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實現「富民經濟」 開創「黃金十年」

實現「富民經濟」 開創「黃金十年」

文/曾雪如

2011年下半年以來,台灣雖受歐債風暴及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影響,致國內經濟成長略顯趨緩,惟在政府積極提振內需、分散出口市場下,仍能維持「外冷內溫」景氣格局。


為持續振興經濟,提升全民富足感,逐步落實馬總統「黃金十年」施政願景,行政院陳院長上任之時,特別援引漢朝「吳越春秋」一書中「民富國強,眾安道泰」的古訓,揭示「富民經濟」施政理念,致力促進人民富足、國家強盛,人民安心、世道順利,並期許台灣在安定基礎上,創建繁榮、共享、永續的成長。以下謹就政府的重要施政成果,以及落實「富民經濟」的各項作為扼要說明,期待能增進各界對政府施政的瞭解。



化經濟危機為轉機

2011年下半年以來,受到歐債危機陰霾籠罩、先進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台灣由於出口占 GDP比率超過 6成,在國際經濟景氣疲弱之際,出口成長空間遭受擠壓,致使國內經濟成長轉趨和緩。為因應後海嘯時期國力競賽的挑戰,塑造台灣的新競爭優勢,政府以「黃金十年」為願景,持續推動各項財經體質改造工程。由各項總體經濟指標觀察,政府積極性政策作為已逐漸發揮穩定成長與創新經濟的功效,並獲國際肯定。


一、力保經濟穩定成長

面對動盪的國際經濟情勢,政府積極規劃各項經濟奠基、轉型工作,強化我國經濟成長動能,使得我國在全球景氣普遍低迷下,與主要國家相比,總體經濟表現仍屬平穩。


-經濟成長方面,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2年 2月資料顯示, 2011年我國平均每人 GNP為 2萬0,713美元,首次突破兩萬美元大關,為歷年最高水準,並預測 2012年經濟成長率為 3.85%,且呈逐季上升局面。依環球透視機構 (Global Insight) 3月預測, 2012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物價水準方面,受新興國家需求強勁及國際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全球物價明顯上揚;

相較之下, 2011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上漲率僅有 1.42%,物價相對平穩,在亞洲四小龍中遠低於香港的 5.3%、新加坡的 5.2%及南韓的 4.0%。


-就業情勢方面, 2011年失業率為 4.39%,較上年度下降 0.82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呈現下降趨勢;全年平均薪資為 4萬5,642元,係歷年最高水準,較 2010年增加 2.73%。


-外銷訂單方面, 2012年2月外銷訂單金額創歷年同月新高,首度突破 300億美元, 1至2月合計金額亦達 654.4億美元,亦為歷年同期最高水準,年增率為 3.3%,預計 3月接單金額將持續成長。


二、提升國家競爭優勢

馬總統就任以來,即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列為施政重點。為此,政府除持續推動財經體制的鬆綁與改革工作外,並於 2009年由經建會設立「國際評比改善專案小組」,選定 21項國際評比主題,針對弱勢項目按季管考。由近來我國在各項國際評比亮麗的表現,顯示政府的努力已獲得國際的認同與肯定。


(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1年世界競爭力」

-近2年我國排名大幅進步,由 2009年第 23名,於2010年躍升至第 8名,2011年更在 59個受評國家中,再提升至第 6名,超越加拿大與澳洲;於亞太國家中,僅次於香港、新加坡,超越日、韓及中國大陸,係 IMD自1994年更新排名結構以來的最佳成績。

-該評比各項指標中,與 2009年相較,以「經濟表現」和「企業效能」進步最多,分別進步19名至第 8名及第 3名,「政府效能」則進步8名至第 10名,「基礎建設」進步 7名至第 16名,充分反映金融海嘯以來,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經濟奠基與結構轉型之實質面改造工程已發揮成效,使我國面臨當前歐債風暴時仍保穩定成長,故能於激烈的國際評比中脫穎而出。


(二)世界經濟論壇(WEF)「2011年全球競爭力」-在142個受評國家中,我國名列第 13名,與去年相同,惟競爭力分數提升,且已連續 3年不但逆轉勝超越韓國,且超越幅度持續擴大,目前已領先韓國 11名。


