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入TPP的重要性、挑戰與具體策略
- 更新日期:109-09-03
台灣加入TPP的重要性、挑戰與具體策略
文/林祖嘉、譚瑾瑜
跨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於2005年由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等4國成立。2009年因為美國正式宣布加入後,參與TPP談判的國家迅速拓展,除了原始會員國及美國之外,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等四國亦參與談判。而日本也在2011年11月APEC領袖會議中,正式宣布加入TPP談判;同時,加拿大總理亦表達有意加入TPP談判的意願。日本加入TPP之後,TPP將成為舉足輕重的亞太區域組織,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經貿組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應近10年來東亞區域整合發展迅速的趨勢,以及韓國近年積極與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歐盟等大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跨區域的經濟結盟策略,TPP的崛起,將對東亞與亞太經濟整合的發展有其重要影響,加上TPP會員國有許多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TPP的走向是身處東亞及亞太地區的台灣,推動擴大國際經貿空間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本文將就台灣加入TPP的重要性與挑戰做一分析,並提出台灣加入TPP的具體策略。
台灣參與TPP的重要性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已經成功地拓展台灣在東亞地區的經貿空間,而面對TPP的崛起,台灣若能參與,將可以進一步拓展台灣在亞太地區的經貿空間。
首先就TPP的規模觀察,TPP十國包括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美國及日本,TPP涵蓋全球前三大經濟體中的美國與日本,以2010年GDP觀察,TPP十國GDP達21兆美元,TPP十國GDP占全球總值的35%,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區域經濟組織。加上美、日兩國GDP已占TPP會員國GDP的九成多,進入TPP等於是與美、日完成FTA的簽署,因此TPP將成為舉足輕重的亞太區域組織。
其次,許多TPP會員國為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2010年台灣出口至十國的比重達30%,光就未來關稅減讓的出口效果便相當可觀。台灣若能成功加入TPP,除了可以連結ASEAN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越南等四國,也同時與台灣第二大及第三大貿易夥伴的美國與日本進行經濟整合,並且深化台灣與南美洲的智利與秘魯、大洋洲的澳洲與紐西蘭的經貿關係,台灣加入TPP,等於與各亞太主要國家完成FTA,享受關稅減免及市場開放的成果。
再者,若就台灣亟欲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角度觀察,融入TPP有助於平衡東亞及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勢力,運用多種途徑推動亞太區域整合,提高APEC實踐FTAAP(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機率。2010年APEC領袖宣言提到:「FTAAP是APEC邁向區域經濟整合的主要手段,FTAAP將藉由TPP、ASEAN+3、ASEAN+6等自由貿易協定,以及APEC貿易目標相關工作,達成廣泛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台灣原本就是APEC的會員體,實踐FTAAP有利於台灣擴展亞太區域經濟整合。
另一方面,若TPP能夠秉持著開放APEC會員體加入的初衷,台灣在APEC開放型區域主義之下,台灣加入TPP,亦有助於台灣融入東亞及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換言之,藉由TPP,台灣可以由過去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絕緣體,迅速融入亞太及東亞區域整合體系,大幅提昇台灣的經濟戰略地位。
台灣加入TPP的挑戰
TPP已進行十回合談判,預計2012年完成TPP法律文本。美國、日本等國的加入,雖然使TPP重要性迅速提升,然而TPP會員中,包括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各會員發展程度不同,對於TPP的期望也不同,目前除了希望在2015年前達成產品零關稅目標之外,自由化和便捷化的部門包括了三級產業、投資、智慧財產權、勞工權益等多部門,複雜度可以想見。
一、台灣必須面對加入TPP時高規格市場開放的衝擊
雖然加入TPP對於台灣而言是一項契機,然而加入TPP,台灣也必須做一番結構調整。由於TPP為泛部門別的FTA,美國希望TPP成為亞太地區高品質FTA的範本,進入門檻高,台灣若要加入,必須面對市場開放的衝擊,並預先做好開放農產品市場的因應措施。
以日本為例,日本雖然在APEC領袖會議中宣布加入TPP,然而日本隨即否認所有商品與服務貿易都列入TPP談判內容,與美國馬上出現認知差異,而日本農業協會組織也在東京集會反對參加TPP談判,認為日本加入TPP對日本農業和醫療產業等領域將帶來沉重打擊,顯見連日本在加入TPP時,都得面對國內市場開放的壓力。
