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五大石英元件~台灣晶技
- 更新日期:109-09-01
全球第五大石英元件~台灣晶技
9月8日晚間,經濟部大手筆包下台北國際會議廳,舉辦一年一度的「科技之夜」。科技之夜,經常被外界稱為「國內科技業者的奧斯卡獎」,因為過去18年來,經濟部為了鼓勵業者創新,每年都由官員與專家組成秘密小組,評選出「產業科技發展獎」、「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與「國家發明創作獎」三座大獎。
今年產業科技發展獎首獎,是由廣達拿下最高殊榮,極少露面的廣達董座林百里還親自到場領獎,引發現場媒體蜂湧而至。現場媒體忙著捕捉林百里的一言一語,但眼尖的人,就會發現鎂光燈外有一家「小巨人」,今年已是獲獎連連,而且幾乎每隔幾個月就要領一次獎。
以今年來說,台灣晶技除了在9月獲頒產業科技發展獎外,8月時,領了證券期貨發展基金會頒發的第七屆資訊揭露評鑑A+獎,4月時,拿到擁有20年的國家品質獎,今年3月也獲遠見雜誌肯定,得到第六屆企業社會責任獎。
一聊起這段豐碩的得獎史,台灣晶技財務長洪冠文也忍不住笑說,「每參加一個獎的選拔,整個公司上下就得兢兢業業,好似常常在健診」,但也因為如此,台灣晶技能夠時常與各行業的菁英一同砥礪、精進,「看到其他公司的優點,馬上就可以學起來,久而久之,公司的體質、管理就會越來越好。」
全球第五大石英元件業者 就連iPhone也少不了它
台灣晶技成立於1983年,是國內專業的頻率控制元件製造商,專門生產高精密、高品質的石英晶體、石英晶體汽車產業及石英晶體振盪器等電子關鍵零組件,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石英元件業者,其餘前四大都是日商的天下。
外界看石英元件,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洪冠文解釋,石英元件是短小輕薄的電子零組件,廣泛用於各種電子產品,舉凡手機、電腦、網通產品、基地台,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以交響樂團來比喻,石英元件就好比樂團中的「指揮」,它的功能就是要能讓各種樂器產生合宜的節奏搭配,讓各種電子零組件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資料運算和處理。
最近全球智慧型手機發燙、發熱,台灣晶技出品的石英元件,就經常包裹出現在iPhone手機、宏達電(HTC)鑽石機,甚至是華碩的主機板、Seagate的硬碟、英特爾的迅馳(Centrino)模組、聯發科的手機晶片,都可看到台灣晶技費心製作的石英元件,正努力指揮著各種電子零件和諧地奏起輕快樂音。
兄弟齊心創業27年 從平鎮一路開拓到寧波
台灣晶技成軍27年,是由董事長林進寶、總經理林萬興兄弟檔共同創業。據說,18歲從雲林虎尾農家北上的弟弟林萬興,因為就讀電子科的關係,就近在大同家電的維修站打工,專門修理電視機、收音機,經常接觸各種電子材料。
電器產品摸久了,林萬興乾脆就和哥哥林進寶一同在光華商場成立良興電子,當時一共進口了2萬1千6百多種電子材料,專門供應國內電子廠家。在接觸電子材料的過程中,林家兄弟發現,石英元件價位高,卻不容易取得,當時就萌生成立石英製造廠的念頭。創業念頭興起後,沒想到爾後供應商的角色越作越大,晶技還獲得鴻海入股。
根據國際市調公司調查資料顯示,台灣晶技去年營收是全球主要石英元件業者中,唯一正成長的公司,市占率已達8.3%,位居全球第5名。
台灣晶技在創業之初,資本額不過是新台幣310萬元,之後隨著業務拓展一路擴張資本額,並在2001年成為在台灣掛牌上櫃。與絕大多數上市櫃公司相同,台灣晶技在1999年時,就決定到大陸投資。當時,台灣晶技選擇的落腳地,就是寧波北崙。當年,台灣晶技在寧波設立了台晶電子。
