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ECFA早期收穫計畫 已顯成效

  • 更新日期:109-09-02

ECFA早期收穫計畫 已顯成效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已於本(2011)年1月1日生效實施,依ECFA文本附件一貨品貿易早期收穫產品清單及降稅安排,分兩年3階段降稅至零關稅;以下摘要報告今年上半年的執行成果。

ECFA為台灣廠商節省關稅已逾5,000萬美元

一、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2011年1~6月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總額約為615.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5%,其中陸方給予我方早期收穫清單內貨品之進口額約為101.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3%,獲減免關稅約5,371.3萬美元。

二、依據我國海關統計,2011年1~6月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值總計約為219.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2%,其中我方給予陸方早期收穫清單貨品進口額約為25.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4.8%,獲關稅減免約942.7萬美元。

工具機及農產品出口暢旺

觀察早期收穫清單貨品在中國大陸市場表現,在工業產品部分,今年1~6月工具機(19個稅項)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總額達3億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之1億8,570萬美元增加1億1,490萬美元,成長率為61.9%,高於中國大陸自全球進口成長率42.6%,其中拋光機床(HS84609020)成長率高達2,500%,足見我國工具機之銷售因ECFA之簽署,在大陸市場優勢明顯。

另如噴水織機(HS84463040)、塑膠造粒機(HS84772010)今年1~6月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2,300%、1,775%。

在農產品部分,依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兩岸直航及簽署ECFA之後,本年1-6月早收清單18個稅項貨品外銷中國大陸的出口值較去年同期成長高達345%,其中秋刀魚、石斑魚、甲魚蛋及茶葉之出口值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773%、584%、40%及50%。

我國廠商擴大運用早期收穫計畫

一、產證核發情形

ECFA原產地證明書從本年1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累計核發17,072件,核發總金額約25.7億美元,其中農產品397件,614萬美元(占0.24%),工業產品16,675件,25.64億美元。工業產品核發件數前5名產業分別為石化(5,678件)、機械(4,447件)、紡織(1,864件)、運輸工具(1,543件)及金屬(1,468件)。工業產品核發金額前5名產業分別為石化15.81億美元(61.5%)、機械4.8億美元(18.7%)、金屬2.48億美元(9.7%)、紡織1.25億美元(4.0%)及電機6,457萬美元(2.5%)

二、申請產證之廠商結構分析

若觀察本年上半年已獲得產證核發的廠商,可發現過去3年(2008年~2010年期間)對中國大陸沒有出口實績,今年第1季申請ECFA產證且獲得核發之廠商比重為44.8%,而上半年申請ECFA產證且獲得核發之廠商比重提高至50.7%,已超過過去有出口實績的廠商家次。

若由產業別觀之,包括其他類、機械及零組件、電機、染料與紡織,則有超過一半的廠商(分別為60.2%、55.8%、53.7%、53.3%與53.2%),過去並無對大陸出口早期收穫清單內貨品的經驗,在ECFA早期收穫計劃推出後,即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措施進行出口。

三、關稅調降幅度與產證申請

在早期收穫計劃下,關稅之節省程度不僅受到原稅率之影響,也受到所屬降稅模式的影響。例如降稅模式一(稅率≦5%)稅率最高可節省5個百分點的關稅,降稅模式二(5%<稅率≦15%)最高則可節省10個百分點的關稅(由15%降至5%),至於降稅模式三(稅率>15%),以目前早期收穫項目內中國大陸進口關稅最高之35%的產品(包括電器儲存式散熱器、電熨斗、非特種用途的其他電視錄影機等)來計算,關稅節省程度最高可達25個百分點。

觀察三種降稅模式,整體而言,產證之申請與核發家次以模式二為主,其次為模式一;但在申請金額方面,則模式二與模式一相當,而模式三則遠低於前二者,此乃因模式三納入早收之產品項目原就不多有關(僅32項)。

外商積極來台投資 台商回台投資創高峰

ECFA簽署後,已有27家跨國廠商與經濟部簽署投資意向書,預定投資新台幣1,082.5億元,其中又以光電產業投資最受矚目,投資金額達新台幣941億元,占整體投資金額約8成。簽署意向書的27家廠商包括8家美商、6家日商、6家歐商、3家台商以及澳、星、港、中國大陸各1家,外商投資成功案例有美商錫安生技(竹北生技園區)、美商超微公司(桃園縣八德市)、日商東麗集團(台南科學園區)、日商福吉米公司(竹科銅鑼園區)及法商迪卡農(台中)等。

台商回台投資部分,本年1~6月新增投資件數超過40件、投資金額約新台幣283億元,包括金屬機電業之英發企業(彰化設廠、生產高階之手工具機)、友嘉實業(分別進駐台中及苗栗、設立工具機研發行銷中心)、國新科技(屏東設廠、從事薄膜濾材模組之研發)及民生化工業之鈺齊國際(雲林設立營運總部研發功能鞋)等。

國內就業大幅成長 失業率創新低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1年1~5月之製造業受雇員工人數為2,560,807人,較上(2010)年同期增加116,938人(成長率4.78%)。

整體而言,列入ECFA早期收穫計畫各產業之受雇員工人數及成長率普遍高於整體製造業成長率,其中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成長率增加7.53%最高、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成長率5.97%次之、化學製品製造業成長率5.33%;增加就業人數部分,機械設備製造業增加13,988人、金屬製品製造業增加12,867人、紡織業增加5,215人。

結語

ECFA早期收穫計畫執行半年以來,在產證的申請方面不僅申請的廠商家次持續成長,連申請的金額也逐漸增加,新廠商之加入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拓銷工作,顯示早收計畫為其開創了新的商機,不僅對於台灣經濟有利,可充分利用台灣之比較利益,對於兩岸經貿關係也是一個正面的發展趨勢。

另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2011年世界競爭力年鑑,台灣從2010年第8名躍進至第6名,且首次晉身亞太地區的前3名,僅次於香港、新加坡;又根據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2010年發布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指出我國的投資環境評比(POR),排名全球第4名。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10.82%,創下21年來新高,根據主計處的預測,我國2011年仍將有5.04%之經濟成長。

綜上,ECFA簽署後對改善我國內投資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均有正面效應,未來政府仍將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之原則下,落實執行ECFA並循序推動後續協議及經濟合作事項的協商,以逐步擴大ECFA的效益。

(資料來源:經濟部網站,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22237)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