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精緻農業美好家園與生態

精緻農業美好家園與生態

整理╱編輯部


健康  卓越  樂活     提昇農業競爭力

人類在20世紀,以進步的科技發展達成了高度經濟成長,但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不當的開發,在享受充分的物質生活之餘,卻也戕害了大地環境,甚至產生各種文明疾病。部分人士開始捨棄物質數量的滿足,轉而追求生活質感的提升,以及回歸自然、崇尚健康環保的樂活生活,並在本世紀初蔚為風潮,且將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

由於全球貿易的開放,商業經營模式也產生重大變革,各式各樣高效率的貿易型式出現,研發、運籌、生產、銷售及物流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的全球運籌模式日漸形成,如何在全球運籌的模式中,定位我國農業之利基為重要課題。

目前世界各國都相當重視農產品衛生安全之相關議題,各國紛紛加強對進口食品及原料的管制措施;發展安全農業,確保生產者與消費者之健康與安全,已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契機。

加入WTO後,開始履行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及削減農業補貼等入會承諾,農產貿易自由化的腳步更為快速。在因應WTO之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也帶動農地與人力之移轉與重新配置。如何加速農業產銷結構調整,滿足消費者注重新鮮、方便、衛生及安全之需求,已成為一重要課題。

面對全球競爭局勢,安全、品質、速度及創意為決定產業優勢的關鍵因素,台灣農業要追求永續發展,必須走向科技化、資訊化與企業化,發展重點與潛力產業,使農業轉型升級,才能在世紀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精緻農業  展現「軟實力」

由於國民所得增加及社會結構改變,國人生活水準提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趨向多元化,也更加重視食品的衛生安全及品質,農業生產結構也應隨消費結構的改變因應調整。近年來LOHAS「樂活」成為社會時尚潮流,其意義為「考慮到健康和環境、能夠持續的生活型態」,即講究消費健康及環境保育,顯示全球正興起一股綠色消費風潮。

為因應全球化及國際經貿自由化,確保農業永續發展,發揮台灣農業的科技優勢與地理條件,基於健康、效率、永續經營的施政理念,農委會提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內容包含「健康農業」、「卓越農業」及「樂活農業」三大主軸,以深化農產品之安全驗證,研發領先國際之科技技術,重塑農村風情與開發深度旅遊,打造台灣成為健康無毒、卓越領先和樂活休閒之農業發展願景。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提供前瞻的農業願景,創造國人新的生活價值,是「軟實力」的展現,故精緻農業並不以GDP為導向,而是引導農業從生產朝向生活產業發展,以增進民眾飲食健康、維護產業永續經營及保障農民福祉,及為子孫留下美好的生態與家園為目標。

健康農業-                                       深化安全驗證,打造健康無毒島

「健康農業」即透過建構作物健康管理模式,推動吉園圃安全蔬果、有機農業、CAS優良農產品及產銷履歷農產品,建立從農場到餐桌可追溯生產供應體系,強化安全把關與推動國際接軌。

健康農業將以推動建構作物健康管理模式及推廣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為基石,輔導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與國際接軌。循序漸進,輔導農民由吉園圃、產銷履歷、有機農業及CAS優良農產品,建立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體系,逐步邁向無毒農業島的理想。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后:

目標一:2012年累計輔導3,000個蔬果產銷班通過吉園圃審查,生產面積30,000公頃,產值126億元。

目標二:101年有機農業面積倍增至5,000公頃,產值30億元。

目標三:提升國產優良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品質與價值,2012年產值將增為530億元。

目標四:推動與國際接軌之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2012年生產面積達15,000公頃,產值達54億元。

卓越農業-                                       領先科技研發,打造卓越農科島

「卓越農業」將發展生技、蘭花、石斑魚、觀賞魚、種苗及種畜禽等產業,建構蘭花全球運籌中心,拓展石斑魚外銷市場。並設置3處創新育成中心,建構植物種苗、水產種苗、安全農業、分子農場、種畜禽等5種商品化平台,設置植物品種保護檢定與種苗驗證專責單位;配合中興新村設置園區成立「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以加速上中下游之資源整合。

以農業生物技術為例,全球農業生技產業發展趨勢其應用係以雙軌並行,一方面結合傳統育種、防疫、養殖、肥料及農藥等,提升傳統農業的品質;另一方面利用新興生物技術促進農業與醫藥、食品及環保等結合,開拓新的應用領域。

再以石斑魚為例,全世界約有400種,目前已成功繁殖之石斑魚共7種,其中6種在台灣已可量產。依據FAO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世界養殖石斑魚已近7萬公噸,產值2.05億美元,其中台灣產量17,234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之25%);產值1.18億美元(占全世界總產值之58%)。

卓越農業將推動建立植物品種智財權保護制度,規劃籌設農業科技研究院,發展農業生物技術、蘭花、觀賞魚、石斑魚、植物種苗及種禽畜等產業,打造卓越農科島的理想。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后:

目標一:籌設農業科技研究院,加強農業生技研發,建置商品化平台,成立農企業輔導體系,加速農業轉型升級,至2012年產值倍增。

目標二:2010年恢復蘭花產業原有生產規模,以全球布局為目標,蘭花於2014年達種植面積800公頃,總產值53億元,外銷金額提高至42億元,以達到蘭花產值及外銷值均倍增。

