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海南台商協會黃益豐會長

專訪海南台商協會黃益豐會長

文/林安妮

海南台商協會新任會長黃益豐,有個豪氣的稱號,叫做「蓮霧大王」,他是大陸第一位大規模種植蓮霧、且讓蓮霧成功上市的企業家。儘管學生時代唸的是土木工程,與農業八竿子打不著,但是他憑著熱情,以及祖母、父親的身教言教,讓他勇於嘗試,努力開創出自己的蓮霧王國。

黃益豐在海南種植的蓮霧園高達1,000多畝,經過10多年的苦心澆灌,一共孕育了40萬株蓮霧叢。為了讓自家蓮霧別在產季與其他蓮霧作價格廝殺,他透過技術「分區」,讓果園裡的蓮霧叢彷彿忘了時間,能夠做到365天輪流開花,天天皆可收成。

今年4月,尚未就任的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趁著在海南參加博鰲論壇期間,也拜訪了黃益豐的蓮霧園,同時還盛讚他栽種的蓮霧又大又甜,是台商典範,蓮霧大王稱號當之無愧。

身為海南台協成立以來,第一位農業出身的會長,黃益豐有個夢想,那就是要積極協助同是農業型台商遭遇的「果賤傷農」困境。6月底當他接掌海南台協時,他也順勢成立「海南水果運銷公司」,盼透過集體議價、集體行銷方式,確保台商辛苦栽種成果不受中間商剝削。

農家子弟 一心嚮往水果夢

黃益豐小時候跟隨家人在屏東務農,他最親的家人,包括祖母、父親都是辛苦的農家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家人辛勤工作的典範,自幼就深刻印在他腦海裡,儘管他從未接受過正統的農業科班教育,但是靠著自學,他還是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

個性樸實的黃益豐提起自己如何跨行到農業界,他的眼睛立刻笑彎了,彷彿這是一段相當美好的記憶。他謙稱,唸書時代唸的是土木工程,但是每天看著家裡人辛苦忙進忙出,耳濡目染之下,也點燃了心中對農業的熱情。

他笑說,自己很喜歡買一些有關農業的書籍來看,有空也會研究看看怎麼種水果,有一年他接手了一家專種印度棗(即蜜棗)的小公司,為了讓印度棗長得更好,他試驗性質地調配了一款營養液,果真讓他的果園結實纍纍,吸引鄰近不少農民前來問津,指明要買營養液。

「沒想到這款營養液,一賣就賣了10年,」黃益豐娓娓道來自己如何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黃益豐靠著營養液大發利市,有了這第一桶金,他也尋思做起水果貿易,打算將南台灣種植的蜜棗,引進大陸與香港銷售。

不料,水果貿易一做下來,才發現,成本實在有夠高,還不如直接在大陸找尋合適地點自產自銷。有了這個想法後,他開始展開自己的大陸考察之旅,最後他決心落腳海南,稍後他還在雲南開闢了第二基地。那年正是1999年。

大規模種蓮霧 他是第一人

2000年,黃益豐開啟了他在海南的「蓮霧人生」。他表示,當時的大陸市場對於台灣蓮霧所知有限,市場等於一片空白,儘管有朋友勸他一步一步慢慢來,先批一小塊地少少地種起,但是他想,「放手一搏的後果可能有兩種,一是種太多結果失敗,造成傾家蕩產,二是拔得頭籌大量上市,在市場上一炮而紅。」左思右想,他決定放手一搏,期盼能夠成為在大陸大規模種植蓮霧的第一人。

在外人眼中,黃益豐初到海南,就批了100畝的土地準備種蓮霧,這樣的行徑實在太過冒險,但是他搬出台語老話說,「驚驚不會得頂」(怕事的人做不了事),「蓮霧深具市場潛力,空間很大,希望也很大,我認為只要方向看準了,就大膽衝下去。」

黃益豐在海南開啟了他的第一步,隨後也在雲南開了第二基地,不過,當時他的生產重心都在海南,每週要抽空前往雲南照顧果園,對他來說,實在難以分身,於是他索性結束雲南果園,將全副心力都放在海南。2003年,他苦心耕耘的結果,有了回報,當時的他種出了與台灣蓮霧品質相去不遠的海南蓮霧來。

他苦笑,在海南開闢果園,真的非常辛苦,「大陸果園面積較大,管理起來,很難做到像台灣一樣精細,加上大陸物流不若台灣成熟,要將產地新鮮的水果,運送到終端的消費者口中,這中間不知道要面臨多少的折損。」

