正文家中也正有個上大學的兒子。他表示,這一代的年輕人養尊處優,被父母親保護得太好,很少有危機意識,他的兒子也曾經混到讓他看不下去,有一年,他邀請兒子到公司實習,頓時讓兒子改觀,開始發憤圖強。

他說,在大陸沒有22K的問題,就算是企業主只給2K,大陸青年也很願意做,因為他們認為實力會後續發酵,只要肯吃苦又勤快,薪水會1K、1K地加回來,「我兒子來到大陸,看到我的年輕業務員,雖然沒有出國,但是人人英文聽說讀寫能力俱佳,還擁有強烈的企圖心,我兒子回台時,對我說他印象深刻,自此開始奮發圖強」,他認為,台灣年輕人需要的是更競爭環境,有了競爭,實力自然就出來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