-在111項的細項評比中,我國有 37項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並有 8項評比在 142個國家中奪冠。此外,我國平均每人發明專利數已連續 4年全球第 1,且專利數持續大幅提升, WEF因此於報告中特別指出台灣的平均發明專利數超過美國。



繁榮蛻變 民富有感

「富民經濟」的理念,是在安定的基礎上,創建繁榮、共享、永續的成長,「富」不僅指金錢價值,更為生活品質與文化水準的提升。在追求經濟成長之際,除應使成長的果實為全民共享外,更期盼全民在金錢與心靈上均獲得富足感。為此,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提振景氣與財經體質改造方案,並透過所得重分配,打造均富社會,開創富民強國的永續成長。相關政策措施重點說明如下:

一、激勵經濟景氣

面對歐債危機的外在衝擊,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的內在挑戰,行政院於 2012年2月成立「國際經濟景氣因應小組」,將原「經濟景氣因應策略小組」納入,短期以「經濟景氣因應方案」涵蓋之七大策略為圭臬,中長期則透過調整經濟體制或機制、鬆綁法規等各項措施,期盼短中長期政策齊頭並進,使台灣經濟景氣不但能快速復甦,並能長保經濟成長動能。


二、調整經濟結構

有鑑於近年來我國經濟成長過度仰賴外貿,使國內經濟受國外景氣循環波及的風險增高,因此政府將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啟動消費、投資及外貿等經濟成長三引擎,確保穩定的成長動能。-在投資方面,根據世界銀行「 2012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評比,我國經商容易度於受評比的 183個經濟體中位居第 25名,較 2010年進步8名。未來政府將持續鬆綁財經法規,並加速經貿體制與國際接軌,吸引國內外資金投資台灣。


-在外貿方面,以全球經貿戰略思考,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議,並規劃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循序漸進推動我國為自由經濟體,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 (TPP)創造有利條件,開展台灣第三波經濟自由化。


三、調整產業結構

為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政府秉持「製造、服務並重,新興、傳統兼顧」理念,積極推動產業的維新與再造。

-在發展新興產業方面,持續發展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等六大新興產業,以及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等 4項前瞻性智慧型產業,並推動會展產業、 WiMAX等十項重點服務業,厚植產業競爭力。


-在推動傳統產業維新運動方面,將過去具生產利基的傳統產業,注入工業設計、環保綠能、文創及資通訊等元素,讓傳統產業展現新風貌,使台灣由 Made in Taiwan走向 Made by Taiwan及Designed by Taiwan。


-在加速服務業發展方面,除原十大重點服務業外,將發展「可輸出服務業」,如美食國際化、觀光、國際醫療、國際教育等,以吸引國外來台消費及創造國內就業機會,擴大服務業產業關聯效果。


四、縮小貧富差距

經濟成長的果實為全民所共享、提升全民富足感是「富民經濟」的核心理念,因此,政府將透過教育、稅制及社會福利移轉收支,使所得分配合理化,縮小貧富差距。


-在強化人才培育方面,將提高國人語文與數位能力,縮小知識差距,推動全球華語文中心,使台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鎮與華語文輸出大國。另為避免學訓用落差,將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連結,整體規劃職業訓練策略,增加學生職場體驗,並協助提升高齡者就職條件,以強化勞工因應產業轉型能力,維持整體人力資本投資效益。


-在促進所得重分配方面,包括租稅合理化及強化社會福利兩部分。租稅部分,政府已成立「財政健全小組」推動租稅改革,朝「稅基擴大、稅收增加有感」方向,落實「量能課稅」原則,強化租稅移轉效果;社會福利部分,將協助經濟底層民眾脫貧自立,落實社會救助新制,完善健保制度與健全長期照護法制,確保弱勢族群就醫權益,並持續辦理住宅補貼、興建社會住宅及合宜住宅、提供友善育兒政策。


結語

面對後金融海嘯時期全球產業與經貿版圖重整,危機也是脫胎換骨、脫穎而出的絕佳轉機。為掌握此嶄新機會,發揮台灣的軟實力與地理位置優勢,並持續蓄積、提升國家競爭力,政府將持續強化經濟體質,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與台商營運總部,實現「富民經濟」理念,為台灣經濟發展開創嶄新的「黃金十年」。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處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