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經營與活動
- 更新日期:109-09-02
台商經營與活動
整理/玹 聿
海基會舉辦2011大陸台商子女「探索台灣之美」研習營
海基會2011大陸台商子女「探索台灣之美」快樂研習營第一梯次始業式,於台中東海大學舉行。來自東莞、華東、上海3所大陸台商子弟學校,以及大陸各地的台商子女,共計有660人參加。
今年研習營分4梯次舉行,每梯次7天6夜,第1梯次自7月3日至7月9日;第2梯次自7月17日至7月23日;第3梯次自7月31日至8月6日;第4梯次自8月14日至8月20日。
「探索台灣之美」研習營由教育部、陸委會、經濟部等單位贊助指導,今年邁入第8年,歷年來參與總人數達2千人。由於課程設計活潑實用,兼具知性與感性,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並獲得台商家長的高度肯定,今年開放報名後不到3天即宣告額滿,可見參與熱烈的程度。
此次研習營以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為主要活動地點,除聘請專業教師講解正體字、台灣史地、品格教育等課程外,並安排台商子女搭乘高鐵、參訪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新北鶯歌陶瓷博物館、南投埔里廣興紙寮、彰化溪湖糖廠、鹿港古蹟、台北101大樓等人文景觀與現代化建設。相信豐富多彩的研習營行程,一定能帶給所有參加的台商子女難忘的台灣之旅與成長回憶。
工總「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建言」白皮書 國台辦回覆
據旺報7月9日報導,由全國工業總會完成的「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建言」白皮書,於去(2010)年11月遞交給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與國台辦主任王毅後,已正式收到國台辦書面回覆,除正在研究如何放寬台灣人力公司在福建落地外,會協助台商開拓大陸內需市場,支持台灣團體舉辦名品交易展與展銷會,支持台資企業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這是台灣第一次遞交產業白皮書給大陸官方,也是台灣民間組織首度獲得大陸國務院層級的書面回應,「白紙黑字」,顯示的是重視和負責。蔡練生也說,工總將與相關專家學者討論、研商這次的回覆內容,加上各地台商意見,將在9月推出2011年版的建言書給大陸官方。
另外,在大陸十二五規劃中,內需市場是台商最重視的大餅,所以在「內銷通路」議題部分,大陸國務院表示,大陸已經替台商建立行銷通路,包括開放台灣居民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過去是有特定地點和行業別的限制,但新法從今年11月1日起,台灣人若要在大陸申請註冊登記個體工商戶,是「全面開放」。
大陸國務院回函中也表示,會支持台灣的團體、機構與各地舉辦台灣名品交易會與展銷會,協助台商拓展大陸的消費市場;也支持台資企業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計畫等擴大內需舉措,大陸相關部門會為台資家電企業參與擴大內需提供服務。
有關投保法部分,大陸國務院仍舊表示,因為涉及範圍、形式太廣,各部門還在協調中。而在「勞雇關係暨人力資源」議題部分,大陸國務院表示,大陸正在研究對符合大陸產業政策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實行有利促進提高職工工資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就是對小企業少收一點稅收、用於企業提高工資。
面對日益嚴峻的缺工現象,大陸國務院表示,大陸有關部門會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針對台資企業進行專門招聘服務,同時也在研究放寬台灣人力資源機構在福建設立合資人才仲介機構的准入條件方面的政策,希望能吸引更多台資人才資源服務機構在大陸開展業務,就能針對性地幫助台資企業解決缺工問題。
貿協在天津舉辦「台灣名品博覽會」
據聯合報7月8日報導,天津舉辦台灣名品博覽會,台灣商品魅力不減,這次珠寶名畫等高價品吸引不少訂單,且農產及食品的銷售也超出預期,不受塑化劑事件影響。
