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2
港澳經貿消息輯要
李克強訪港:擴大服務業開放與人民幣離岸業務
據鉅亨網報導,大陸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16日至18日赴香港進行為期3天參訪,期間會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並與香港各界人士會面。此次是李克強出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後首度訪港,陪同的代表團陣容龐大,包括發改委主任張平、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以及大陸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等人,甫抵香港,李克強便在機場聲明此次訪港將帶來促進香港繁榮的相關措施。
李克強在出席「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時宣布幾項大陸對香港經濟金融發展優惠措施,包括擴大對香港傳統和新興服務業的開放、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香港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發揮香港在粵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等。李克強表示,將支持在大陸推出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繼續支持大陸企業赴港上市,數據顯示,截至今(2011)年7月底,在港上市的大陸企業達616家,占上市公司總數42%,市值占55%。
曾蔭權指出,大陸服務業不單要在「量」方面有所增長,在「質」方面也要符合國際市場需要,這正好為香港服務業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廣東省以「先行先試」方式對香港服務業進行開放,李克強強調將大幅提升大陸與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的程度,包括業界關注的醫療服務、律師服務、建築服務、檢測驗證等,並支持香港在大陸設立旅行社。同時,還將近一步放寬服務機構者的標準,充實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內容,擴大CEPA受惠面,在「十二五」末實現大陸和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
對於這些措施,香港坊間多表示歡迎,特別是容許由港股組成的交易所基金在大陸掛牌,間接對大陸上億股民開放香港股市。
台灣遊客免簽注留香港期限延至30天
據中評社報導,香港「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協進會)和台灣「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策進會)8月11日在香港舉行第2次聯席會議,就進一步加強雙邊經濟合作開展討論,並針對ECFA下經香港轉運貨物的通關處理安排合作,未來更會合作優化台港經商環境,為台港間的商務和貿易提供更多便利。策進會董事長林振國、副董事長高長、顧問孫震與林澄枝,及協進會主席李業廣等出席會議。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政制及大陸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也分別以協進會榮譽主席及常務副主席身份出席。
曾俊華在會議上宣布了協策兩會的重要成果,他指出,為便利台灣居民來港經商旅遊,特區政府將進一步放寬台灣居民到港旅遊的入境安排:由今(2011)年9月1日起,持《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胞證)者無須申領任何簽注,在港逗留期限由7天延長至30天,在對等互惠的原則下,香港特區政府正擬定具體安排,容許台灣居民在網上預先免費辦理入境登記,細節部份會由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在適當時候公布,相信相關便利安排將進一步促進台港兩地交流。曾俊華說,協策兩會成立後,台港在經貿、旅遊、金融及食物安全等方面均達到多方面合作成果,有信心今年的會議將更加促進雙方合作,並提升競爭力。
目前,台灣是香港第2大入境客源,根據香港旅發局數據資料,去(2010)年訪港台灣旅客達216.5萬人次,按年增加約8%,當中有80%持有台胞證。
澳門經濟房屋法10月生效
據新華澳報報導,澳門《經濟房屋法》法案於8月16日獲澳門立法會大會細則性通過,將於10月1日起生效。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澳門政府的原則是適量和持續供應經屋,並預留土地持續興建,直到滿足社會需求為止,經濟房屋是社會房屋和私人房屋之間的補充政策,經屋法案通過後,政府將於今年內開展4千個經屋單位的預售和出售工作。
劉仕堯指出,《經濟房屋法》法案審議過程中,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政府獲得不少意見,大家都能以整體利益考量問題,特別在經屋定價、收入上下限、轉售型式等具爭議的議題上,都能以理性、包容的態度提出多方面的建議。
