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經營與活動
- 更新日期:109-09-03
台灣名品博覽會 6月成都登場
據經濟日報5月10日報導,外貿協會於6月7日在四川成都舉辦今年度第3場台灣名品博覽會,攤位共1,300個,參展商品共3萬項,其中「醫美健檢」旅遊成為這次台博會的亮點。外貿協會表示,此次「四川台博會」是貿協首次在四川辦展,由於當地古來富饒而有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內需市場也具有潛力,因此近期成為台商「大西部」布局的重點之一。
2009年四川省副書記李崇禧率團來台舉辦「川台經貿與旅遊合作交流洽談會」後,陸續又有2010年,書記劉奇葆率團來台進行「天府四川寶島行」,另在2011年,省長蔣巨峰也來台舉辦「台灣四川活動周」,四川推動和台灣的交流持續穩定。
本次展出,除了逾550家台灣企業聯手外,產品也有3萬餘項,較諸前次的廣西展,規模擴增將近1倍,廠商參展規模則超出1倍有餘。由於成都市加入來台自由行的城市行列,此次台博會也特別規劃「健康醫美形象區」,呈現台灣醫療美容服務、生物科技產品外,更設有以「健康、美麗、台灣行」為主軸,區分為「健康」、「美麗」及「精緻旅遊自由行」等區,可量身打造赴台自由行的精緻旅遊。
海交會台灣館 台商創造9億商機
據中國時報5月22日報導,第14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在福州舉行,在全館3,376個展位中,台灣中小企業參展攤位達1,908個,比去年增加112%。貿協預估,參展台商在這5天會期中,可成交3千萬美元(約九億台幣)訂單。
台灣館展區分為海峽兩岸電機電子展區、台灣食品展區、海峽兩岸綠色建材及家居展區、海峽兩岸節能環保展區,主要展示兩岸消費電子、數控車床、綠色建材、節能環保、民生食品等5大類產品,同時,首次在展區內設置台灣智慧家居專館及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建築師作品展。
此外,福州列入第二波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試點城市,今年海交會特別推出「台灣個人遊」專區,包括馬祖、金門、澎湖都來福州宣傳台灣的離島風光之美。今年參觀海交會的民眾人數也創新高,活動最後一日,入場人數超過13萬人。
為提升採購效果,擴大兩岸經貿交流,海交會主辦單位今年還策畫「離島採購行」,於6月19日、20日由中國國際商會福州分會會長潘邦瑞率團赴馬祖洽談採購。這場活動是海交會和馬祖旅遊觀光局首次聯合舉辦,是海交會首創。
環保意識抬頭 台商搶攻大陸清潔產業
據經濟日報5月14日報導,環保意識的抬頭,綠色商機「清潔產業」在大陸被認為是朝陽產業,正以每年25%年增率成長,清潔產業同時也與「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息息相關。環保趨勢加上政策支持,不僅大陸企業前仆後繼加入,台商、外商均積極投資與布局。
最新資料顯示,大陸光是個人清潔方面,2011全年全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 166.12億元,較去年增長26.53%;在工業與公共設施清潔方面,全行業保持著25%以上的增長態勢。清潔產業主要分為家庭清潔、商業清潔、工業清潔等3個層面,目前光是大陸的清潔用品製造商、分銷商和代理商的數量在5,000家左右,從業人員已超過600萬人。
經濟部工業局官員表示,大陸節能減碳相關行業崛起,加上資金充裕,近年吸引不少台商過去投資。台灣環保產業在大陸已有不少投資,例如,台灣的水處理產業公會,從上游到下游廠商籌組聯盟,在大陸爭取水處理工程。此外,台灣很多企業都到大陸設廠,專門處理廢電腦,廢冰箱,以及節能生產相關處理設備。
對於清潔產業的興起,大陸還特地舉辦了2012年清潔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大陸企業及外商等參與踴躍。論壇探討著大陸清潔行業的市場現狀、新科技對清潔行業的影響,以及清潔行業作為新興行業的投資價值。
目前大陸清潔行業年產值已超人民幣3,000億元 (新台幣1兆 3,976 億元),並以每年25%成長率迅速發展。清潔方案提供商藝康公司全球副總裁徐升宏表示,從全球範圍來說,人口增加壓力和能源消耗問題讓節能方案凸顯重要性,尤其是清潔行業中對水資源的利用,水和減排同時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大陸為發展清潔產業,政府訂定法規規範。包括《清潔行業企業資質評價體系》、《清潔行業經營服務規範》於201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嚴格規定了清潔清洗行業的服務範圍、領域的劃分和各項資質的認證與管理辦法,引導市場有序競爭和發展。
台商經營新趨勢 一線城市打形象 賺錢靠二線