然而對照市場開放程度及經貿制度不及於台灣的馬來西亞、越南及秘魯等都已加入TPP的談判,農業保護程度高於台灣的日本也參與TPP談判,台灣應著眼於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理念,積極推動台灣加入TPP。
二、在大陸是否加入TPP未明朗化之前,台灣加入TPP談判可能並不容易
雖然美國運用此次為APEC主辦國的優勢,積極主導TPP議題,在2011年APEC經濟領袖宣言中,強化區域經濟整合(Strengthen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也是重要共識之一。然而此次領袖宣言並未有TPP及FTAAP相關字眼,或是後續相關具體之作法與內容,顯示目前APEC經濟體經過討論之後,對於美國主導TPP的方式仍有疑慮及考量。大陸身為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推動者,對於美國積極推動TPP的舉動,目前採取低調回應、不主動參與的態度,將繼續積極推動東亞區域整合進程,並代表亞太開發中國家表達對於美國主導TPP的立場。顯示亞太區域整合的兩大勢力—以ASEAN及中國大陸為中心的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以及以美國為主體的TPP的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仍有一番互動磨合的過程。
雖然TPP歡迎亞太地區有興趣的國家加入,只要被TPP成員認可,便具有加入的資格,然而台灣夾在美國及大陸的政治角力中,在大陸是否加入TPP未明朗化之下,台灣想要立即加入TPP談判的可能並不容易。
台灣加入TPP的具體策略
台灣要加入TPP,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此,馬總統在「活力經濟」的開放布局施政主軸政策中,已經將「加入TPP」做為努力目標。另在「友善國際」中,提出「擴大參與」的想法,希望透過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商機。除了持續透過APEC,積極推動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外,也將協助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或是經濟合作協議(ECFA),積極爭取加入TPP等機制,為我國經濟發展營造有利之國際環境。我們認為台灣應當做好以下準備,包括:
一、台灣要有大幅開放市場的準備
加入TPP雖然可以享受關稅優惠,但是TPP 10國占台灣進口市場的42%,因此,加入TPP之後,台灣必須有國內市場需要大幅開放的準備,並減緩三級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
二、必須儘速研擬台灣加入TPP時,台灣農產品開放的談判原則
加入TPP談判的國家中,許多都是農牧及水果出口大國,諸如美國、智利、紐西蘭、澳洲、越南、馬來西亞等,因此要加入TPP,台灣應將農業當作為重點檢視產業,全面檢視台灣農業國際競爭力,並決定其農業開放策略,不但可以做為加入TPP的先期工作,也可以做為台灣目前積極與其他國家進行FTA談判的重要參考,並進一步降低如美韓FTA簽署時或是日本加入TPP談判時所爆發的抗爭事件。
三、政府必須檢視國內法規並進一步鬆綁
由於TPP是標榜的是一個高規格的區域經濟整合,希望能成為其他FTA的範本,並有明確的法律文本,因此,除了傳統的關稅減免及商品市場進入之外,對於原產地原則、智慧財產權、勞工權益、網路傳輸、競爭政策、衛生與檢疫條款、環境議題、爭端解決乃至勞工權益等議題,都納入討論議題之中,使得TPP談判範圍將會涉及到國內經貿制度與會員之間的銜接。政府必須關注相關議題,針對國內法規作進一步檢視與鬆綁,加速經貿制度的變革,才能符合TPP的標準。
四、儘速檢視TPP各會員國相關FTA自由化的程度,將美、日列為重點研究國家,並積極面對台美TIFA無法突破的項目
台灣應逐一檢視TPP會員國目前已經簽署的FTA內容,並分析台灣可能在加入TPP談判時,會遇到的談判難關。其中,美國及日本的GDP占TPP會員國的比重9成多,又是台灣主要貿易夥伴,政府應當列為重要研究國家,針對其簽署的FTA內容,進行分析與整理,提出美方及日方談判時的重點,並針對台美TIFA一直無法突破的產品,諸如美國牛肉進口等,做好談判之前的準備工作。
五、持續支持APEC推動FTAAP,運用推動FTAAP的過程加入TPP
台灣應關注TPP在亞太區域整合中所扮演的角色變化,並持續支持2010年APEC領袖宣言提到的:「FTAAP是APEC邁向區域經濟整合的主要手段,FTAAP將藉由TPP、ASEAN+3、ASEAN+6等自由貿易協定,以及APEC貿易目標相關工作,達成廣泛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運用台灣已經是APEC會員體的身份,藉由推動FTAAP的目標,適時加入TPP。
六、瞭解TPP會員國對於台灣參與TPP的態度及開放市場建議
雖然TPP歡迎亞太地區有興趣的國家加入,只要被TPP成員認可,便具有加入的資格,然而在兩岸關係特殊的狀況下,台灣應該更加積極地瞭解TPP會員國對於台灣參與TPP的態度及開放市場的建議。
除了TPP會員國的駐外人員應以尋求TPP會員國支持台灣加入TPP為近兩年外交重要工作,定期回報並追蹤TPP會員國對於台灣參與TPP的態度,以及市場需要進一步開放的建議之外,亦應注意目前美國積極主導TPP的態勢,尋求美國支持台灣比照與大陸同時加入APEC的模式,支持台灣加入TPP。
(本文作者林祖嘉係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譚瑾瑜係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副研究員)
(本文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