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駐港代表朱曦赴港履新
據中央社及中評社報導,派駐香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任處長朱曦,於元旦抵港履新。朱曦處長表示,就任後將進一步加強台港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共創雙贏局面。他並指出,自去年5月26日台港經濟文化策進會和港台經濟文化協進會成立後,台港互動頻繁建立了多項共識,希望未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台港能在空運安排、銀行保險監理、關稅與稅務、民商事法律、旅遊文化、醫療衛生及食品安全等相關的經貿交流合作方面,作進一步加強。
澳門簽南沙國際仲裁協議
據澳門日報報導,澳門世貿中心仲裁中心於12月20日在廣州簽訂《設立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合作框架協議》,由穗港澳仲裁機構共同設立南沙國際仲裁中心。今後在南沙發生商事糾紛,經協商後可選擇澳門的仲裁規則和商事規則,以及葡萄牙語等外國語言進行仲裁。
該協議指出,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將由廣州仲裁委員會與香港和澳門等地的仲裁機構及南沙區共同籌建。該中心由籌建單位共同成立管理委員會,採用合法、民主、自律等原則,共同對重大的事務進行商定並作出建議和決策,根據決策權、監督權和執行權相分開原則設立具體職能部門。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前期由廣州仲裁委員會派員開展相關工作,同時,引導投資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加入相應的仲裁條款,選擇國際仲裁方式解決貿易糾紛。
為體現國際化、專業化特色,該中心將採用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運行模式,依據《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結合香港、澳門的仲裁規則,制訂南沙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規則,並建立國際化的專業仲裁員名冊。同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可選擇適用香港、澳門等地的仲裁規則和商事規則,亦可選擇英語、葡語等外國語言仲裁
2012訪港旅客預估可達4,423萬
據國貿局轉載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旅遊業繼2011年訪港旅客人次首次衝破4,000萬大關後,香港旅遊發展局(下簡稱旅發局)有信心2012年較前年增長5.5%逾4,423萬人次。旅發局預測,雖然全球經濟放緩,但無損大陸遊客的外遊意願,占香港旅遊業整體客源近70%。在大陸「一簽多行」政策刺激下,加上香港飯店不敷應用,旅客留港日數略減,平均留港3.5晚,人均消費則增加2.4%至7,505港元,為旅遊相關行業添進2,691億港元經濟收益。
旅發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中顯示,2011年全年訪港旅客數字達4,129萬人次,較2010年上升16.4%,高於原來預測增長10%的目標。展望2012年全年,旅發局認為雖然環球經濟放緩、區內旅遊競爭加劇,以及多個國家舉行領導人選舉等因素影響訪港旅客數字,但由於區內經濟持續增長,帶動消費者外遊意願上升,預計2012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高達4,423.3萬人,較前年上升5.5%。
2012年訪港大陸旅客仍是最大客群,預計全年有3,022.1萬人次訪港,比2011年上升7.6%。至於短途旅遊市場,則預料上升3.1%。由於預期歐美國家經濟疲弱,長途市場的訪港旅客人次預料將較前年下降1.9%。旅發局預計,「過夜旅客」人均消費較前年上升2.4%達7,505港元,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高達2,691億港元,較前年上升6.4%。「過夜旅客」平均留港時間,受香港飯店不足影響,預估只停留香港3.5晚,比2011年減少0.1晚。
港、英合作推展境外人民幣業務
據聯合報報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英國財政部1月16日宣布成立一個由私營機構代表組成的合作小組,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倫敦在境外人民幣業務發展方面的合作。香港金管局表示,合作小組將重點推動香港和倫敦在支付結算系統、促進人民幣市場流動性以及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開發等多方面的聯繫,藉以提高兩個市場的協同效應。合作小組將會每年舉行兩次會議,首次會議計畫今年5月在香港舉行。
香港金管局及英國財政部將會參與並協助組織合作小組討論。據介紹,合作小組成員來自包括滙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及巴克萊銀行在香港和倫敦的代表,並可視情況邀請其他合適的機構派代表參與討論。
