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整理/可 可
新內閣就任 展望黃金十年
第13任總統副總統於2012年5月20日就職,行政院依憲政慣例於同年5月10日提出總辭,並於同年5月20日前完成所屬政務人員提請總統重行派任作業。
行政院2012年2月6日改組時,已配合第13任總統的施政願景,進行縝密的人事布局,因此本次改組作業,除因學校借調期滿回任教職或因另有安排而離開行政院團隊者外,僅作微幅調整,以強化政策推動的延續性。
行政院指出,此次人事異動包括:張進福政務委員借調期滿回校;為強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對於國家經濟建設之規劃、審議、協調功能,特任尹啟銘為政務委員並兼經建會主任委員;組織改造後新設的行政院發言人,由曾任媒體工作者之師大教授胡幼偉擔任;新成立的文化部部長則由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龍應台擔任。
至於副首長部分,亦配合進行微幅調整,並廣從學界或常任文官中延攬優秀人才協助政務推動工作。包括文化部兩位政務次長分別由原文建會副主委張雲程及林金田擔任;經建會政務副主委單驥回校任教,其遺缺由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接任,另胡仲英副主委請辭,其接任人選近日內發布;國家科學委員會陳正宏、張清風兩位政務副主委回學術界,其遺缺分別由台大化學系教授牟中原以及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孫以瀚接任;農委會政務副主委黃有才另有任用,其遺缺由農委會參事、曾任農糧署署長之陳文德接任;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務副主委吳國安請辭,由具有土木工程博士學位的安信商務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純敬擔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委夏錦龍請辭,由原民會經濟及公共建設處處長洪良全擔任。另,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改由駐加拿大代表處代表李大維接任。
配合政府組織改造 文化部正式成立
行政院5月21日新聞稿,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文化部21日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典禮,行政院長陳冲出席揭牌典禮時表示,隨著時代及環境變遷,文化內涵也一直不斷改變,政府將全力支持文化部,讓文化成為全民參與的運動,以發揮台灣軟實力,並承續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歷史任務。
陳院長強調,「文化」在拉丁語字源的意義為耕耘及培養,這代表著人類重要資產的耕耘及培養是文化非常重要的意涵,另外從文化部組織圖來看,文化可說是無所不包,各部會許多業務都與文化息息相關。
為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5月20日文建會改制為文化部,業務涵蓋原文建會現有之文化資產、文學、社區營造、文化設施、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交流業務外,並納入行政院新聞局出版產業、流行音樂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事業、兩岸交流等業務、行政院政府出版品相關業務,以及教育部轄下5個文化類館所。組織從3處、4室、3個任務編組,增加為7個業務司、5個輔助單位、 3個任務編組。附屬機關(構)則從14個增加為18個。
經濟部提出振興出口調整措施
據經濟日報、時報資訊5月22、24日報導,經濟部長施顏祥21日提出「101出口龍騰計畫」,加大出口力道,包括擴大貿易金融支援、加碼拓銷新興市場等,預期創造600億元商機。
我國第1季出口比去年同期衰退4.7%,經濟部日前邀集產、官、學、研各領域專家共商對策,經濟部將拓銷出口計畫命名為「龍騰」,除了呼應龍年之外,「騰」字也代表往上躍升、提振出口的決心。
經濟部「龍騰計畫」共分6大專案,幾乎全部經費投入金龍專案,共挹注30億元作為貿易融資。其中,擴大今年度支援中國輸出入銀行辦理優惠出口貸款,從原50億元提高為80億元;提供廠商優惠輸出保險及徵信費經費從5,000萬元,提高為1.5億元。
另外,並擴大適用優惠市場範圍,由原本美國、歐盟及新興市場等55國,擴大至東協10國、中東及近東、中南美南亞、東歐、非洲等市場。經濟部指出,配合今年是龍年,分別取名為「金龍」、「擒龍」、「飛龍」、「E龍」、「遊龍」、「巨龍」等6項專案。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指出,經濟部設定今年每月整體出口總額,都要達到年增8%目標,占出口額7成的30大主要出口產品為主力項目,包括DRAM、原油外的提煉油、面板、手機等。
施顏祥強調,長期而言還是要推動產業結構優質化。目前我國外銷以資通訊產品為最大宗,長期有隱憂,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國貿局主秘江文若說,為密切掌握出口情勢,經濟部首創「出口監測機制」,本月開始啟動,將逐月觀察我出口前30大產品外銷情形,只要未達今年成長目標8%的8成,將邀集相關單位,如工業局、外貿協會等研商因應對策。
江董事長會見湖北省長王國生
據工商時報、中廣新聞網、NOWNEWS、中國時報5月3、8、9日報導,大陸湖北省長王國生7日率團來台,此次來台除參加「第九屆台灣湖北(武漢)周」外,主要著重在汽車、鋼鐵、電子與中醫藥等產業方面的合作交流,因此邀請包括大陸第2大車企東風汽車董事長徐平、武漢鋼鐵集團總經理鄧崎琳等重要產業界人士隨團,安排拜訪工業總會、鴻海集團、統一企業、遠東集團與楠梓電子,並採購農產品。
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8日在台北圓山飯店會見並宴請湖北省省長王國生一行時表示,王省長這次來訪問正是時候,許多的大陸台商,尤其是在沿海地區的台商,因為面臨大陸快速的經濟成長,帶來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等問題,許多企業正在思考如何轉型升級,而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到湖北、湖南、安徽等中部地區進行投資。尤其是在ECFA簽署後,雙方已進一步排除投資障礙,將來服務貿易協議完成後,還可以增加台商的投資機會。湖北位居東西南北交通要衝,工資相對安定,人民樸實,湖北省在王省長、田副省長領導下,提供台商良好投資環境,相信這次來訪可以給雙方企業家探討互利雙贏合作模式的機會。
王省長表示,湖北目前正處於加快轉型、發展時期,武漢也在積極打造台資密集投資區,成為台灣資訊產業重要承接地。此次舉辦台灣湖北(武漢)周活動,主要目的是增進了解、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共創雙贏。期望全面擴大和深化湖北與台灣在經濟、文化、教育、旅遊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務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江董事長會見江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
據中央社5月23、24、25日報導,江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率領江蘇代表團22日抵達台灣,展開為期1週的經貿、農業和文化交流等活動。
