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迎向數位匯流浪潮 創造國家競爭動能

迎向數位匯流浪潮    創造國家競爭動能


整理/編輯部

數位匯流  多元創新

近年來科技匯流發展日行千里,新興無線寬頻接取技術(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的不斷升級,不僅為民眾的生活帶來更便利的創新應用,寬頻接取服務亦由以往一種技術提供一種服務的方式,逐漸轉換為可涵蓋包括數據(data)、語音(voice)及影音內容(video)等三種服務的匯流。這股新興的科技匯流趨勢加速了電信、廣電與網路通訊產業升級的需求,也帶來了新的市場動能與發展契機。

所謂「數位匯流」,在技術匯流層面上指的是電信、廣播電視及網際網路整合與IP化的趨勢,透過單一平台可提供相同的語音、數據與影音內容等應用服務。以往電信網路只能提供語音服務,廣播電視網路只能提供聲音與影像服務,產業與服務呈現垂直整合的態樣。然而通訊與傳播技術朝向IP化發展後,技術藩籬的消融,服務提供者得透過同一個傳輸平台提供多樣化(包括語音、數據與影音內容)的服務,產業結構朝向水平式的發展。而消費者不需再受限於特定技術或設備,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業者提供的傳輸平台取得他所想要的任何種類的應用服務時,業界的競爭也將轉向「以服務為中心」的競爭。

匯流的趨勢出現在各項通訊傳播產品與服務,並獲得消費者廣泛地接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與廣受歡迎即是最好的例證。而匯流轉變發生所憑藉最重要的基礎為穩定且優質的寬頻基礎網路,無論是通訊、數據、影音、多媒體等一般通訊傳播服務,或者進一步的加值服務如遠距健康照護、行動金流、車載資通訊等,或匯流所衍生如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型政府或是生活娛樂產業,都必須仰賴一個便捷、高品質且價格合理的網路接取環境,民眾方能普遍享受到匯流帶來的福祉。寬頻基礎環境的建置因此成為世界各國軟性國力的衡量指標之一。

世界經濟論壇WEF 實證顯示,寬頻普及率與創新效率關係密切,且關連度呈指數變動關係(即80%寬頻普及率所提升的創新效率,為40%寬頻普及率的2倍多)。寬頻普及率每提高10%,約可提高勞動生產力成長率1.5 個百分點。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更強調,寬頻網路對提升生產力及技術創新具重大貢獻,估計寬頻普及率每提高10 個百分點,可提升高所得國家每人GDP 成長率1.12 個百分點、中低所得國家每人GDP 成長率1.38 個百分點。在下世代國家競爭力考量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國莫不積極規劃具前瞻性的資通訊政策,期望透過寬頻建設帶動新興應用產業的成長,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我國透過政府歷年相關計畫的推動,無論是有線的數位用戶迴路(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DSL)或光纖網路,無線WiFi(Wireless Fidelity)、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3G)或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技術(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等,通訊產業網路基礎建設大致已臻完善。

行政院已通過了「數位匯流方案」,希望透過跨部會工作的整合與協調,擘劃我國的數位匯流相關政策,讓政府和產業均能即時掌握此波因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動能,為我國資通訊產業轉型與升級奠基,讓民眾得享更優質、多元的創新應用服務。

寬頻網路  新興服務               多元數位載具

未來具有關鍵性影響的資通技術發展及應用趨勢有:(1)高速寬頻網路成為主流:隨著消費者對數位內容、互動式娛樂服務需求的提高,有線網路高速頻寬傳輸需求將日益增加。而無線網路方面,以支援遠距離、高速度和移動需求的WiMAX、長程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4G)將能有效提升家戶或個人連網普及率,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寬頻服務。(2)整合家庭娛樂的新興視訊服務具發展潛力:隨著寬頻環境的建置,結合資訊、通訊、家庭娛樂等功能於一身的數位家庭應用服務,預計成為業界開拓市場的重心。其中,又以IPTV的發展最為各界看好。(3)多元化可攜式裝置的普及應用:結合娛樂、通訊及消費應用的智慧行動裝置與設備,未來不論是對公私部門服務之提供、消費應用趨勢、與產品設計的發展,將有絕對性的影響。

各國的數位匯流發展策略亦多圍繞在上述發展趨勢而開展,其推動政策上有下列三項共同特徵:

一、建設高速寬頻網路

寬頻服務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由於高速光纖網路(如乙太被動光纖網路EPON、超高速被動光纖網路GPON)、光纖有線電視網路,甚至包括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等技術的發展與突破,讓民眾在家戶內接取高速寬頻網路有了多元選擇。如何掌握技術與應用需求,提供高效能、低成本的光纖接取網路解決方案,可說是現階段各國推動寬頻環境建置重要的課題。

