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陸眼鏡第一品牌~寶島眼鏡

  • 更新日期:109-09-02

大陸眼鏡第一品牌~寶島眼鏡

文/林安妮

寶島眼鏡,在不少台灣消費者心中,是國內眼鏡界的第一把交椅,也是成長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就像是美的冒泡的黑松汽水,從小吃到大的王子麵、科學麵,以及外型堅硬、十足耐用的大同電鍋,它那鮮明的字樣,加上深具特色的台灣logo,早已是不少台灣人心中永遠的「老字號」。

今年5月,寶島眼鏡才剛獲得大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可,取得大陸商標界最高殊榮:「馳名商標」,成為台商圈中第14家獲頒馳名商標的知名品牌。中國寶島眼鏡全國市場部副總經理陳雪玲忍不住說,「為了這枚商標,公司上下努力了一整年,現在拿到了,全公司真的很興奮。」

根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統計,自2004年起迄今,台灣企業商標經大陸工商管理局認定為馳名商標者,一共有15件,包括,捷安特、正新橡膠、哥弟GIRDEAR服裝、統一企業、震旦行、MINGTIEN名典實業、BENQ明基電通、旺旺、宏碁ACER、自然美、金門高梁酒、櫻花牌、慈濟、寶島眼鏡與建大。

經濟部也說,在15枚商標中,除了「捷安特」商標是依大陸舊制的「事前申請」方式,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外,其他商標都是因涉及商標侵權的管理案件,或因被搶註而於提出商標異議或商標爭議案時,由大陸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予以認定。由此不難想見,這些獲頒馳名商標的後進台商,人人都曾歷過一場艱辛的「打假大戰」,最後靠著實力與努力,換來不容侵犯的品牌地位。


寶島眼鏡爭馳名商標                正規守法是第一步

陳雪玲說,目前在大陸市場上活躍的眼鏡品牌不知凡幾,若再計入整體眼鏡產業鏈中的廠商,則是高達上萬家,但真正能夠通過馳名商標試煉的業者,不過10來家,而寶島眼鏡又是這10多家業者中唯一的台商眼鏡品牌。

她表示,能夠獲得大陸馳名商標,顯示自家品牌的專業、品質、實力獲得認可,特別是寶島眼鏡自創業起,走的就是一條知識產業之路,有別於不少製造業台商經常走的代工製造(OEM)、代工設計(ODM)之路,品牌、通路之道,或許走來艱辛,但成果卻是甜美的。

她提及,目前在大陸市場上,有一主流的聲音就是在提倡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也就是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所言,要站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品牌與研發),而不是靠著低廉的代工生產來獲利,「這一點,寶島眼鏡算是跟上大陸主流步伐,總是能在創新中,建立自己的品牌魅力與knowhow。」

陳雪玲也勉勵有意申請馳名商標的台商,眼光要放遠,「要在大陸申請馳名商標,不是一天兩天就辦得到的事情,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特別是馳名商標會要求廠商必須在市場上有一定的資歷,這對這幾年才剛到大陸市場的台商品牌或許會有點吃虧,不過,廠商不妨把爭取馳名商標當成是品牌志業,一步一腳印往前踏去,「當然,奉公守法是絕對必要的條件。」

她解釋,大陸對於能獲得馳名商標的企業,會有一定要求,除了資歷外,還包括設立資本額等等,「這就好像考大學,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對不少企業來說,爭取過程或許相當艱辛,但它卻可象徵自家品牌可作為行業內的標竿,相信對不少業者來說,果實會是甜美的。


爭取大陸馳名商標  經濟部建議規定先搞清楚

對不少大陸台商來說,在大陸獲頒馳名商標是難得的「黃袍加身」,不僅對品牌知名度有很高的提振效果,也能帶來最佳的廣告效應。此外,對於一些長年苦於被仿冒、被侵權的台商來說,只要獲頒馳名商標,等於是在侵權反制戰中、取得一個有利地位。

經濟部官員表示,在實務界中,經常發生廠商的商標或企業名稱,雖不是直接被仿冒在產品或招牌上,但卻被拿來當成企業的註冊名稱,「大陸商標法目前僅同意,唯有取得馳名商標的企業,才可以申請撤銷被他人使用在企業名稱的搶註行為,」由此也凸顯了馳名商標的威力。

官員也說,目前大陸對於馳名商標的認定,並非採「事前認定」,只有在商標侵權案件,或於商標註冊、商標評審過程中產生爭議時,才可由法院或大陸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予以認定。

