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陸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大陸經貿消息輯要


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解除台灣食品進口限制措施

據大陸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月9日公告指出,鑒於台灣對受塑化劑污染食品全部下架、回收並銷毀,台灣輸銷大陸食品遭鄰苯二甲酸酯污染風險已得到有效控制,兩岸將繼續按照「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加強食品安全資訊交流與合作;經研究,大陸同意解除台灣食品進口限制措施。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恢復本公告附件所列企業2011年8月1日以後生產的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產品和食品添加劑進口。其他企業相關產品進口不受生產日期限制。不再要求進口自台灣的上述產品憑台灣出具的不含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檢測報告報檢。二、各地檢驗檢疫機構按規定對本口岸進口的台灣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實施檢驗和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監控。不符合大陸標準的,不得進口。



台灣部分農產品銷往大陸免附產地證明

據聯合報1月14日報導,大陸海關總署1月11日公告,為方便台灣農產品出口到大陸,從今年2月1日起,2005年和2007年公告15項台灣鮮果和19項農產品,完稅價格不逾600美元者可免原產地證明。

大陸海關總署2005年第37號公告開放進口,但需附上原產地證明的台灣水果有:鮮椰子、鮮檳榔、鮮菠蘿(鳳梨)、鮮番石榴、鮮芒果、鮮柚、木瓜、桃、梅子、荔枝、楊桃、蓮霧、棗子、柿子和枇杷等15種。

大陸海關總署2007年第6號公告開放進口須附上原產地證明的台灣19項農產品有:冷凍比目魚、鮮或冷或凍鯡魚、鮮或冷或凍鯖魚、鮮或冷或凍帶魚、鮮或冷或凍鯧魚等魚類和小蝦、貽貝等其他海產,及甘藍菜、花椰菜、球萵苣、青江菜、小白菜、芋頭、山葵等各式蔬菜共19種農產品。




去年經濟成長 9.2%

據經濟日報1月18日報導,受歐美日等主要出口市場需求不振,及大陸主動調控影響,大陸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滑落至8.9%的近2年新低,但優於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去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9.2%,呈現逐季走低趨勢,各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9.7%、9.5%、9.1%、8.9%,基本實現大陸官方所期待的宏觀調控「軟著陸」目標。

大陸國家統計局長馬建堂認為,2011年大陸GDP逐季回落,有大陸官方主動調控的因素在內,但即便是第4季8.9%的增速也仍在正常區間內,況且大陸「十二五」規劃所設定的成長目標為7%。如果經濟能保持8.5%~9%的速度,物價又能得到較好的控制,將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總體格局。




發改委:今年外貿成長減緩

據經濟日報1月15日報導,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今年上半年,大陸出口形勢比較嚴峻,初步預計2012年大陸外貿成長目標為10%,遠低於去年的22.5%。報導指出,去年大陸外貿總額高達3.64兆美元(約新台幣109兆元),年增22.5%,並保持全球第1大出口國和第2大進口國的地位。然而,去年12月出口和進口成長衰退,分別只有13.4%、11.8%,和同年1月相比下跌了24.2%、39.8%,預計大陸外貿困境將會加大。

張曉強認為,日後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加劇,威脅大陸傳統優勢出口產品。他國對大陸出口產品反傾銷、反補貼的案例可能增多,去年大陸出口產品就遭到67起貿易救濟調查。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先進國家也會陸續採行新貿易壁壘限制新興國家出口。

張曉強指出,今後在大陸,人民幣升值造成匯率壓力、融資困難、貸款昂貴,以及能源材料、勞動力、社會保障、土地、環保等成本上升,種種困境都將造成企業虧損甚至倒閉。

有關報導指出,為實現對外貿易成長、品質和效益協調發展,日後大陸外貿工作著重在5個方面:第一,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外貿融資,提高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第二,積極擴大進口,改善進口貼息、進口信貸、進口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第三,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施以科技產品振興貿易,以品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策略;第四,進一步加強海外投資、工程承包與外貿的互動,建立海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路;最後,推進貿易自由化,加大貿易摩擦對應力度。




大陸去年引進外資成長9.7%

據聯合報1月19日報導,大陸商務部1月18日宣布,2011年大陸實際引進外資(FDI)1,160.11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9.72%,再創新高,服務業占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比率也首度超過製造業。

去年12月大陸實際引進外資122.42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下降12.73%,是連續第2個月負成長。另外,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萬7,712家,年增率1.12%。

大陸商務部指出,去年大陸吸收外資呈現3大特點,分別為全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及增幅均超過製造業、亞洲成為吸收外資增長主要來源地區、中西部地區實際引進外資增長快於東部地區。

2011年包括台灣、日本、南韓及港澳等亞洲10個國家及地區實際投入大陸的外資金額1,005.17億美元,年成長率13.99%。歐美對大陸投資則下降,美國投資金額29.95億美元,同比下降26.07%;歐盟27國投資63.48億美元,同比下降3.65%。

去年大陸服務業實際引進外資552.43億美元,占FDI總額的47.62%,比重首度超過製造業;大陸製造業實際使引進外資521.01億美元,占總額的44.91%

去年大陸東部地區實際引進外資966.04億美元,占FDI總額的83.27%。中部地區78.36億美元,占總額的6.75%;西部115.71億美元,占總額的9.97%。

2011年大陸外資直接投資金額(FDI)


金額(億美元)

年增率(%)

 

總額

1,160.11

9.72

 

農、林、牧、漁業

20.09

5.07

 

製造業

521.01

5.06

 

服務業

552.43

20.54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公布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據大陸中國網2011年12月29日報導,大陸發改委、商務部於2011年12月24日發布第12號令,全文公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新「目錄」增加鼓勵類條目,減少限制類和禁止類條目,並取消部分領域對外資的股比限制。2007年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同時停止執行。

