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灣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新內閣團隊2 月6 日就任

據中央社1月30、31日及中國時報2月1日報導,行政院長吳敦義31日率內閣總辭,總統馬英九高度肯定並感謝吳院長自2009年9月10日任職2年4個月以來的施政表現、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勇於任事的精神與長於說明的特質。

內閣總辭後,總統決定任命原行政院副院長陳冲為新任行政院長,2月6號交接。根據政院公布內閣成員,47位內閣成員有16人職務異動;內閣成員有11位女性,平均年齡約58歲,32位擁有博士學位,比例接近7成;有4位客家籍,分別是彭淮南、黃玉振、林政則、沈世宏。

16位內閣閣員異動名單,有9位屬內閣新成員,包括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政務委員楊秋興、張善政、管中閔、內政部長李鴻源、教育部長蔣偉寧、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文建會主委龍應台、青輔會主委陳以真。由於部分內閣屬職務異動,這次內閣改組去職僅5人,包括青輔會主委李允傑、財政部長李述德、教育部長吳清基、政務委員曾志朗、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與國科會主委李羅權。總統對吳院長及行政團隊過去2年多來的付出表示全心全意誠摯感謝,也期許未來吳院長在新的崗位上,持續為國家及人民服務奉獻。



陸客健檢醫美 30 家醫院代辦

據中央廣播電台1月9日報導,為發展國際醫療,衛生署9日正式公布第一波健康檢查、醫學美容特約醫院名單,包括台大、榮總、新光等30家醫院通過衛生署核可,未來將可代為申請大陸人士來台手續,到台灣接受健檢、醫美等醫療服務。

行政院日前頒布「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修正案,開放中國大陸民眾來台健檢與醫學美容。衛生署9日正式公布30家特約醫院名單,主要以大型醫療院所為主,且有近半數在北部地區。

衛生署醫事處科長陳貞慧表示,未來大陸民眾來台進行健檢、醫美行程,可以不用透過旅行社跟團,只要向這30家醫院表達意願,院方就可代為提出申請來台手續,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增加旅行的便利性。

衛生署表示,國際及兩岸醫療的產值從2008年的新台幣17.23億元,大幅成長至2010年的38.66億元,較2008年成長2倍以上,其中又以健檢和醫學美容占最大宗。2011年截至10月底為止,也有27億元的產值,政府希望現階段透過制度的逐步修正,全力衝刺台灣的國際醫療市場。

放寬大陸地區商務人士多次入出境移民署1月16日表示,將放寬大陸地區商務人士多次入出境許可證條件,預估新制實施後,取得多次入出境許可證人數,將較現行增加2倍,可強化兩岸企業商務人士互訪,促進合作商機。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表示,為方便有多次入出台灣地區需要的大陸地區商務人士取得多次入出境許可證,行政院已於今年1月12日核定放寬「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第14條規定有關邀請單位或大陸地區人民得申請多次入出境許可證條件。

移民署官員說,邀請單位原規定年度營業額須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修正放寬為5千萬元;另受邀人原規定須為大陸地區年度營業額達新台幣5百億元以上企業的負責人或經理人,放寬為1百億元以上企業負責人或經理人。

此外,並增加加工出口區區內事業得為申請多次入出境許可證邀請單位;大陸地區股票上市企業負責人或經理人也可申請。同時為促進兩岸商務人員互動,加速行政流程,主管機關認有必要得逕行核發逐次加簽入出境許可證,無需再會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移民署表示,放寬措施已於1月20日發布施行,施行後預估大陸地區商務人士取得多次入出境許可證人數,將比現行4,191張(2011年)增加2倍,可有效促進大陸地區商務人士來台,強化兩岸企業商務人士互訪,促進合作商機。逾7 成民眾滿意政府兩岸政策陸委會去年12月27日新聞稿,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7日公布最新民調,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成的民眾對於政府開放兩岸直航,持續增加航班、航點的政策表示滿意;7成2的民眾認為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對台灣經濟是有幫助的。

