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商經營與活動

整理/玹 聿


人民幣升值  衝擊大陸出口台商

據中央社10月7日、旺報10月16日報導,在國際壓力和中國大陸轉向內需政策下,人民幣中、長期緩步升值的趨勢幾乎已是必然,在大陸從事出口外銷的台商也將受到衝擊。

從事電子機械外銷的深圳立上五金公司董事長也是深圳台商協會榮譽會長黃明智表示,2008年金融風暴後,台商在大陸外銷出口的生意越來越難做,歐美景氣衰退導致訂單銳減,又雪上加霜碰到人民幣升值,出口的利潤幾乎被吃光,台商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一位在大陸10年的台灣製造業主管指出,人民幣升值,首當其衝的是毛利低的電子業,因為大陸採取的是緩步升值,不是像台灣過去受美國壓力時,大幅讓新台幣升值,所以製造商無法以人民幣升值幅度太大為理由,要求客戶提高價錢。據了解,因應人民幣升值,台商的對策也因企業的大小而有不同。一名在大陸外資銀行為企業操作匯率避險的人士指出,包括富士康等匯率避險都由銀行專業人士來操作,因此在人民幣長期看漲趨勢下,早已先買了大批人民幣避險。

不過,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就沒有能力像大型企業那樣由銀行專業人士代為操作。一名台灣中小型製造業負責人就表示,由於企業規模較小,只能一收到客戶的美元貨款,在3天內立刻換成人民幣;不然,就是把直接外銷的量減少,加大製造零組件轉給其他廠商深加工的訂單量,以避免因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衝擊。

被視為「中國外貿晴雨指標」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這次申請展位數量比上屆銳減1.7萬個,原因是因為出口企業參展熱情不再。由於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等因素,讓很多企業幾無利潤,是企業不再熱衷廣交會的主因。以內銷通路為主的北京捷安特董事長也是北京台商會長林清發表示,人民幣升值,進口成本更低,對其大陸內銷企業有當然的好處。

他強調,在人民幣升值的必然趨勢下,外銷台商應積極轉型,開拓大陸內需市場,往二、三線城市邁進。

台灣「黃金十年」與大陸「十二五」  兩岸合作新契機

據台灣新生報10月19日報導,許多專家學者以及大陸台商認為,大陸推出第12個5年發展規劃,而台灣也有黃金十年相關計劃,其中一些發展概念有相近之處,兩岸可以相互合作,創造新契機。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台灣的黃金十年計畫,希望從2011年至2021年,讓台灣達到「樂活家園」的目標,從文創、經貿、政治、環保、福利等各領域著手,並提出六大新興產業,這些正好可以和大陸合作。王健全說,許多新興產業台灣雖然因為和國際接軌,但因市場太小,無法主導,因此若能和大陸合作,就能主導產業標準的制定和智慧產權,除深化雙邊合作交流,也能一同賺取世界的錢。  

上海市台商協會會長李茂盛認為,大陸「十二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服務業,台商轉型投入服務業將更加方便。李茂盛表示,「十二五」也將往節能減碳的道路上邁進,台灣在節能方面,如太陽能的運用研發很不錯,因此可以到大陸布局,進行合作。

但是「十二五」期間大陸工資或將走高,可能對台商帶來衝擊。李茂盛指出,提高工資是世界上任何地方經濟發展必然要走的道路,工資上漲對企業經營當然會有成本上的增加,台灣也走過這條路,但這也會讓企業發展更朝向自動化、現代化。

李茂盛說,許多台商在進行轉型計劃,例如在上海,台商發展最夯的就是連鎖經營,例如85度C、象王洗衣粉都發展快速。他表示,服務業和連鎖店在台灣發展較早,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台商做起來得心應手,讓台商在大陸轉型服務業時佔有優勢。

兩岸直航週年  台商貨運效率大增

據中央社、台灣新生報10月5日報導,兩岸直航屆滿1週年,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與遠見雜誌舉辦「直航週年,邁向兩岸新局」論壇,會中聚焦在兩岸直航票價爭議、紅眼航班、未來直航市場潛力等話題。

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表示,兩岸直航不僅降低客運的時間及旅費成本,貨運方面對台商企業也很有幫助。他說,2008年12月15日開放兩岸海運直航之後,面板製造大廠友達光電在廈門設廠,開放直航前,從下單到貨物送達需要7天,但現在只要3天,這顯示兩岸直航可以節省台商的時間、備料,以及降低資金壓在存貨上,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這有利台灣建立一個涵蓋空運及海運的全球運籌中心。

張平沼認為,兩岸直航可以增加兩岸的物流及人流。大陸目前已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台灣製造的產品在大陸很受歡迎,這是台商的機會。張平沼說,台商不僅可以做加工,未來還可以做行銷,創造自己的品牌,再從中國大陸這個市場走向全世界。

這場論壇由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主持,台北市航空公會理事長蘇宏義、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與會。