據中國時報5月18日報導,大陸上海、北京與廣州深圳等一級城市,人口眾多消費力強,向來是中外資衝內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受到店租年年上漲,工資愈拉愈高的影響,不少台資,甚至外資企業,都把在上海設點作為犧牲打,只為經營集團形象,成本在所不惜,真正的獲利則放在其他營運成本較低的二、三級城市。
上海永和豆漿董事長林炳生就表示,上海、北京的營運成本太高,尤其是房租,好地段奇貨可居,但卻都是幫房東打工,辛苦一年,能賺錢的店相當有限。倒是名不見經傳的內陸城市,爆發出強大的消費力讓人驚訝;林炳生舉例,他的加盟體系中,山西省陽泉市一個單店,每個月的營業額就超過一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山東縣城棗莊店也是屬於業績良好的地區。這些一般人所謂的小城市,看在林炳生眼裡,其實裡面的商機是無限大,因為在大陸這類富裕的縣級市還有好幾千個,當地的消費力強,店租便宜且能作大面積規畫。他新創的歡樂米豆品牌,就準備以二、三級城市為主力。
不僅上海永和豆漿不再以一級城市為主戰場,85度C、克莉絲汀都發現這個趨勢,一級城市賺錢不易的情況下,未來展店主力都將大幅調整;將回台上市的大洋百貨,甚至18個據點全都在二、三線城市。克莉絲汀董事長羅田安認為,上海的店租不僅高,而且還很搶手,經常看到熱門地段的店家不斷換人經營,就充分證明肥了房東瘦了品牌營運者的現象。
除了食品業外,服飾業在上海、北京也都碰到同樣情況,一家大型歐系休閒服飾品牌,在上海淮海中路以每月100多萬元代價搶下店面,但幾乎月月虧損,但這家跨國品牌集團仍面不改色;一位成衣品牌業台商就指出,跨國業者看的就是其他大陸城市的市場,上海的重要門店,就當是廣告招牌。
台商進軍內需市場 先搶進百貨通路
據聯合報5月14日報導,2012年大陸零售商大會暨展會5月13日在昆山舉行。台灣全國商業總會特別組團參加,團長商總監事會召集人王應傑表示,在大陸內需市場起飛階段,台商應借力使力,透過大陸百貨商場等大型通路進入大陸消費市場;並且維持台灣產品的品質優勢,才能獲得大陸通路商及消費者的肯定。
其中,大會另一個重要議程「第二屆海峽兩岸服務業論壇」也在5月14日登場,包括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大陸海協會副會長李炳才等都應邀出席。論壇中將分組討論ECFA和兩岸農產品貿易、中小企業品牌營銷、餐飲服務業、第三方物流等議題。王應傑指出,為出席本次大會,商總組織了40多人的團體參加,成員包括:貿協、中華經濟研究院、統一流通次集團、PChome網路家庭、台灣麥當勞、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法務事務所、長榮航空、雄獅旅行社、好明國際物流等單位人員,希望與大陸零售業多交流開發商機。
王應傑說,大陸目前13億人多數人口仍住在農村,城市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35-40%,預估到2015年城市人口才達到50%,距離已開發國家80%人口住在都市,還有一大段距離;再加上大陸近年國民所得提高,正是發展內需市場的大好機會。而台商進軍大陸內需市場,借力使力透過大陸百貨商場通路是最好的捷徑。
他分析,台灣產品具備品質優勢,如果在昆山等地設廠複製台灣產品,並且維持品質,一定能獲得大陸消費者及通路商肯定。另外,王應傑建議台商大企業也可以進軍大陸通路。例如:河南的丹尼斯百貨、遠東集團太平洋SOGO百貨、新光三越百貨、誠品書店百貨,以至於鴻海集團郭台銘計畫跨足3C賣場等,都大有可為。不過,他提醒說,大陸的大型國企百貨商場實力驚人,如:總部設在東北大連的大商集團進入河南省,短短幾年時間,已在河南超過10個城市開設百貨商場,營業額達百億人民幣,對台資的丹尼斯百貨造成衝擊,也值得台商重視。
台資企業轉型升級 台幹人才需求大
據經濟日報5月22日報導,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去年發起一項問卷調查,對象為華東、福建和廣東等161家從事製造業的中、大型台資企業。數據顯示,目前台商聘僱陸幹的人數比台幹高出許多。聘僱5人以下台幹的台商占53%;聘用21人以上陸幹的台商則占53%。院長陳明璋表示,目前台商聘用陸籍幹部占比較高,但面臨接班和陸幹心態等問題,對台籍幹部仍有相當大的需求。
隨著世代交替,台商急欲找尋接班人,而產業轉型也需要高階台幹輔佐。調查顯示,台商徵台幹主要以經理、副總和總經理等高層主管為主。若以工作性質來分,管理人員、研發主管、財務主管和工程師最為欠缺,特別是具有研發專長的台幹。
而台商選擇台幹的主要原因,包含忠誠度高、工作態度好和執行力較陸幹高,像是有些台商面對大陸經濟結構轉變,不得不選擇轉型,或者將工廠往內陸遷移,但陸幹往往不願配合而離去,使台商出現用人困境。
另一方面,陳明璋指出,過去認為在外商工作條件勝過台資企業,然而,受到歐美債務危機影響與大陸的崛起,赴陸發展的台商將與外商地位平起平坐,且在大陸工作的升遷機會比台灣多,台灣年輕人的就業趨勢會轉往大陸。目前台商用人有偏向高學歷、多元專長的趨勢。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今年第6次舉辦的「台生赴大陸台商研習活動」,台商要求申請學生擁有碩博士資格的比例有所成長,此外,在專長類別中,工業設計、商業設計、資訊科技與機械電機等人才需求也較高。