新法明確規定,經濟房屋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經屋目的在於協助具特定收入水平及財產的澳門居民解決住房問題,僅用於家團(因法律關係或事實婚姻關係而共同生活的人)或個人自助用途;經屋申請者須為年滿18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並在申請的5年內至簽訂買賣單位公證書前,不得在澳門擁有居住用途的物業或土地;經屋設16年禁售期,轉售政府有優先回購權及只可轉售予澳門居民,但拿到經屋6年後,業主可轉讓其他合格經屋申請者;新法明確設立收入及資產淨值限額,低於標準下限者可租住社會房屋、符合上下限標準者可申請購買經屋、高過上限者可從私人市場購買房屋,而原有「輪後上櫃」分配制度將被分組排序代替。
6月份大陸居民隨團赴澳門旅遊逾43萬人次
據國際日報報導,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8月15日發布資料顯示,今(2011)年6月隨團來訪澳門的大陸遊客達43萬5,493萬人次,同比增加29.0%,統計暨普查局用「大幅度」來形容此一增長。
今年上半年隨團入境澳門旅客總數為312萬5,315萬人次,按年增加2.0%。今年6月隨團來訪澳門的旅客則有59萬1,164萬人次,其中台灣旅客為33,257人次、韓國旅客19,493人次,分別增加50.1%及65.5%;香港旅客為21,842人次、日本旅客17,670人次,分別減少6.5%及21.8%。
今年6月底,澳門酒店及公寓的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21,676間,按年增加2,116間,其中五星級酒店客房占總數62.6%。
上半年訪港旅客數字創新高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資料,今(2011)年上半年訪港旅客共19,331,18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4.7%,創歷來新高。就6月份單月而言,訪港旅客數字亦較去年同期增加15.9%,總數為3,035,222人次。旅發局主席田北俊感到鼓舞,他表示,今年上半年,所有主要客源市場均穩定增長,當中,大陸更受惠於個人遊政策、經濟持續向上帶動消費意欲提高及外遊市場增長等利好因素,累計升幅超過兩成至逾1,200萬人次,是推動整體增長的主要動力,多個市場如南韓及東南亞等地皆有雙位數字升幅。台灣方面,雖然兩岸直航範圍進一步擴大,但來自台灣的過夜旅客卻持續增長,令整體台灣旅客數字得以持平。
在首6個月,大陸依然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場,旅客人次逾1,200萬,較去年同期增加21.1%。整體大陸旅客當中,過夜旅客人次累計上升11.8%至逾613萬;以個人遊簽注方式來港的大陸旅客佔64.5%,近8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8.6%。單以6月份計算,大陸訪港旅客逾1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3.1%,是今年3月以來,連續4個月,每月有超逾兩成以上的升幅。
至於台灣市場,今年上半年的旅客總數約10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若。兩岸直航雖然繼續影響不過夜旅客數字,但消費力較高的過夜旅客人次則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來自台灣的過夜旅客,較去年同期增加11.0%。6月份的台灣過夜旅客數字較去年同期增加32.9%,帶動整體台灣旅客上升7.7%,逾18萬人次。
田北俊表示,旅發局預期下半年升勢將持續,香港將推出連串推廣項目及大型活動,增加旅遊吸引力,提升旅客的訪港意願。
香港7月物價上漲7.9%
據中評社報導,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相關數據資料顯示,香港7月份通貨膨脹率按年上升7.9%,較6月份的相應升幅(5.6%)為高,亦是1995年11月(8.4%)以來新高,私人房屋租金、食品價格及旅遊費用飆升是通脹熾熱的主因,其中食材價格上漲10.7%,豬肉價格上漲4.5%,加上私人房屋租金上漲7.1%,使通脹加劇。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言人還無奈指出,由於國際食品價格持續高漲,增加經濟復甦的困難度及成本壓力,通膨壓力短期內恐將持續升溫。
香港政府統計處說,香港通膨在7月出現較大差距,主要是由於去年公營房屋租金寬免措施(政府代繳公營房屋租金)在7至9月實行,而今年則將在8至9月推行,導致比較基準較低;如果剔除上述政府紓困措施影響,7月CPI應為5.8%,較6月份5.5%增加0.3個百分點。
香港政府8月12日公告香港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第1季萎縮0.5%。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表示,由於出口衰退,香港經濟在6月為止的第2季已經萎縮,第3季恐怕難逃相同命運;大和資本市場駐香港經濟師賴志文(Kevin Lai)更表示,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高到引人恐慌,甚至將劇烈扭轉民眾對通膨的預期,企業成本與加薪期望的升高,恐將迫使部份企業倒閉,甚至加速經濟衰退。
聯合報報導指出,有經濟分析師也認為,香港的通膨問題短期內不大可能回落,「就目前的整個趨勢來看,預期從8月到年底,通膨壓力將進一步上升,估計物價指數仍將徘徊在7%以上,主要是因為租金和食品這兩個項目的通脹壓力較大,到年底之前也不會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