陸委會指出,2011年6月兩岸客運定期航班由原先每週370班增為558班,航點增加至50個,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30日止,載運旅客已經超過1,384萬人次,並且大幅提高往返兩岸的便利性。此外,陸委會表示,自2008年7月政府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到2011年11月30日止,根據交通部

觀光局的統計,大陸民眾來台觀光已超過292萬人次,創造新台幣1,502億元(48.4億美元)的外匯收入。本次民調結果亦顯示,推動兩岸直航與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兩項政策的成果與效益均獲民眾高度肯定。

陸委會表示,有關例行性長期觀察的兩岸議題,調查結果顯示,主張「廣義維持現狀」的民眾仍占絕大多數(86.6%),維持相當的穩定性。對目前兩岸交流的速度,認為「剛剛好」的比例仍佔多數(48.1%),高於認為「太快」(25.7%)及「太慢」(12.9%)的比例。本項調查是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11月26至30日以電話訪問台灣地區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69份,信賴度為95%,抽樣誤差在±3%。



BERI 評比台灣投資環境全球第三

據聯合報1月11日報導,經濟部10日公布,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最新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去年底台灣的投資環境評比總分73分,與挪威並列全球第3,僅次於新加坡與瑞士,在亞洲排名第2,分數和排名皆與上次相同。

BERI上月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受到歐債風暴及美國經濟衰退影響,受評比的50個國家中,大部分評分都略微下降,尤其是營運風險及匯兌風險。

針對台灣未來展望,BERI建議投資人保持投資承諾,並認為台灣的國際收支雖有些微減少,但仍舊表現強勁;至於今年及2016年,我國評分分別為72分及74分,排名均為全球第4。在政治風險方面,台灣排名全球第6,較上次進步一名;分數為62分,較上次進步1分。在亞洲地區排名第2,僅次於新加坡。我國的營運風險排名全球第2、評分72分,僅次於新加坡。BERI表示,台灣營運條件強勁,基礎建設投資在未來兩年將持續擴張,並可望採行更多激勵措施,加速基礎建設計畫。

我國匯兌風險排名全球第3、評分為84分,較上次退步1分,僅次於新加坡及瑞士,在亞洲地區排名第2。BERI指出,台灣匯兌風險指標仍維持穩定水準。



2011 進出口貿易額均創新高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1月9日新聞稿,2011年貿易總額高達5,899億美元,智慧型手持裝置成長最為亮麗。貿易局頃依據財政部統計處今年1月9日發布之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表示,我國2011年12月對外貿易總額455.8億美元,較前年同期減少1%。出口額為239.5億美元,較前年同期微幅成長0.6%,進口額為216.3億美元,較前年同月減少2.7%,出進口相抵,單月出超23.2億美元,成長46%。累計全年出、進口值分別達3,083億美元及2,816.1億美元,均創歷年新高紀錄,各較2010年增加12.3%及12.1%,累計2011年全年出超達266.9億美元,居歷年第3高,次於2009年與2007年。

就貿易結構觀察,在地區別部分,2011年我出口至中國大陸(含香港)1,240.5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8.1%,低於我出口全年成長之均值(12.3%),占出口比重由2010年之41.8%下降至40.2%,成長趨緩主因係受中國大陸貨幣緊縮及產業升級政策影響;出口至東協(6國)507.4億美元,成長22.7%,顯示新興市場經濟動能受歐債問題影響較微;出口至美國363.7億美元,成長15.6%,惟去年12月單月則僅成長0.9%,顯示我對美國出口動能趨緩;另對日本之出口則因其生產斷鏈及限電等因素影響,使我出口日本之主力產品如積體電路、發光二極體及汽車零組件等大幅減緩,以致2011年對日出口僅成長1.3%。對歐盟2011年出口成長雖有4.6%,但12月單月卻負成長15.6%,顯示歐債對我輸歐之直接衝擊,故貿易局對歐盟2012年第1季出口展望並不樂觀。