展覽區分4大展區,包括產業區、地方特色區、形象區、天津台商區,4天展期吸引了40萬5000人次,共邀請超過8百家的台灣企業、2千個攤位,參展商品超過4萬件,規模更勝去年。現場購買及通路商後續下單,共促成商機7.67億美元 (約新台幣220億餘元)。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認為,台灣名品展可協助中小企業拓展大陸市場;總結4天展期效益,不只台灣食品一掃塑化劑陰霾,在天津大受歡迎;還讓一些中小企業打開大陸知名度,業績大多呈倍數成長。另則藉由台灣名品展平台,中小企業因此找到大陸市場通路與代理商。
天津消費者購買力高,參展的泉通食品表示,1天接單相當其他城市2到3日訂單;當地媒體天天報導,很多買主、消費者、上海世博台灣館粉絲,一連3天都來參觀。台灣業者如家會香、三叔公、浤良、艾芬迪、中祥食品、新力香、丸莊醬油等2天即銷售一空,需緊急補貨應付。
另外,今年天津名品展增設「台灣農業精品館」,展示台灣蝴蝶蘭、當季水果、及農漁業百大精品,呈現台灣優質農產食品形象,農產食品區有215家企業參展,使用411個攤位,包括台灣水果、茶葉、糕餅、休閒食品、沖泡飲品、調味料及魚鬆等。
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 9月登場
據中央社7月15日報導,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將於9月15日至18日在南京舉行。台北世貿中心副總經理黃文榮表示,截至目前報名參加今年交易會的台灣企業超過600家,交易會展區規劃為3大類,分別是產業形象區、地方特色區和產業區。
產業形象區主要包括台灣精品館、台灣精緻農業展示區、節能減排形象區、紡織業形象區、文創產業形象區。產業區則有消費電子區、節能減排區、文創產業區、服飾及配件區、運動休閒及生活用品區等。
黃文榮指出,今年台灣名品交易會還將展出59家品牌、129件台灣精品,這些精品都是經研發、設計、品質、行銷等方面的嚴格選拔,並以「創新價值」為突出特色,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台口袋型3D裸視攝影機、世界第一台具有互動光觸控投影的機器人等。
本屆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除展出台灣商品外,還有許多文化活動,讓觀眾體會台灣文化的魅力。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已成功舉辦2屆,是南京與台灣經貿合作的重要平台。
1成東莞台商恐將面臨關廠
據旺報7月20日報導,東莞台協會長謝慶源指出,東莞台商今年上半年所遭遇的困難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更嚴峻,缺工、缺電、缺錢、缺料、缺訂單,估計在10月之前,當地台商至少會有一成將關廠停工。
雖然東莞市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東莞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17.3%,相較於2008年全年出口只成長8.9%,數字上似乎較好看。但謝慶源日前向東莞市官員反應台商經營困境時,官員們也表示,今年上半年情況比2008年還嚴重。原因在於今年3月,東莞的基本工資又調漲;電力不足,台商工廠普遍開五停二;原料價格暴漲;人民幣、台幣相繼升值;歐美經濟情況未見恢復等。
很多台商在2010年下半年時因為預期今年經濟情況會好轉,因此大量備料,直到現在都還在消化庫存。還有一家有數萬名工人的台商鞋廠表示,上半年訂單只剩下往年的一半,因此工廠工人目前只剩下7成,而且第3季基本上看不到訂單,只希望第4季訂單情況能改善。
台商最無奈的是大陸銀行雨天收傘,現在銀行只做信用狀抵押貸款,台商想拿土地、廠房,甚至是銀行本票,都借不到錢。雖說,東莞政府有擔保公司協助台商貸款,但是一般銀行貸款利率幾個月內已經由5%左右,提高到8到9%,如果是透過擔保公司向銀行貸款,年利率更是超過10%。
「十二五」生醫4產業 台商新商機
據經濟日報7月16日報導,大陸針對生物醫藥、LED 照明、新能源汽車、海水淡化等新興產業的「十二五」規劃藍圖已日益清晰,相關規劃內容將在近日公布,可望為相關產業的台商帶來龐大商機。
大陸在年初公布的「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將大力發展7大新興產業以推動大陸產業結構轉型,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指出,「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已進入審批程序,預計7月底公布。根據這項規劃,今後5年大陸藥品銷售年增率將達23%。預估到2015年,大陸醫藥工業產值將達到人民幣3.6~3.7兆元(約新台幣16.2~16.6兆元)
