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整理/子 文
澳門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3日開幕
據聯合報、陸委會新聞稿報導,澳門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5月13日中午舉行開幕儀式,正式開始運作,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譚俊榮等澳門官員,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梁潔芝、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嚴崇光都應邀出席。首任駐台辦事處主任梁潔芝,是原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官員。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表示,辦事處的成立是台澳關係的新里程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之下,彼此友好關係將會出現飛躍式發展。譚俊榮一行還拜會相關部會,希望台灣儘快開放澳門來台免簽及承認澳門所有大學的學歷。
陸委會港澳處長嚴重光表示,去年澳門至台灣旅遊人數約6萬多人,台灣至澳門旅遊人數約50萬人次;目前到台灣大專院校就讀的澳門學生有4,337名,幾乎年年佔台灣外籍學生比例之冠。這次在台設立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除了象徵台澳關係正常化,也能夠為澳門在台居民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服務,未來雙方將就航空、打擊犯罪方面展開合作。
陸委會賴幸媛主委於11日下午接見澳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等一行時表示,期望雙方能在台澳過去共同打擊犯罪合作的良好基礎上,強化雙方司法交流與互動,維護彼此人民之權益及安全。至於攸關台澳人員往來及經貿交流發展的「台澳航約」及「台澳互免航空公司稅捐瞭解備忘錄」等兩項協議,其效期早於2005年11月即已屆滿,惟因新約未能簽署,多年來以延約之權宜方式處理,此係不正常之方式。賴主委表示,希未來雙方應積極推動新約的簽署,以促進台澳觀光旅遊業的發展。
香港駐台北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15日開幕
據聯合報、陸委會新聞稿報導,香港駐台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於5月15日下午在台北開幕。香港財政司司長、「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主席曾俊華在開幕酒會致辭時表示,台港兩地日後無論在經濟、貿易或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將會更密切。以去年為例,台港雙邊貿易總額高達417億美元,並互為第4大貿易夥伴;台灣赴香港旅客人數超過215萬人次,香港訪台旅客也屢創新高,超過66萬人次;在台就學的香港學生人數約有2千4百多人,佔所有在台境外學生的第3位,今年則有3千8百多名港生完成來台升學報名申請,創下60多年來最高紀錄。
賴主委於同日上午接見香港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等一行時表示,我駐港機構去年即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名義在港運作,香港政府也獲准來台設立辦事機構,這是台港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港雙方應珍惜並持續努力。賴主委指出,在我駐港機構人員的積極奔走下,香港中文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以及我國立中央大學的香港研究中心陸續成立,相信兩個大學將為台港教育及學術界搭起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橋樑,更能增進雙方對彼此的認識與瞭解,讓香港聽見台灣的心跳聲,也讓台灣抓住香港的新脈動。
此外,雙方也就近期台港其他各項交流事務,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換。賴主委指出,去年台港相繼簽署「台灣與香港間航空運輸協議」、「銀行業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在關務與稅務、醫療衛生及食品安全,以及相關經貿交流等議題,也都有所進展,期盼雙方未來能擴大推展台港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9月1日起 台灣民眾網上辦港簽免費
據聯合報、工商時報報導,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於5月15日在香港駐台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正式揭幕典禮上當場宣布,在對等互惠原則下,香港特區政府自2012年9月1日起將進一步簡化台灣居民來港的入境安排。
陸委會表示,我政府自2010年9月1日起進一步簡化港人來台申請簽證辦法,香港居民只須在家中自行列印許可同意書,併同香港護照查驗入境即可來台;且許可效期長達3個月。
目前台灣民眾赴港多透過旅行社代辦理簽證,一種是電子簽證,一次2個月,可進出2次,每次停留30天,旅行社收費為500元新台幣(港府實收50元港幣);另一種是一年多次簽證,每次也可停留30天,需要1800元新台幣。其中,電子簽證需要1個工作天,一年多簽則要4到5個工作天。台灣民眾目前也可使用加簽後的台胞證,進出香港。