在產品別部分,較具代表性之出口產品中(超過100億美元部分),表現較佳者為資通訊產品(主要為智慧型手持裝置)、機械產品及礦產品,資通訊產品成長率最高,達40.5%,占我出口比重更提升1.3%;機械產品成長22.4%,占我出口比重提升0.5%;礦產品成長20.7%,占我出口比重提升0.4%。出口表現較弱者為電機產品、光學器材,前者呈現負成長16.2%,比重下降1%;後者雖有0.7%之成長,但比重亦下降1%,且就下半年而言,其成長趨緩現象相當明顯。具代表性之進口產品中,表現最佳者為有機化學品,成長27.5%,占我進口比重提升0.6%,其次依序為原油、鋼鐵及其製品,各成長18.2%、15.4%,比重各提升0.2%與0.6%。

貿易局將全力推動「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之「拚出口」政策,目前已規劃將其中「月月有通路」及「歲末搶單行動」之措施延長推動至2012年6月底,以延續拓銷力道;亦將透過加強「新鄭和計畫」力道,恢復優惠出口融資和「逐陸專案」,持續推動「優質平價新興市場方案」等各項專案計畫,以及規劃佈建通路及推廣台灣品牌與產業國際形象等中長期深耕海外內需市場之作法,除全力鞏固歐美先進國家市場,更進一步擴大爭取新興國家及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商機,以維繫我出口動能。



2011 來台旅客破6 百萬創匯逾3 千億

據工商時報1月10日報導,觀光局9日公布2011年12月來台旅客高達64.86萬人次,創歷年單月次高紀錄,其中港澳市場單月成長16.29%,達9.72萬人次,則創歷年單月新高。估計2011年觀光創匯高達3,000億元。

觀光局指出,2011年全年來台旅客總數衝上608.75萬人次的新高,年增率9.34%,高於世界觀光組織(UNWTO)預估2011年全球旅客約4~4.5%的成長超過1倍,其中陸客178.42萬人次,年增率9.41%。而日客129.48萬人次,成長幅度達19.87%,主要是因日本大地震之後,我國伸出友善之手,贏得日本國人高度友誼,下半年來台旅客大增,一舉衝高新高紀錄。

觀光局企劃組長蔡明玲表示,2011年有5個國家、2個地區的來台旅客人次創下新高,是多年來成績最亮麗的一年,創新高的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及歐洲等國,還有港澳地區。其中成長幅度最高者為新加坡,全年共近30萬人次,年增率24.14%;馬來西亞則高達30.8萬人次,年增率7.76%;港澳市場81.8萬人次,年增2.97%;歐洲市場21.2萬人次,年增4.35%;美國市場41.3萬人次,年增4.27%。



農糧署:全年花卉外銷 破51 億歷史新高

據聯合報1月11日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去年設置19處具有出口潛力的生產專區,透過有計畫的產銷和提升花卉品質,創下全年花卉出口值新台幣51.8億元歷史新高紀錄,光是美國、日本和南韓的出口量就佔78%。

農糧署10日舉辦「設置花卉生產專區計畫」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包括洋桔梗、菊花、劍蘭等多項新品種花卉,農糧署選擇具有出口競爭與發展潛力的花卉,設置生產專區,果然讓花卉出口量大增。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技正曾麗珍指出,去年輔導台中市、雲林縣、埔里鎮等7個縣市設置蝴蝶蘭、文心蘭和國蘭等花卉專區,成功提升花卉出口品質,光是專區的出口量就達4,082萬株。

雲林花卉產銷班長陳國明也現身說法,他拿著洋桔梗說,政府設立專區讓生產設施升級,5 年前洋桔梗才出口120萬株,但是品質提升後,去年出口增加到640萬株,今年預估上看800到900萬株,尤其以日本為外銷最大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