英國財相奧斯本(George Osborn)表示英國能成為亞洲投資,以及亞洲在歐洲金融業務的重鎮。英國必須把亞洲經濟崛起看作對西方的機會,而不是威脅,他深信,倫敦在提升人民幣成為主要國際貨幣過程中,可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大陸副總理王岐山去年九月訪英與奧斯本會晤時,曾表達大陸方面支持倫敦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並在倫敦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及服務的立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歡迎倫敦的銀行及金融機構充分利用香港的境外人民幣業務平台,對私營機構在促進兩個金融中心合作踏出重要一步感到高興。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合作小組的成立將會加強香港與倫敦在境外人民幣業務發展方面的合作。他指出,加強兩個金融中心的聯繫,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境外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全球各地的銀行透過與香港境外人民幣業務平台建立適當聯繫,便可提供全面的人民幣銀行及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香港與倫敦各具發展境外人民幣業務的優越條件,而兩個金融中心更緊密的合作,將會達致互利雙贏。
人民幣離岸中心,是指在大陸境外從事人民幣交易業務中心。倫敦、新加坡、台北都希望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人民幣在香港存款去年增加1倍以上,單單去年上半年金額逼近6,000億人民幣。
港大預測今年香港經濟大幅放緩
據聯合報報導,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預計,香港今年全年實際經濟增長為2%至3%,較去年全年的4.9%大幅放緩,主要因為預料歐洲未能在年內解決債務問題。
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行政總監邵啟發認為,如歐債問題進一步惡化,香港或出現經濟衰退,但機會不大,情況會較2008年金融海嘯時好。
他又稱,短期經濟波動對香港樓市的影響不大,現時成交量偏低是由於政府針對打擊樓市的政策使市場採取觀望態度。他又預計,香港全年失業率或上升至4.5%,通膨回落至4%。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也估計,香港經濟增長將會由去年的5%,放緩至今年的3%;大陸經濟增長由去年的逾9%,放緩至今年
的約8%,主要是受到歐美經濟狀況影響。但他認為,由於亞太區仍是環球經濟增長動力,希望可抵銷歐美大幅放緩帶來的負作用。
香港廣東召開工作會議推雙邊合作
據聯合報及中央社報導,香港與廣東於1月9日在香港舉行工作會議,香港政務司長林瑞麟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等,以及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和省港澳辦主任譚君鐵等出席會議。會議上,雙方回顧了粵港的「2011年重點工作」的進度,並定下2012年的具體工作計畫。會後,雙方宣布了「2012年重點工作」,當中涉及86個項目。
在金融合作上,兩地同意今年逐步實現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江三角洲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雙方同意繼續推動兩地的人民幣業務,推進信貸、證券、保險、期貨、債券市場和基金管理等金融業務合作,以及繼續深化兩地在金融人員培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至於商貿合作,廣東會繼續對香港開放服務業,先行先試。港方將設立港幣10億元(約新台幣38億元)基金,協助港企在大陸發展品牌、拓展內銷和升級轉型;港方也會與廣東鼓勵企業朝高增值方向發展,結合香港在產品設計的優勢。
雙方還同意在法律、遊遊、環保、便利往來、醫療、教育等方面進行合作。
澳門與印度簽署稅收資訊交換協定據國貿局網站全球商情報導,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與印度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團長Mukesh Chand Joshi於2012年1月3日在財政局簽署《稅收資訊交換協定》。
作為國際稅收徵管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稅收資訊交換對在經濟全球化下杜絕跨國逃稅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營造公平的稅收環境,構建和諧的國際經濟秩序,同時亦履行澳門特區對國際稅務合作的承諾。
澳門特區與印度共和國簽署的《稅收資訊交換協定》,主要內容為:協助締約方提供相關稅務資訊以查證跨境逃漏稅,但締約方如濫用協定,則有權拒絕提供資訊;另外,對確保納稅人的權利和保障措施的行政慣例或法律,例如保密規則等依然適用。目前,與澳門達成《稅收資訊交換協定》及《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已達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