于明德指出,大陸醫藥產業「十二五」期間主要有4大發展重點,包括爭取開發出25個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級一類新藥;有更多大陸生產製造的藥品銷售至歐美市場;推動大陸近5,000家藥廠全部實現新GMP要求。
此外,大陸科技部將推動半導體照明在2015 年占大陸照明市場達到30%以上的市占率,預估屆時LED照明產值將達到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台幣2.2兆元)以上,大陸也將躋身全球半導體照明產業前3大強國。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科技部規畫,未來5年將在大陸30個以上的城市進行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示範推廣,並在5個以上城市進行新型商業化模式試點應用,讓大陸的電動汽車在5年後達到100萬輛,整體產業產值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500億元)。
大陸科技部未來5年還將加快推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重點開發水處理膜、氣體分離膜、特種分離膜等膜材料發展。亞洲脫鹽協會秘書長郭有智表示,未來5年,大陸在海水淡化投資規模將可望達到人民幣200億元(約為新台幣900億元)。
經濟部赴陸協助台商轉型升級
據中央社、旺報7月6日報導,經濟部為協助大陸台商轉型升級,從5月份起陸續規劃赴陸實地協助輔導,7月份除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率團前往台商投資重鎮大陸杭州、昆山、蘇州與南京外,政務次長林聖忠也接著出訪重慶、成都地區。隨團前往的成員包括投資處、工業局、技術處、投資審議委員會、中國生產力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工業策進會、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以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等,希望透過與台商面對面,直接了解台商布局、回台投資所面臨的相關問題。
經濟部官員分析,近來大陸通貨膨脹壓力加劇,不僅台商,連大陸中小企業也因融資成本高面臨倒閉潮,大陸經營環境正快速改變中,經濟部希望藉由台商服務團出訪,能夠協助大陸台商因應經營環境變化,升級轉型、重新找尋商機。
經濟部官員說,杭州、昆山、蘇州與南京地區為電子零配件等高科技產業台商聚集地,同時也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項目的紡織業與機械業重要產業聚落,除希望協助台商升級轉型外,也會鼓勵台商回台投資高附加價值製造、研發並以台灣為人才培訓基地。
安徽合肥最低工資 中部省份最高
據經濟日報7月7日報導,安徽7月1日起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整幅度達27.1%。調整後,安徽省會合肥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更達到人民幣1,010 元(約新台幣4,498元),居大陸中部省市之冠。
安徽2010年才調高過最低工資標準,當時月最低工資最高一級調高至人民幣720元(約新台幣3,206元),今年7月1日再次調高。
其中,月最低工資最高一級為合肥市區,調高後達到人民幣1,010元,調整幅度高達40.3%。調整後合肥的最低工資標準,居大陸中部地區之冠。
根據最新公布的最低月工資標準,安徽各地依據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目前最低工資標準共分為人民幣1,010元(約新台幣)、900元、800元、750元、720元、680元(約新台幣3,029元)等6級。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大陸已有15個省市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升幅度超過20% 。
台北、三亞 預計9月直航
據聯合報7月17日報導,中華航空預計於9月新開設台北、三亞直航航線,這將是台北與三亞首次開通直航航班。
近年三亞與台灣旅遊界愈加緊密,旅遊業內人士透露,去年三亞接待的台灣遊客達1萬7千多人次,同比增長7%,每年約有6至8萬名台灣遊客到海南旅遊,三亞是主要目的地。三亞人員表示,海口至台北直航航線已開通,未來三亞、台北直航航線開通後,將大力推動兩地旅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