官員解釋,在2002年之前,大陸馳名商標認定是採事前申請制,即商標權人認有必要,即使商標未涉有任何爭議,亦可以向大陸工商總局申請認定為馳名商標,爾後因大陸不少行政機關熱衷於進行商標知名度評比,甚而還創造了「中國名牌」制度,加上大陸不少省市喜歡以馳名商標的認定件數多寡,作為施政績效,有違實際個案認定保護意義,因而取消。

智慧局提醒,馳名商標是舉證商標知名度是否已達大陸的事實問題,須由權利人自己舉證證明。在檢送馳名商標的使用證據時,主要是證明大陸相關事業或消費者已熟知該商標。至於廠商在台灣或其他國家的證據資料,也是用來證明該商標的使用資訊已傳到大陸。

智慧局也說,凡是在大陸刊載企業或商標商品廣告或相關消息,或是舉證在桃園機場或台北松山機場設專櫃或燈箱廣告、或是自家產品廣告刊登在國際性雜誌或相關市占率報導等,都可以是不錯的舉證資料。


兩岸眼鏡界一哥  創業30年靠專業爭取人心

寶島眼鏡成立於1979年,經常被稱為是華人世界中、眼鏡界的第一品牌。目前寶島眼鏡在大陸擁有約1,000多家直營店,在台灣則有約430家分公司。這對經常在兩岸趴趴走的台商、台客以及大陸消費者,想必一點也不陌生。

1979年,寶島眼鏡創辦人王國勝和哥哥王景鐘在高雄成立了寶島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還註冊了寶島眼鏡商標。兩年後,王家兄弟和台灣鐘錶業龍頭陳國富,因創業理念相同,決定一起在台灣開創寶島眼鏡連鎖企業。

1997年3月,王國勝開始進軍大陸,在武漢開設了首家公司,隨後又在廈門、福州、天津、北京、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哈爾濱、大連、瀋陽、長春、重慶、成都、合肥、廣州、東莞、、深圳、上海、青島、西安、海口等地創設分公司,大舉在大陸市場上布局。

2001年,金可集團蔡國洲家族以寶島眼鏡供應商身分,入股台灣寶島眼鏡,由蔡國洲擔任董事長迄今,王家則維持大股東身分,王家的經營重心則擺在開拓大陸市場上。

一直到2010年,寶島眼鏡在大陸門市店正式突破1,000家規模,同時還擁有33個培訓分支機搆,以及北中南15個加工中心、與成立全大陸商品檢測中心,同年,寶島眼鏡選擇了上海作為大陸總部。

陳雪玲說,寶島眼鏡的經營理念就在於,用專業的心做專業的事。舉例來說,寶島眼鏡薈集了大陸各醫科大學畢業的醫學生、引進各種視光學專家和管理人才,同時還在各門市店配置一流的進口全套配儀器,讓顧客可以充分放心。寶島眼鏡也期望在10年內,能夠成為全球前五大眼鏡業龍頭。


扁平化管理 寶島眼鏡靠授權統御千家店

過去10年,不少台商服務業品牌是靠著加盟連鎖方式在大陸市場開闢疆土,不過,像寶島眼鏡在大陸的千家店,都是採直營方式,卻是少之又少。陳雪玲解釋,開放外人加盟,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衝高門店數,但對寶島眼鏡來說,分店全採直營店,才是上令能下達的管理秘訣。

不過,千萬別以為寶島眼鏡是全靠斯巴達的權威管理方式,來掌理大陸各家門市店。陳雪玲說,寶島眼鏡的管理方式比較接近家樂福,即總部掌握品牌、商品、系統、財務、商標等大方向,但各分店則可獲得一定授權,例如每逢節慶,各地門市店可決定促銷方式,「寶島眼鏡的各門市店,不只是幫總部賣商品,也可以決定一些行銷方式,讓分店可以彈性運用。」

陳雪玲指出,寶島眼鏡每年都會設定一定比例作為展店目標,「大陸市場非常有潛力,儘管現在面臨物價膨脹、原物料成本高漲等壓力,但潛藏的消費力還是有機會不停地被開挖出來。」以眼鏡行業來說,在一個市場還只圖溫飽之餘,眼鏡或許是一個滿足眼睛看得見的必需品,但當市場開始成長、消費者開始注重溫飽以外的事情,眼鏡則可以變成增添個人風格、成為時尚的配件。

她強調,大陸市場消費潛力龐大,想要有所表現的台商,必須清楚明白自家品牌的定位,切莫盲目跟隨眾品牌起舞,這樣很容易就迷失自己獨特的賣點。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