本次「目錄」修訂,主要有以下調整和變化:

一、擴大對外開放。新「目錄」增加鼓勵類條目,減少限制類和禁止類條目。同時,取消部分領域對外資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條目比原目錄減少11條。

二、促進製造業改造提升。將高端製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促進外商投資__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新設備,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新「目錄」在鼓勵類中增加紡織、化工及機械製造等領域新產品與新技術條目。同時,鼓勵外商投資迴圈(再生)經濟,鼓勵類增加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機電設備及電池回收處理條目;考慮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要求,將汽車整車製造條目從鼓勵類中刪除;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盲目重複建設,將多晶矽及煤化工等條目從鼓勵類刪除。

三、培育策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外商投資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等策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大陸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層次和水平,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新「目錄」在鼓勵類增加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取消新能源發電設備條目的股比要求。

四、促進服務業發展。鼓勵外商投資現代服務業,支持面向民生的服務業擴大利用外資,推進服務業開放進程。新「目錄」增加9項服務業鼓勵類條目,包括機動車充電站、創業投資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海上石油污染清理技術服務及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業條目在鼓勵類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同時,將外商投資醫療機構及金融租賃公司等從限制類調整為允許類。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及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部署,繼續實行差別化的產業導向政策。此次修訂中刪除的部分鼓勵類條目,將根據促進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發展中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等原則,在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時予以考慮。




大陸商務部:今年力拚綠色消費

據經濟日報1月6日報導,大陸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今年將著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完善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並透過扶持物流行業,大力發展商貿物流。

陳德銘表示,「著力推動內貿擴消費、穩市場、提效率」將是今年經濟工作主調。在擴大城鄉居民消費方面,陳德銘指出,要總結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經驗,研究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以廢棄電子和老舊汽車等回收利用為重點,提高廢舊商品回收和再利用。深入實施「三綠」工程,開展綠色供應鏈綜合試

點,推廣碳排放綠色標籤認證,推動創建綠色飯店。

其次,使擴大消費與培育品牌相結合。陳德銘說,商務部將推出「名品進名店」、「特色商品大集」等活動,鼓勵各地設立品牌產品展示中心等。

第三,推進城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升「萬村千鄉」農家店建設質量,推進鄉鎮商貿服務中心建設,落實推動物流業發展措施,發展商貿物流等問題。




政部:3成以上政府採購自中小企業

據大陸中國網1月10日報導,大陸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布「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下簡稱暫行辦法)。大陸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部分政府採購門檻較高,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難以達到相應要求;部分採購人傾向於採購大企業或大品牌的產品等等,使得中小企業在政府採購競爭中面臨著不少困難。

為發揮政府採購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享受政策扶持的中小企業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二是提供本企業製造的貨物、承擔的工程或者服務,或提供其他中小企業製造的貨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業註冊商標的貨物。

暫行辦法規定,自中小企業採購的預算應當占政府採購專案預算總額的30%以上。在從中小企業採購的政府採購專案預算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不能低於60%。

暫行辦法提出,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活動時將獲得評審優惠等扶持措施。採購人及採購代理機構應當在採購檔中作出扶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的具體規定,對小型和微型企業產品的價格給予6%至10%的扣除,用扣除後的價格參與評審。

為避免大中型企業與存在關聯關係的小型與微型企業組成聯合體利用政府採購優惠政策謀取得標問題,暫行辦法規定組成聯合體的大中型企業和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小型與微型企業之間不得存在投資關係。




禁止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

據大陸中國廣播網1月4日報導,大陸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聯合通知決定在全大陸開始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

該通知表示,此次清理整頓主要針對利用市場優勢地位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超市、百貨店、電器專業店等大型零售企業及其下屬門店。清理整頓的零售企業,其最大單店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含)、門店數超過20家(含),且2010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含)。對於供應商反映存在違規收費行為的其他零售企業,也可納入清理整頓範圍。該通知內容主要包括:規範零售商收取使用促銷服務收費行為、禁止各種違規收費行為、零售商向供應商收費要落實明碼標價要求等。清理整頓工作主要包括零售商自查自糾、有關部門聯合檢查、督促整改存在問題、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等步驟。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7項措施

據大陸政府網1月8日報導,大陸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大陸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未徹底解決,風險未完全消除,長效機制還沒建立,形勢不容樂觀。2012年大陸各級農業部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治理整頓,遏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深入農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動,強化蔬菜高毒農藥、畜產品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及水產品中孔雀石綠等禁用藥物的整治,集中查辦一批製售假劣農資和禁用藥物的大案要案,杜絕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坑農害農。

二、要監管示範,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先在「菜籃子」主產區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產地准出管理,提高投入品控制能力、標準化生產能力、質量追溯及質量監測能力。

三、要建設鄉鎮監管機構,提升監管能力。按照大陸農業部推進鄉鎮監管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確保年底前所有涉農鄉鎮全部完成監管機構建設的任務;

四、要檢驗檢測,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綜合執法。科學界定部、省、地、縣四級質檢機構的業務分工和工作範圍;加強對質檢機構的考核認可,建立檢測人員資格考試制度。

五、要「三品一標」,實施農業標準化。對「三品一標」重點加強證後監管,嚴格認證,提高認證門檻,建立退出機制;推動農業標準化示範創建,加快農獸藥殘留標準清理,制定安全標準和質量要求。

六、要應急能力,做好突發問題的科學處置。完善應急機制,提高資訊報送時效,建立輿情監測制度,健全風險評估體系。

七、要總結推廣各地成功經驗,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從制度機制層面加以總結和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