相較於各國,我國無論是有線的xDSL 或光纖網路、有線電視數位同軸纜線,或是無線WiFi、3.5G 或WiMAX,通訊產業的網路基礎建設大致已臻完善,如何透過網路整合,提供民眾多元的創新應用服務,並透過適當的管制架構調整,強化競爭機制、促進數位化的進程,是我國政府推動數位匯流首要面對的挑戰。

二、發展新興匯流服務

政府在提高寬頻涵蓋率的同時,應同時鼓勵發展各類豐富創新的寬頻內容和應用服務。伴隨全球寬頻網路普及率的提高,過去以數據服務為核心的寬頻服務,目前正朝向語音、數據及多媒體服務三合一(Triple Play)的服務模式來滿足消費者對此三大方面的需求。

以 IPTV (數位網路電視)為例,根據國際電信聯合會(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工作小組(ITU-T FG IPTV)定義,IPTV 是透過IP 網路傳輸、經過管理的包括電視、視訊(Video)、聲音、文字訊息(Text)、圖形和數據等具有服務品質(QoS)、使用者經驗(QoE)、安全性、互動性和可靠性的多媒體服務。由於IPTV 具有互動性、個性化、低消耗頻寬與多種裝置可擷取的特性,連帶開發出有別於傳統家庭電視收視族群的新興影音服務商業模式與市場。

除了IPTV 外,相關的新興匯流服務還可能包括線上遊戲、互動式電視購物、遠距健康照護、居家保全、行動學習、城市導覽、政府e 管家服務,或水土保持、救災、導航等公共性用途,透過即時的現場影像與聲音、訊息的傳送,可以讓相關的應用服務更貼近民眾的需求,提升民眾生活品質並帶動服務業科技化發展。我國在資訊、通訊設備等硬體方面的產製,向來具有極佳的全球競爭力,產業在因應數位匯流趨勢及技術掌握上亦處於領先地位。如何利用良好的產業基礎發展軟實力,提昇我國新興應用服務與內容產業的競爭力,亦為繼硬體基礎環境建設之後,政府必須重視的課題。

三、開發多元數位匯流載具

面對資訊、通訊與廣播技術的匯流趨勢,相關設備產業因應網路與傳輸技術的整合,將通訊、數據、影音等多元功能整合在單一設備(如利用手機上網、收看電視、即時拍照並從事網路社交),已蔚為潮流。而新一代的行動上網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普遍配備多種的網路介面或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UI),更有利於應用服務朝向個人化發展。這些新發展的智慧型載具所具備的多元通訊、多媒體及加值服務功能,即是網路與通訊技術融合的結果。另外,廣播電視與通訊傳輸技術的結合,讓無線電視業者亦可向消費者提供通訊服務。高畫質節目與3D 動畫、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讓結合3D 影像的視訊通訊成為下一個技術競爭發展的領域。

由於通訊傳播產業具有資本密集、規模經濟及高度商業化的特性,終端設備的匯流,加以政府適時的政策推動與導引,將可激發業者投入資通訊技術創新與研發,除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成長,更可透過外溢效果,帶動國內其他產業的進步與提高附加價值。台灣資通訊科技水平及產業規模已隨著通訊傳播服務業的高度成長而卓然有成。未來如何因應數位匯流產業發展趨勢,建構完善的發展環境,協助通訊傳播產業,開發新興領域之創新應用服務,並與世界同步邁向數位匯流,實為政府刻不容緩之要務。

我國匯流發展環境   政府資源活化管理

一、寬頻接取發展環境

在諸多寬頻接取技術發展中(有線電視網路、電力線、無線寬頻接取、3G行動網路或衛星等),以傳輸品質為考量,光纖網路是現階段主要之寬頻網路建置技術,因其可提供足夠的頻寬,供應各式各樣的通訊、多媒體、影音、加值服務並發展新型態的資通訊應用服務。

參照光纖到戶協會(FTTH Council)的統計,2009 年底全球固網寬頻用戶數已突破4.22 億,亞太地區的光纖用戶數即佔了全球用戶的84%。我國光纖寬頻普及率達25%,排行全球第四,僅次於韓國、日本與香港。惟進一步檢視數據可知,韓國雖為全球第一個光纖寬頻普及率超過50%的國家,但光纖到戶的佈纜率仍以日本居首,超過20%。

二、電信服務發展環境

1.有線寬頻市場:根據通傳會統計資料顯示,民國99 年8 月我國有線寬頻共計有504.8 萬戶,其中xDSL(ADSL 及VDSL)占233.5 萬戶,Cable Modem 有89.7 萬戶,光纖FTTx 有178.3 萬戶,固接專線為1.94 萬戶;無線寬頻共計有279.8 萬戶,其中公眾無線上網(PWLAN)有4.9 萬戶,3G 寬頻上網(含手機上網及數據卡上網)有274.9 萬戶。總計我國的寬頻上網帳號數共計有784.6 萬戶,顯示我國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已有相當高的普及程度。