他也說,一開始他與他聘用的農工,也花了很多時間溝通,「找來的人工作常受情緒影響,只要心情不好,很可能該拔的葉子不拔,不該拔的葉子拔光光,」「在人力管理上的確要花費很大心力。」

技術突破 蓮霧天天收成

經過不斷地改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目前黃益豐在海南的果園,已擁有高達4萬株的蓮霧,種植面積更擴大到1千多畝。他一年可生產300多萬斤(大陸1斤500公克)的蓮霧,產量是大陸第一,市占率高達8成。

他認為,自己的不敗秘訣就是,透過分區,讓蓮霧輪流開花結果,做到天天開花,天天有果可採,「種水果最怕同期採收,一碰上大家都盛產,水果價錢就變得很差,」為了控制上市量,他將自家果園分為36區,透過人工塑造假性氣候,讓每棵蓮霧叢成為「時不知」,不能開花的季節,也能開花。

分區開花的構想,主要就是讓蓮霧在不正常的時間開花。他指出,為了讓果樹在正常的開花期不開花,他幾乎把他學到的知識全用上了,但是到了一般正常的產期,果樹園的蓮霧還是全開花了,那時的他,看著盛開的花朵,真是哭笑不得。

後來他發現,透過修剪技術、遮光設備,還是能夠成功騙過果樹,由此就能做到每分區間隔5天或10天開花結果。

果賤傷農 發想共同行銷

黃益豐在海南種植蓮霧,也非一帆風順。有一年海南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寒流,讓海南原本炎熱的氣候,一下子降到只有7、8度。當時,果園裡的蓮霧還未成熟,根本無法採摘,他只好天天巴望著氣溫回升,無奈事與願違,當年的那場冷空氣一直維持了10多天,讓他損失慘重。

他無奈說,當時如果寒流晚到1個月,就不會影響蓮霧採摘,那麼光靠收成,他就可變成千萬富翁,不料造化弄人,讓他與千萬財富擦身而過。他也說,讓果農莫可奈何的情況還真不少,其中最大致命傷就是運輸問題,「越新鮮的水果,越好賣,可惜大陸的物流配送不若台灣成熟,果農成本有限,不大可能讓蓮霧坐飛機,坐貨車一路顛簸,又怕撞爛了。」

「有時候,蓮霧的量不多,被迫與同期盛產的木瓜、香蕉共同運送,坐同一趟車下來可不得了,蓮霧碰到木瓜與香蕉的催熟劑,也就壞掉了。」黃益豐分析,他的蓮霧從海南運上來,最多賣到杭州、上海、貴陽、長沙與重慶,就已經很厲害了,「蓮霧長途跋涉,往往10斤送上去,爛了1斤剩9斤,隔天上架賣又折損1斤,剩下的8斤就只好賣貴一點。」

黃益豐回憶,最早在大陸各地展銷蓮霧時,大陸消費者沒看過這款新鮮貨,直拉著他,「這是什麼花?」嚐過味道後,不少嚐鮮客更對這一顆顆飽滿多汁的蓮霧一試難忘,「一旦遠方的初嚐客,買回了價格高昂的蓮霧,卻發現不耐運送的蓮霧已經不好吃了,下回恐怕就不再光顧了,這反而會做爛市場。」

此外,他的不少台灣同行也常碰到中間商剝削,讓他深感,日子已經夠辛苦過了,還要面臨貿易商壓榨,得想想辦法解決大家的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仿效台北的水果運銷市場,集中銷售、集中議價。

水果大戰開打 團結力量大

黃益豐表示,目前海南台商約有600多家,其中400多家都是投身農業,為了解決果賤傷農的困境,他邀來眾多會員共同成立海南水果運銷公司,「未來大家的水果都可集中到運銷公司來賣,由運銷公司根據水果品項,制訂合理價格;大家的產期也最好要錯開,避免大家同期上市,成為自家人打自家人。」

他認為,這個構想要成功成熟,可能要花3年的時間,但如果不做,就會讓大家反覆地遭遇內外傷,一旦這個平台建立後,還可與各地的台商協會串連,只要有購買需求,就可以整批賣過去,「水果要賣高價,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專攻禮品市場,以平台方式運作,較有機會做到高端市場。」

黃益豐在海南種蓮霧,一種就是10幾年,雖然他已榮登大陸蓮霧大王寶座,但他還是認為還有進步空間,「長期來說,還是要做到外銷」,近期他更相中來自印尼的蓮霧品種:大葉胭脂紅,比起台灣種的蓮霧,外觀更紅潤,也更耐運輸,「我認為這又是一個對的種植方向,又要開始全力衝下去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