時隔3年再登場的「台灣‧江蘇周」,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合作」,並有文化創意產業,以及農漁產業、金融、醫藥和光電產業等交流活動,希望進一步加強台灣、江蘇兩地的經貿合作。江蘇省副書記石泰峰表示,台灣在「黃金十年」的發展願景中有6大新興產業,這與江蘇重點發展的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互補性,江蘇希望雙方加強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進行深度合作,提升兩岸新興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石泰峰說,江蘇經濟已經連續2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GDP生產總值超過人民幣4.8兆元,人均突破6萬元,今年將繼續辦好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台灣名品交易會、海峽兩岸產業合作論壇等盛會,讓兩岸能夠共同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希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能夠加強合作,加快形成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
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24日會見江蘇省石泰峰副書記時表示,當前國際情勢相當嚴峻,雙方都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很多台商到大陸已經有20年,面臨轉型升級時刻,在這種困難狀況下,我們更要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合作,而契機就是2010年6月兩岸在重慶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是兩岸交流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大陸台商轉型升機的契機,更是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的良機。
目前在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架構下,雙方成立工作小組積極推動,現在是兩岸優勢互補的機會,台灣有軟實力,大陸有硬實力,台灣企業的創新能力,加上大陸的行政效率,兩者加起來變成巧實力,可以為兩岸推動更多商機,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江董事長強調兩岸產業要分工合作的重要,例如最近開放陸資可以參股面板業,即是一種合作方式。台商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大陸市場建立品牌,過去我們推動兩岸的產業標準合作,也簽署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大陸市場龐大,若台灣的創新能力能與大陸企業順利合作,創造的商機與附加價值更能提升兩岸人民福祉。
自由經濟示範區 高雄港啟航
據工商時報5月26日報導,馬英九總統25日南下主持總工程經費高達906億元「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六櫃二期)工程」動土,馬總統表示,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無論人流、物流、或是金流,都要集中,同時要重視研發、創新增值,根據台灣位居東亞地理中心的優勢,打造全新的自由貿易時代,讓振興經濟成為常態。
陽明海運完工啟用的六櫃一期2座碼頭,每年已經增加150萬個TEU,另外2座碼頭也將很快啟用,如果再加上昨日動土、屬於高雄海空經貿城的重大計劃之一的六櫃二期,未來完工啟用之後,高雄港的貨櫃裝卸量,將可以從現有的950萬TEU(20呎標準貨櫃),大幅增加到1,700萬TEU。
量的增加固然可喜,但上任後第3次前來第六貨櫃中心的馬英九總統強調,港口營運在「創量」之外,也要重視「增值」,提升效率,讓同樣的付出,可以產出最高的價值,因此,未來包括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以及各工業區,都將納入港口的加值營運範圍,也就是所謂的「前店後廠」的概念。
所謂的「港口是前店,產業群聚是後廠」這項自由貿易港的觀念,就是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核心,馬總統並進一步針對目前由經建會規劃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明確指出,「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不會只有一個,但是,可以從高雄先開始」,做為發展台灣經濟的火車頭。
交通部長毛治國和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在簡報時指出,六櫃二期計畫期程從2011年至2019年,計畫總經費為906億元,其中政府負擔部分共281.1億元,其餘由民間投資營運設施624.9億,填海造陸約422.5公頃,將興建19座深水碼頭,其中包括5席新式深水貨櫃碼頭,可提供18,000TEU級大型貨櫃船靠泊作業,貨櫃裝卸能量每年可達400萬TEU以上,預計2020年完工;另有10席石化碼頭,和4席散雜貨碼頭,可先行在2017年完工。
2012陸客來台 上看200萬人
據工商時報5月10日報導,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9日出席大陸湖北旅遊交流推介會時指出,去年來台旅遊陸客達178萬人次,今年可望上看200萬人。
為加速推廣陸客來台自由行,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簡稱台旅會)北京辦事處也將赴重慶、天津、成都等6個新增自由行的城市舉行旅推推廣說明會,持續為兩岸旅遊市場增溫。
謝局長表示,今年1至3月來台旅遊的陸客人數有55.7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48%;自由行方面,每日來台人數也接近開放500人的上限。惟目前大陸民眾對辦理來台自由行的程序還不是很了解,且機位有限,相對也影響自由行的成績。
他強調,台旅會北京辦事處除將到新增自由行的6個城市辦理旅遊說明會外,並架設簡體版網站、提供台灣星級旅館評鑑的資料、台灣觀光巴士、台灣好行等旅遊資訊。
另針對近期傳出大陸份城市因代辦「入台證」的旅行社太少,形成價格壟斷,導致每張代辦價格從約300多元人民幣(下同),被炒作到4倍,高達1,200元以上。謝局長指出,辦理「入台證」費用問題涉及市場機制,對於大陸民眾辦證費用較貴、時間較長,也會適時向反映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進行相關的研擬。
去年6月底兩岸協商開放首波陸客自由行,據大陸國家旅遊局規定,大陸民眾赴台自由行需通過具有組織赴台旅遊資格的旅行社辦理相關手續,才可從開放的口岸出境到台灣。首波開放自由行的北京、上海、廈門3大城市,共有33家具資格的旅行社,代辦費用約500至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