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2
台灣經貿消息輯要
整理/可 可
總統與石斑業者座談 業者讚ECFA效益
據中央社、台灣新生報7月21、26日報導,馬總統21日與石斑業者座談,業者感謝馬總統推動和大陸簽訂ECFA,提升石斑魚價格。馬總統期許業者將技術留在台灣,讓台灣維持石斑魚王國的封號,除產值世界第一,研究也要世界第一。
基隆區漁會指出,我國養殖石斑魚已超過卅年歷史,技術享譽國際,特別在種魚及魚苗的培育技術,均居全球領先地位,成魚品質也較其他生產國為佳;目前野生石斑魚資源日益枯竭,養殖取代捕撈,符合環保意識,係未來必然趨勢,鑑此學術研究單位及養殖業者已投入經費及人力進行研發經濟價值更高的豹鱠(俗稱東星斑)繁養殖技術,使台灣石斑魚產值再創新,維持世界第一。2010年石斑活魚出口量7,958噸、出口值新台幣24億元,已為石斑魚養殖業者帶來豐富的收益,期望在政府主管機關的輔導及經費挹注扶持下,2013年達到石斑魚產值倍增至76億元的目標。
我駐港、澳機構更名 功能地位提升
陸委會7月4日新聞稿及工商時報、中央社7月20、21日報導,陸委會主委賴幸媛4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過去45年來一直以「中華旅行社」名稱對外運作的我政府駐港機構,7月15日起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賴主委並於20日主持揭牌儀式。更名後我駐港機構的實質功能和地位也將提升,香港政府並已同意給予我駐香港人員類似一般駐外人員的優遇安排,並取消其派駐該機構員額限制。
賴主委表示,未來我駐港機構將可依業務需要直接與港府相關部門連繫,故其功能、服務績效及與港府關係亦將隨之提升;在此同時,行政院也已核准香港政府來台設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這是台灣與香港關係的一大進展。
港府提供我駐港機構及人員各項執行業務上之相關便利禮遇措施,包括免徵薪俸稅、合理居留期限、免收簽證手續費、視業務需要進入機場及港口禁區接送我方重要官員或貴賓、使用禮遇通道或設施等。此外,我經濟部派駐在港之「遠東貿易中心」及新聞局派駐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今後則分別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商務組、新聞組正式名稱在港執行業務。
另外,駐澳門機構「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也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9日由陸委會賴幸媛主委主持揭牌。
澳門政府駐台機構部分,行政院已依「港澳關係條例」核准其來台設立「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該機構人員將由澳門政府調派現職人員出任,其主要功能包括促進台灣與澳門間經貿、旅遊、文化等相關領域的交流及合作,以及為在台之澳門居民提供急難救助等各項服務。澳方更賦予辦事處加強台澳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合作等業務功能。
陸委會表示,3年多來兩岸關係的改善,使得台灣的國際空間更加寬廣,與港、澳的關係也獲得進展,讓我們在國際社會、亞太區域活動,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台灣的主體性更為彰顯,這些都是三年多來辛苦努力的成果,得來不易。
江丙坤董事長會見山東省長姜大明一行
據旺報、中央社、中時電子報7月11、12、13日報導,山東省長姜大明率訪問團11日抵台,在台灣展開為期6天「孔子故里,好客山東」活動。隨行包括去年領軍的副省長才利民、山東省17個地級市以及海爾、海信、晨曦、日照興業、德州百貨與濰坊百貨等37家重量級企業。
江丙坤董事長會見姜省長一行時表示,感謝山東省政府領導過去幾年來對台商朋友多所照顧,同時也藉這個機會向大家表達敬意,未來將進一步發揮海基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為促進兩地的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姜省長說,江丙坤董事長一直十分關心山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多次到山東參觀考察,是山東的老朋友。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溝通瞭解、達成合作共識、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準、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另外,姜省長在台期間,山東省濰坊市首次選擇在台灣召開第17屆「魯台經貿洽談會」,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應邀與會並在會中致詞時表示,山東是歷史古都,隨著兩岸交流開展,台魯合作機會也增加,山東省目前有青島、煙台、濟南3個直航基地,對兩地來往提供便捷交通。江董事長說,中國大陸沿海台商面臨升級轉型陣痛期,面對工資上漲、勞力短缺、幣值升值,不少台商陸陸續續前往山東省發展,「服務貿易給了台商機會」。
山東省濰坊市長許立全致詞時表示,目前共有924家台資企業在濰坊落地生根,總投資額達37.6億美元。他指出,未來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從政策扶持、服務平台建設方面著手,破解影響台商發展的「融資難」、「用工荒」、「轉型難」問題。
高孔廉:停止競爭 共創藍海
據經濟日報7月18日報導,海基會高孔廉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在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發表專題演說「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提升兩岸經貿合作」指出,兩岸企業應掌握比較利益原則,而非在相同產品市場「殺得見血見骨」;台灣軟實力加上大陸硬實力,可望在醫療美容、健檢產業與服務業共創藍海。
高副董事長指出,馬英九總統上任之後,提出兩岸政治爭議目前無從解決,最聰明的作法就是擱置爭議,尋求兩岸合作空間,以協商取代對抗,以合作創造雙贏。
他表示,兩岸的談判題目一向不涉主權,掌握「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原則,談判過程有攻、有守、有取、有讓,台灣並非一再讓利。
他並說,機械、工具機等台灣已有的基礎工業,陸方不必重複投資;大陸在資本密集產業方面應另尋新產業,不與台灣重複。他說,現在非常擔心面板業,「世界上所有面板廠商都虧得很厲害」,不樂見兩岸競爭過於劇烈。