目標三:利用高科技繁養殖技術發展觀賞魚產業,並促進國內消費市場普及化及提高國際競爭力,拓展觀賞魚產業產值101年增加至40億元。

目標四:輔導石斑魚產值倍增,2015年石斑魚產值增加至76億元。

目標五:運用科技研發成果,輔導種苗產業精緻化及國際化,建構外銷市場為導向之「亞太植物種苗中心」。

目標六:推動畜禽產業成為高效率、高品質,兼顧環境維護及國際競爭力之產業,建構成為「亞太種畜禽中心」。

樂活農業-                                       重塑農村風情,打造樂活休閒島

「樂活農業」將發展農業深度遊與農業精品,規劃建立農業精品整合行銷平台;籌建3處平地森林遊樂區、4處遊艇專用泊區、2處示範級休閒漁港並開發多元遊程與新興市場。本方案相關產業之發展,除結合資通訊科技運用外,並依各地區特色規劃,例如東部地區具低環境污染及農畜優質休閒資源之特色,將結合「有機」與「休閒」之概念,發展高附加價值之有機休閒村,未來4年東部地區將規劃以每年營造至少1處有機休閒村為目標,以活絡在地產業,促進地區產業繁榮發展。

以海岸漁業旅遊為例,目前國內漁港計225處,已有77處漁港提供娛樂漁船停靠,全國娛樂漁業漁船專(兼)營共計266艘,每年載運遊客出海海釣或賞鯨達120萬人次,而國內現有遊艇港僅3處,都因距都會區較遠,致目前並無大量遊艇停靠,無法帶動遊艇遊憩運動發展。至全國潛在釣魚人口約230萬人,但欠缺舒適,安全釣魚場所。國內既有陸上休閒娛樂設施呈飽和狀態,拓展海洋觀光休閒活動恰為適當時機。串聯各地觀光景點,由「點」延伸至海岸「線」,並擴展為「面」,形成「帶狀海岸」發展,可達到建構濱海綠色廊道及清新海岸風貌之目標。

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精良,部分產業已達國際水準,包含水果、養殖魚業及畜禽等產業,除可供應國內無虞,並已行銷國際。惟衡酌以鮮食為主之水果產業具有產期特性,加以鮮果類不耐長期貯藏,發展精品與行銷較易受到限制。本方案「農業精品」強調時尚、安全與樂活之概念,是創造較同類一般產品具高附加價值,具品牌形象,其價差是一定客層可接受且會重覆購買,進而成為一種生活需求者。茲以全年供應、耐儲性高及具有品牌特色的產業,現階段優先選擇茶、小包裝米、農村酒品、優質畜產品、水產品及竹製產品等項,作為發展成為農業精品之標的。

以茶葉為例,台灣茶葉總產量1.7萬公噸,其中廠農合作、產銷履歷及產地證明標章之特色茶葉精品產量900公噸,產值9億元,因氣候環境及製茶技術研發,發展出各地特色茶,同時在日本、大陸等市場被視為高貴禮品,極具拓展潛力,台灣茗茶將透過生產優質特色茶、強化產地標示、建立品牌及發展具外銷潛力的產品,維持茶產業永續發展。

樂活農業包含農業深度旅遊及農業精品,其整體目標為打造優質農業深度旅遊環境,產值倍增,並邁向國際;開發金鑽農林漁牧精品,享譽全台,與國際齊名。其政策目標分述如後:

(一)農業深度旅遊

目標一:促進農村多元活化,建置多樣農業休憩產業。

目標二:發展以自然為取向、兼顧環境保育與環境品質的森林生態遊程。

目標三:促進漁村及漁港活化,提昇海洋遊憩產業與活動安全及共享港灣資源。

(二)農業精品

目標一:建立農業精品產銷新模式,擴大市場及銷售量。

目標二:形塑台灣茗茶精品品牌,建構多元行銷管道,健全精品茗茶通路。

目標三:提升農村美酒品質及品牌形象,開拓差異化新消費市場。

目標四:建構國產米新鮮優質特色,經典好米禮盒之產值倍增。

目標五:擴大竹製產品應用領域,提升品牌形象及邁向國際市場。

目標六:運用機能優勢,打造水產精品及頂級水產休閒食品。

目標七:地方農特產品精緻化,中華美食調理產品廚藝化,開發優質具機能性畜產精品。

台灣農業發展  邁向新的里程碑

「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提供嶄新農業願景,創造國人新的生活價值。推動本方案行動計畫,政府將在4年內投入經費新台幣242億元,預期至2012年精緻農業產值約為1,349億元,其中健康農業產值達到740億元,卓越農業產值達287億元,樂活農業產值達322億元。同時,將創造約5萬3千個就業機會,繁榮農漁村經濟,提高農民所得,也提供安全的農產品,更多的造林綠化,更少的污染,開創自然的生活空間,提供國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農業是傳統的生產事業,也是現代的綠色生態與服務業,不僅是經濟產業,更兼具自然保育及人文建設等多元功能,是創造人類優質生活環境的產業。政府透過台灣高素質研究人力、多樣性生態、文化及發達的資通技術環境為基礎,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海岸新生計畫及6萬公頃綠色造林計畫,共同支持精緻農業的發展。

由於本方案的推動,農業不但可以維持人民生活,保障糧食安全之基本產業,也是高附加價值產業之一環,加上農業非經濟性功能之提昇,未來台灣農業將不只是經濟的產業,更是生活的產業,將使台灣農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