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經貿消息輯要
- 更新日期:109-09-02
港澳 經貿消息輯要
香港2010旅客較上年增21.8%
據香港新聞網1月27日報導,香港旅遊發展局26日公布, 2010年全年訪港旅客為3,603萬人次,較2009年上升21.8%,不但創下歷史新高,並連續5年維持增長。同時,2010年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達港幣2,126億元,亦刷新紀錄。
據中新社報導,香港旅發局發言人表示,這主要受惠於2010年全球經濟穩定成長、大部分貨幣兌港元升值,以及大陸內地放寬深圳居民個人來港旅遊等因素。
數字顯示大陸內地市場是繼續帶動整體訪港旅客數字上升的主要動力。2010年,訪港旅客中來自大陸內地為2,268 萬人次,較2009年增加26.3%,佔整體旅客人次63%。發言人表示,香港已經成為大陸內地旅客旅遊選擇的熱門地點。
台灣方面,雖然兩岸擴大直航安排,但香港旅發局與業界緊密合作,積極推廣利用台港航線騰出的機位包裝而成度假產品,並且開拓台北以外的客源,令台灣來港的度假旅客有29.0%的增長,達59萬人次,推動整體台灣訪港旅客數字全年有7.7%升幅,逾216萬人次。
香港旅發局預計,2010年「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預期將達港幣2,126億元,較2009年增加30.5%。初步估計,「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約為港幣6,705元,較2009年增加16.2%。至於「入境不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亦預計由2009年的1,798港元,上升至2010年約1,884港元。酒店入住率方面,2010年,所有類別酒店的平均入住率為87%,較2009年增加9個百分點。
香港外匯存底全球排名第9
據中評社報導,香港金管局於2月9日宣布,連同未交收遠期合約在內,香港至今年1月底的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2,732億美元,較去年12月底的2,687億美元,增加了45億美元。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字,香港的外匯儲備額在全球排行下跌一位至第9名,次於大陸、日本、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台灣、印度、巴西和韓國。為數2,73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資產總額,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的8倍多,約佔港元貨幣供應M3的55%。
星島日報報導,香港金管局貨幣管理部助理總裁劉應彬評論過去一年外匯存底增長趨勢時表示,新加坡、泰國及印尼等亞洲部分地區的外匯存底近月顯著增長,而香港在去年並沒有資金淨流入,因此香港的外匯存底算溫和增長。
粵港簽訂《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1年重點工作》
據中評社報導,「第16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2月28日在廣州舉行,由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共同主持,雙方簽訂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1年重點工作》,同意推進CEPA多項「先行先試」措施,包括人民幣業務發展在內等,以及在環保、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合作。雙方認同應把握「十二五」機會,研究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多個範疇上爭取實質而具體的成果,共創雙贏。
唐英年特別提到粵港跨界基礎設施,指出雙方會全力推進廣深港高速鐵路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爭取在2015及2016年分別如期竣工,便利區內居民往來。此外,兩地將開展部分口岸和有條件的進出境貨運車輛查場在2011年前試點實施「單一窗口」通關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招玉芳指出,教育和醫療合作乃是今年工作重點的新亮點。醫療合作方面,香港服務提供者可以獨資形式在廣東省設立醫院,並對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設立合資、合作醫院的投資總額不作要求,大陸與香港雙方的投資比例不作限制,降低了市場准入門檻,有助香港醫療服務業界到廣東省開業,促進兩地在醫療衞生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亦為廣東省的病患者提供更多選擇。香港服務提供者更可在廣東省設立獨資、合資或合作療養院,提供醫療服務。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設立的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的立項審批工作將交由廣東省省級衞生行政部門負責,縮短了申請時間和程序,方便香港服務提供者更快取得批文到大陸開業。
教育合作方面,支持粵港兩地高等院校創新合作模式,並在適當條件下考慮簽署框架協議,落實合作方案。廣東爭取教育部的支持,制定出台粵港合作辦學有關管理辦法。
澳門2010 GDP增長逾兩成
據中新社1月20日報導,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表示,澳門目前整體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去年GDP增長超過20%。
譚伯源稱,過去一年,澳門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包括旅遊業帶動旅客增加15%、會展增加超過20%、博彩業方面亦有增長,推動全年經濟實質增長率超過兩成,公共財政繼續盈餘,金融保持穩健,失業率在3%以下,目前整體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有學者認為,澳門去年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是受博彩業快速發展帶動。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澳門博彩收益1,883億澳門元,較2009年增加690億澳門元,勁增57.8%。而入境遊客數量的上升,也為博彩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原動力。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安棟樑19日稱,2010年澳門接待入境旅客達2,496.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
統計暨普查局公布,澳門2010年全年新成立公司共近3,000家,總註冊資本5億澳門元,來自澳門的資本佔近一半,較2009年顯著上升5成。新成立公司中,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較多,有276間,註冊資本共2,647萬澳門元;工商輔助服務業與不動產業務分別有125間及108間。
另外,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發布的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澳門2010年10月至12月的失業率為2.7%,較上一期(9月至11月)下降0.1%,為回歸以來最低水準。10月至12月勞動人口達33.1萬人,其中失業人口為8,900人,較上一期減少約200人。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下降0.4%和0.2%,勞動力參與率則上升0.4%。澳門2010年全年總失業率為2.8%,較2009年大幅回落0.8%。
展望今年,譚伯源稱,澳門特區政府將不斷完善旅遊設施,促進旅遊業可以持續發展。預測澳門經濟發展仍然比較樂觀,期望未來經濟有更高單位數增長。
香港擬在台灣成立辦事機構
根據中評社報導,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天表示,香港政府準備在台北成立綜合性辦事機構,目前正與台方磋商相關細節,其中香港旅遊發展局已在辦理設置台北辦事處的程序,期望在短期內成立。
中央社報道,曾俊華中午在立法會發表2011至2012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香港將加強與廣東、澳門和台灣等地區的多方面合作,增強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同時,香港政府投資基礎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和提高產業競爭力,以維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
他說,在促進香港與台灣兩地經濟發展、互惠互利的大前提下,港台兩地正就金融監管合作、更新空運安排、避免雙重徵收航運收入稅項等方面積極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