高副董事長表示,兩岸應該共創產業標準、提高附加價值,服務業也有合作空間。他建議,兩岸企業推動服務業發展方案,例如開放陸客自由行後,推廣醫療、美容、健檢產業,有極大發展空間。他表示,兩岸要提升各自的競爭力,在硬實力部分還有許多合作空間;至於軟實力的部分,大陸則可以多借鏡台灣的優點,尤其是台灣的文創實力。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率團來台交流
據中央社7月19、22日報導,大陸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率領30多家企業160餘人,籌組企業團來台,蔣耀平剛接替姜增偉成為兩岸經合會首席代表,專責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談判,蔣耀平強調,對台商最關切的投資保障協議,正以最大誠意,推動儘快簽署。
蔣耀平強調,ECFA早收關稅互免實施已半年多,目前兩岸也陸續開展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保協議和爭端解決共4項協議的商談,ECFA後續涉及領域會更廣、範圍更寬、內容更細,兩岸將以平等協商、互利雙贏原則繼續進展。
蔣耀平來台期間,在出席研討會時闡述,今年是大陸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台灣黃金十年起跑點,他強調,大陸十二五規劃與黃金十年應該要對接,加強兩岸產業合作。
對兩岸產業合作方式,蔣耀平認為,兩岸可以在電子資訊製造業(指資訊電子)、石化、機械等傳統產業合作,激發出新的合作模式與途徑。
同時,蔣耀平也表示,大陸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台灣的六大新興產業要充分對接,兩岸可以加強在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等新興產業合作。
同時,蔣耀平說,兩岸可以在資訊服務業、物流、醫療旅遊與金融電信業等領域加強合作,並且朝產品研發與設計延伸、產品營銷與拓展市場延伸,以增強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共同打造自主品牌,制定共同產品標準,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兩會確認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旅遊
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於7月26日就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旅遊一事完成換函通報;7月29日正式啟動。
行政院「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已於2011年6月28日修正公布,並自本年6月30日起施行。經我方「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及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就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旅遊相關事宜進行多次磋商,已於日前達成共識。
雙方同意福建地區居民,均可申請至金門、馬祖、澎湖地區個人旅遊,不設配額限制且不須檢附財力證明,但不可中轉至台灣,開放區域未來亦將隨大陸居民赴台灣個人旅遊試點城市的增加而相應增加。
其他相關規定則比照「大陸居民赴台灣個人旅遊」,停留時間為入境次日起不超過15天,另對申辦程序、旅行安排、逾期停留及實施方式等明文予以規範。兩會約定本年7月29日正式啟動。
經建會「亞洲台商『投資台灣』說明大會」成果豐碩
經建會7月19日新聞稿,經建會主辦的「亞洲台商『投資台灣』說明大會」於19日登場,據經建會統計,本次大會計吸引來自亞洲13個國家(地區)近300位台商及600餘位國內業者,合計近千人參加。其中,台商方面包括: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羅總會長安琪,以及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12位亞洲台商會長;國內方面,計有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全國商業總會、銀行公會、證券同業公會、投信暨投顧同業公會、不動產協進會等20多家公協會理事長、理監事代表及民間業者參與。
馬總統於開幕致詞時,對台商此次回台熱烈參與台商大會表示感慨、感謝與感動。過去3年,台灣積極進行相關建設與改革,去(2010)年除了外貿表現亮麗外,民間投資成長高達32.5%,創45年來新高,出口與投資已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雙引擎。總統同時強調,「開放導致興旺,閉鎖導致萎縮」,今後政府仍將秉持開放政策,持續改善投資環境,歡迎台商回台投資。
行政院吳院長敦義以大會主席身份致詞,亦對台商投資台灣的意願與行動表示感謝,並強調當前台灣擁有最適合投資的4大支柱,包括:和平穩定的兩岸環境、廉能有效率的政府、低通膨與高成長的經濟情勢,以及趨向公義的社會。台商此時回台投資是智勇雙全的表現。
劉憶如主委指出,台商在當地國事業有成,此時台灣經濟亦展現新利基,台商回母國投資,兩者力量將加乘擴大。為掌握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經建會自2010年以來舉辦多場海內外招商活動,已歸納出多項國內外投資者表達高度興趣的亮點產業,包括:文創及數位內容、生技及國際醫療、綠能及智慧綠建築、都市更新、土地及園區開發、觀光旅遊及美食、智慧電動車、高科技(含智慧型手持裝置、雲端運算與WiMAX)等,將為我國下一波產業轉型、升級之重要關鍵。
上半年民間投資熱絡 較去年成長10.05%
經濟部7月13日新聞稿,經濟部於13日「2011年7月份促進投資擴大招商推動會議」中公布,今年度新增民間投資目標金額為新台幣1兆1千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止,新增投資計畫計有851件,投資金額為新台幣6,318億元,已達成年度目標之57.43%,較上月增加789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10.05%,在各業別部分,以電子資訊業及金屬機電業新增投資金額較多,分別為2,758億元及1,531億元,達成率各為60.62%及56.71%。
另今年度對外招商目標金額為90億美元,據投資處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投資金額為58.53億美元,達成率為65.03%;而在台商回台投資部分,截至6月底新增投資件數40件,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83億元,達成率為62.9%,均維持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