香港將自本年9月1日開始實施台灣民眾自行在網上免費預辦入境香港登記的新措施。符合資格的台灣民眾可自行在網上免費預先辦理入境登記,並可即時獲知辦理結果,成功登記的台灣民眾,可憑自行列印的登記通知書及持有返回台灣的有效旅行證件進出香港,預辦入境登記的有效期是2個月,期間可入境香港2次,每次可逗留30天。香港入境事務處正在擬定具體安排,會在適當時候公布。
香港6月1日起取消本地公司股本註冊費
據經濟日報報載,香港公司註冊處處長鐘麗玲於5月13日表示,6月1日起取消目前根據《公司條例》向香港本地公司徵收的股本註冊費。此次取消股本註冊費範圍,包含註冊成為公司時的名義股本額、公司成立為法團後增加的名義股本額,及以溢價發行股份時的股份溢價額。
鐘麗玲表示,取消股本註冊費旨在加強香港作為企業註冊地的吸引力,並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商貿中心的競爭力。有關的立法程序已經完成,香港本地公司將因而受惠。取消股本註冊費是依據《2012年公司條例(修訂附表8)令》實施;適用取消股本註冊費之對象,係於本年6月1日或之後向公司註冊處提交相關指明表格的公司。
根據現行《公司條例》規定,名義股本額和股份溢價額的收取,是每1,000港元股本(不足1,000港元也作1,000港元計算)收1港元,收取上限是每次3萬港元。據悉,取消股本註冊費將使香港特區政府每年收入減少約9,000萬港元。
港場外交易清算中心 年底開業
據經濟日報報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5月3日透露,醞釀多時的「場外交易清算中心」(OTC)已取得重要進展,最快年底開業。
2010年底,港交所首次表態要成立專責的場外交易的結算所。當時李小加稱,因香港場外衍生工具的市場交易量相對仍偏低,但人民幣已逐漸廣泛用於跨國交易,成立場外衍生工具結算所,能提供穩定、高透明度及有效率的結算平台。
李小加表示,OTC今年底可以開業,明年初將能運作交易產品,初期會以固定收益和貨幣相關產品交易為主。市場預期,一開始的交易產品會包括利率掉期、外匯產品等,然後再慢慢延伸至股票及信貸衍生商品。
李小加還稱,近期將邀請銀行及持牌機構出席場外衍生工具結算服務的研討會,向業界介紹有場外衍生工具結算服務的建議架構、運作及風險管理各方面情況。業內人士指,越來越多的商品或服務今後可能會用人民幣來結算,諸如利率衍生金融產品、遠期外匯合約等。
雖然香港現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包括新加坡、倫敦等,都在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港交所此刻建立場外衍生工具結算所,除搶占商機,更是強化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地位。香港監管機構也正在籌備有關場外衍生工具及結算的監管架構。香港金管局及證監會已發出諮詢文件,預計最快在今年第二季發表諮詢總結。
世衛在香港設立傳統醫藥合作中心
據國貿局轉載大公報及文匯報報導,香港世界衛生組織(下簡稱世衛)於5月9日委任衛生署中醫藥事務部作為世衛在香港的傳統醫藥合作中心,這是全球首間重點協助世衛,制訂傳統醫藥的政策、策略及規格標準的合作中心。當日開幕典禮約有200名分別來自8個地區及國家如澳洲、巴西、加拿大、印度、大陸及美國等的專家以及香港本地專家參與。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鑒於市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日增,香港政府已積極將中醫藥服務融入公營醫療體系,包括在香港成立16所中醫診所,及在約20間公立醫院內提供中西醫結合服務。
周一嶽說,香港會繼續支援世衛在傳統醫藥方面的工作,並擔任在各國間溝通的橋樑角色,促進與世衛的協調及合作,以期在國際上推動傳統醫藥。
渣打銀行預估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下修為6,000至6,500億美元
據中央日報報導,根據渣打銀行於5月4日在香港發表的預估報告,將至2012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下修為6,000至6,500億美元。渣打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解釋,下調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預估主要是反映年初香港人民幣存款數位連續下降的情況。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香港人民幣存款自2011年11月份創6,273億元新高後,已連續4個月下跌,到2012年3月底已回落至5,543億美元。
渣打銀行分析,多重因素造成香港人民幣存款量下跌。首先,是市場預期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有所減弱,令投資者或是存戶對持有人民幣的吸引力降低;其次,較多的香港進口商傾向使用人民幣支付從大陸進口的商品,以致人民幣透過貿易結算流出流入香港更趨平衡;此外,離岸人民幣回流大陸管道增多及倫敦、新加坡等離岸市場發展,也導致部分人民幣資金流出香港。
劉健恆表示,人民幣存款只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其中一環,而存款規模減少並不意味著市場發展停滯不前。渣打銀行預計,隨著市場預期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及在未來幾個月離岸人民幣存款利率存在回升壓力等因素,香港人民幣存款有望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