2.無線寬頻市場:根據通傳會資料顯示,民國99 年第二季我國行動上網用戶數達1,866 萬戶,有能力行動上網之用戶占行動通信用戶比例提升至68.7%,表示已有近七成門號可使用電信業者所提供的行動加值服務。因3G 通信服務講求可提供多樣化數據服務,因此電信業者積極提供各種優惠方案,促使消費者將2G 門號轉至3G門號。以行動上網技術區分,3G 數據用戶占整體行動寬頻網路用戶的82.3%,成為行動網路目前最主要之連網方式。

三、廣電服務環境

1.無線電視:我國目前有 5 家無線電視公司,刻正進行類比電視訊號轉為數位訊號,即所謂的數位轉換(Digital Switchover,DSO),不僅提升傳輸效率外,亦可提高抗雜訊的能力,並改善類比傳輸無法收視地區之收視狀況。我國目前數位無線電視的電波涵蓋率已達到83%,在衛星共星共碟、補助高畫質電視製作、數位機上盒補貼、鼓勵有線電視數位化或透過法制架構的調整等推動措施下,將可強化產業體質、有效提高數位訊號的涵蓋率,順利達到民國101 年前我國全面數位轉換的目標。

2.有線電視:根據通傳會統計,至民國 99 年第二季為止,我國有線電視家庭普及率為64.05%。在數位化方面,有線電視頭端系統數位化已達70%,但用戶端數位化(使用數位機上盒收看節目等服務)約僅約32 萬戶,比例僅6.33%(表二),其餘為收看類比訊號節目約472 萬戶。

3.衛星廣播電視:根據通傳會資料顯示,至民國99 年6 月,我國經核准營運的衛星廣播電視事業節目供應者108 家公司(境內80 家、境外28 家),提供237 個頻道(境內155個、境外82 個)、直播衛星廣播電視服務經營9 家(境內5 家、境外4 家)。由於以支付基本月費收看有線電視之營運模式,普遍為我國民眾所接受,使得需額外購買接收盒,支付套裝頻道費用的衛星廣播電視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因此主管機關對衛星廣播電視經營者採以低度管制。

四、廣播電視與電信管制規範現況

匯流環境下,電視與電信產業之競合已經展開。檢視我國現行相關法令規範,仍維持傳統對於通訊傳輸及廣電節目分立的管制架構,並以電信法與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與有線廣播電視法(以下簡稱廣電三法)、公共電視法,分別作為通訊傳輸與廣電節目提供之規範基礎。在廣電節目的規範上,又以提供平台與性質之不同,區分為(無線)廣播電視、衛星廣播電視、有線廣播電視與公共電視等不同規範體系。

匯流趨勢可望帶動市場新的動能,但管制規範不一,不利跨業競爭外,亦不利新的市場參進者。當不同種類的平台均可以提供類同的服務時,各類平台間彼此的競合需要切合時宜的法規來確立新的秩序。

電視數位化  新一波產業升級

電視數位化此項產業是「數位匯流發展」中與民眾日常生活關係最為密切者。推動電視數位化可帶給民眾更新、更好的電視節目品質,可帶動新一波的產業升級,進而創造新的應用服務需求,並有助於相關軟硬體產業的蓬勃發展。以日本為例,無線電視將於100年7月24日全數轉為數位播送(岩手、宮城、福島3縣因受強震衝擊將延後1年導入),因而掀起一波換機需求。根據日本市調機構BCN彙整日本全國約4,000家家電量販店調查結果,100年6月平面電視銷售量約300萬台,較上年同月增加150%,創今年以來最大增幅。

我國無線電視將於101年7月起由類比播送全面轉為數位播送,政府相關部會刻正積極推動各項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工作,包括建置數位改善站、低收入戶數位機上盒補助與相關政策及技術宣導等。為讓國人享受電視數位化、高畫質化的好處,並全面促進我國電視產業再升級,行政院於100年4月11日通過「101台灣高畫質數位電視元年」推動計畫,以101年倫敦奧運節目的轉播作為我國進入高畫質電視的起始點,將為我國高畫質電視的發展寫下嶄新的一頁。新聞局將投入超過5億元經費補助業者產製更多優質高畫質電視節目,預期101年整體電視產業總產值將可提升至近1,200億元。

電視數位化之整體產業鏈包括硬體設備及軟體節目內容,透過寬頻網路基礎建設、無線、IPTV、內容業者與設備業者交流整合,提供更好的服務。電視數位化目標能否達成,只靠政府投入相關的基礎建設無法竟全功,仍有賴業界全力配合。

(本文資料來源: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ct.asp?xItem=75806&ctNode=2313&mp=1、經建會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5692、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http://www.epark.org.tw/epark_manage_page.php?id=20110607164106)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