福州舉辦首屆兩岸藥博會

據中央社10月10日報導,首屆海峽藥博會在福建福州揭幕,總計參展醫藥企業600多家,由於台灣企業參展踴躍,在申請參展的300多家台灣企業中,組委會按企業申請時間先後順序最終確定了50多家台灣企業參展。

參展的50多家台灣企業涵蓋醫藥研發、生產、經營和服務等醫藥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展出內容包括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製藥、OTC藥品、保健品、藥妝、醫藥相關技術與服務等。

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從參展廠商來看,此次展會匯集了福建省內外不少知名大型醫藥企業,如福建省福抗藥業有限公司、福州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福建同春藥業有限公司等省內龍頭企業,另外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福州)也加入參展。

此外,展會期間首次舉辦海峽兩岸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商討兩岸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沿問題;另外「2010全球亞洲健康H20國際交流論壇」也邀中日韓美及台港澳的權威專家交流。福州市藥監局表示,這次活動有助於推動海西經濟區內醫藥經濟合作與跨省醫藥產業發展。

福建現有台資醫藥生產企業26 家,其中藥品企業8家、醫療器械企業14家、保健食品企業3家、化妝品企業1家,年產值達人民幣4億多元(台幣18億元)以上。

海南暴雨 台商損失慘重

據中央社10月12日報導,大陸海南省10月初連續大暴雨,範圍波及15個市縣,全省平均降水量達648.3毫米,是1951年海南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暴雨。

海南台商協會會長謝進旺表示,海南台商多屬於中小企業,主要從事農業、養殖業,在這次暴雨中受到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文昌、瓊海及海口的台商損失更是慘重。初步統計,海南台商因暴雨災害損失金額將近人民幣2億元。

謝進旺說,文昌有幾家台商,損失金額加起來就超過人民幣6千萬元,養殖業的冷凍庫都幾乎都泡水泡壞了。海口台商協會副會長黃益豐也表示,當地三江鎮沿海岸邊的一些養殖業台商,魚塘淹水淹了一半以上面積。有關台商災損部分,海南地方政府正研擬相關的補償辦法。

世博後台商6大商機

據中央社10月3日報導,華人精英俱樂部舉辦「第九屆華人精英論壇台北年會」,西進大陸20年的美國太平洋群泰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方寶慶發表「後ECFA時代台商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專題報告。他表示,在ECFA後台商在大陸賺錢要到二級市場,而在世博後,台商的6大商機在綠色環保、有機食品、電子商務、健康服務、網路和人力外包等產業。

方寶慶表示,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生活文化的行銷,以及擔任外商進入大陸市場的媒介,都將成為台商的機會。但他提醒,台商的機會大,風險也大,必須找有利的角度切入。過去台商重視研發商品、但不重視銷售渠道的模式必須調整。進入大陸市場,包裝、行銷和文宣都是挑戰。

方寶慶指出,台商優點在多元、活潑、經營管理和科技能力,台灣的法律、教育等軟實力優於大陸企業。他說,在大陸市場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深耕」與「生根」,連肯德基炸雞進入大陸,在不同省分都要調整口味,台商要先想想,「你對大陸市場了解多少?」

方寶慶並提醒台商,在大陸用人要多元,例如團隊不要都僱用同一學校、同一背景或同一地方的人,也不要全部用城市或鄉村的員工;大陸用人最需要執行力強的人;要避免台灣幹部和大陸幹部的門戶之見。

大陸糖價上漲  衝擊食品業台商

據經濟日報10月11日報導,大陸糖價又創新高,「十一」黃金周結束的2天內,大陸食糖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糖價分別飆升到一噸人民幣5,950元 (約新台幣2.7萬元)、一噸人民幣6,000元 (約新台幣2.8萬元),刷新了食糖的最高價格。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信委副主任丘東表示,大陸糖價連日走高的主因是蔗糖主產區廣西甘蔗減產。2008年底開始,廣西糖價開始觸底反彈,從最低的一噸人民幣2,700多元 (約新台幣1.2萬元),連續上探至一噸人民幣3,000元、4,000元後,2009年底突破一噸人民幣5,000元大關後,糖價一直在高位徘徊,目前的糖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上漲70%。

廣西是大陸最大的產糖省區,廣西糖價一直是大陸糖價的風向標,廣西糖價上漲,各地也就跟著漲。從全大陸行情來看,西安、武漢、上海、哈爾濱等各主要食糖消費城市,食糖批發價均已超過一噸人民幣6,000元,處於歷史高位。

面對糖價上揚,直接衝擊食品業台商,台商紛紛叫苦。在大陸擁有300多家門店的向陽坊麵包店董事長黃俊凱表示,這3年面對大陸原物料價格上漲,幾乎自行吸收,不敢調整麵包售價。多數食品業台商也為了維持訂單生意或留住消費者,皆自行吸收成本。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