江蘇6月調漲最低工資 衝擊台商經營成本
據聯合報5月24日報導,繼北京、上海、四川、江西等14個省市後,江蘇省從今年6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由於江蘇台資企業占全大陸台資企業的4成,勢必對台商營運成本造成增加。
江蘇每月最低工資標準分為三類:一類地區(包括南京市區)將從1,140元調整為1,320元(人民幣,以下同),增加180元;二類地區從930元調整為1,100元,增加170元;三類地區從800元調整為950元,增加15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從9.2元調整為11.5元,二類地區從7.5元調整為9.6 元,三類地區從6.5元調整為8.3元。
以上最低工資標準並不包括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政府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在剔除不包括內容和個人按下限繳存住房公積金後,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到手的最低工資比公布的標準少一些,因為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和養老「五險」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
今年已經有北京、上海、四川、江西等14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從調整後的標準來看,深圳市每月最低工資標準在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最高達到1,500元,每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14元。
金管會研擬大陸註冊台商回台掛牌
據經濟日報5月14日報導,為鼓勵台資企業回台上市,金管會研議開放大陸註冊的台資企業直接來台掛牌可行性,並協助以台商為主但陸資投資逾3成的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以擴大資本市場規模。
為擴大證券市場規模,鼓勵台商回台上市,金管會不斷放寬海外企業來台掛牌規定,隨著兩岸政策鬆綁,金管會將鼓勵大陸台商回台掛牌,納入具兩岸特色金融業務計畫中。
目前規定,在大陸註冊的公司,不論是台資企業或大陸企業,一律不能來台第一上市、第二上市(發行台灣存託憑證)。金管會將先透過承銷商,了解在大陸設立公司的台資企業回台掛牌的意願及必要性等。對於海外台資企業,根據現行規定,陸資持股若超過30%,如果要來台第一上市,就必須「專案核准」,第二上市則沒有限制。由於「專案核准」的條件一直未明訂,不少海外企業不敢來申請。
為協助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金管會正研訂具體標準,尤其是台商持股比率較高、主要資金是台灣企業的這類海外企業,就可同意來台第一上市。
根據金管會初步研議內容,海外企業即使陸資持股逾3成,若台商持股還是最大、或在董事會具有控制權等,就符合申請「專案核准」來台第一上市的基本條件。隨著企業國際化,不少海外企業吸引大陸資金參與投資,政府明訂「專案核准」標準後,應可吸引更多的海外台商企業或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市。
東莞舉辦台灣商品展
據經濟日報5月13日報導,由台資零售龍頭大潤發、台北世貿中心、與東莞阜新漢聯貿易公司所聯手舉辦「台灣商品展」在廣東東莞長安鎮舉行。
大潤發華南營運區總經理黃世欽表示,這次的台灣商品展,可以讓東到福建福州、西到雲南西雙版納、南到海南海口的大陸民眾,都可享受到台灣的優質商品。包括華南5省(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 33家大潤發分店,從5月12日起至5月22日,共12天在賣場裡展出200項全新品牌的飲料、休閒食品、與家用品的台灣商品。
黃世欽指出,由於大陸的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養生、健康,在這次台灣商品展中,特別增加注重機能型的飲料和食品。並且在活動前半個月,透過廣告宣傳單、手機簡訊的方式,告訴華南5省、33家分店的大潤發的會員,一起共襄盛舉,這次活動業績超過原定目標30%以上。
台北世貿中心廣州代表古裕樑表示,這次在華南5省展出的台灣商品展,重點在傳統與創新兼具台灣美食。除了都採真空包裝不添加防腐劑外,食品加工有GMP認證,農產品也採取CAS認證,可以讓大陸的消費者吃的放心與安心。
阜新漢聯貿易公司董事長吳仁和表示,這次台灣商品展讓大陸民眾,不用走出東莞,就能買到最優質台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