當年實際上也比較了不少投資地點,最後落腳寧波北崙有幾個原因,一是工廠地理位置鄰近機場,運輸便利;二是寧波的緯度、氣候跟台灣很相似,外派工作的台灣同事,比較不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第三則是,當時寧波北崙的台商不多,中小企業型的台晶電子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照顧。
洪冠文說,台灣晶技總公司位在北投,在桃園平鎮也設廠生產高階石英元件產品,與寧波廠作區隔。她打趣說,台灣晶技應是全台灣最愛把大陸獲利匯回台灣的公司。
台晶電子立足寧波 支撐大陸通訊市場發展
台晶電子1999年在寧波北崙落腳,專案總投資金額高達3,600萬美元,註冊資本則是1,300萬美元,主要生產石英晶體、石英晶體振盪器等產品。在全球,台灣晶技是第5大石英元件業者,但是在大陸,它則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品牌。
林萬興曾對大陸媒體表示,台灣晶技到寧波投資台晶電子,走的是一條落地生根的道路,特別是這幾年大陸的電信基礎建設以及網通市場,可說是蓬勃發展,走得相當快,「過去幾年,全球石英元件業者有高達5成的銷售量是在大陸創造,晶技自然不能忽略大陸這個大市場。」
過去兩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包括歐洲、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的石英元件銷售率都出現相對萎縮情況,但是大陸市場卻是一枝獨秀,全拜大陸政府推出的振興內需方案中,大力推動電信基礎建設與第三代、四代行動通訊發展(3G、4G),支撐起全球多家石英元件業者的銷售率。
林萬興形容,過去大陸是世界工廠,如今則是世界市場,龐大的市場需求,日後也將讓大陸有機會成為全球設計基地。
這兩年大陸全面推展電信基礎建設及發展網路通訊市場,台晶除了接獲大陸通訊業龍頭華為與中興的基地台零組件訂單,同時還成功打入烽火、大唐等大陸知名通信設備業者的供應鏈,使得大陸營收不斷提升。
掌握綠能新趨勢 晶技成為兩岸環保先鋒
這幾年,全球刮起節能減碳風,台灣晶技與台晶電子也一同開市場風氣,成為行業內最先取得碳足跡與ISO14064認證(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新管理方法和體系標準)的領頭羊。
英國標準協會(BSI)是全球著名的碳足跡認證單位,在台灣,像是電子業者明基電通(BenQ)出品的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飲料業的黑松沙士、泰山礦泉水,都曾拿到碳足跡認證。台灣晶技近期也成為最早獲BSI認證的石英晶體業者。
「碳足跡」是檢測廠商在生產與運輸過程中,究竟製造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藉由碳足跡的具體數字,企業能夠為持續降低碳排放量而努力。對於多數業者來說,終端產品能獲得碳足跡認證,將可塑造綠色企業形象,也有利提升品牌形象。
洪冠文說,台灣晶技是全球多家品牌大廠或代工廠的關鍵供應商,為了協助客戶的終端產品能因綠色形象,更獲消費者認同,「即便客戶沒有硬性要求,但晶技很早就開始檢視碳足跡,並作到節能減碳。」
寧波的台晶電子也是在最近剛剛通過ISO14064認證。該認證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新管理方法和體系標準認證。不讓台灣母公司專美於前,台晶電子恰好也是寧波開發區電子行業裡,第一個獲得ISO14064認證的企業。
據了解,要取得ISO最新減排認證並不容易,台晶電子在參考總公司碳足跡經驗後,在今年3月時,著手實施盤查計畫。台晶的作法是,先進行前期規劃和宣導,讓全公司上下都有了節能減碳的基本共識,接著,再按部門建立2009年的盤查清冊。初步盤查後,台晶電子初步確定了排放源,包括使用冷媒設施的冰箱、飲水機和制程設備等,以及一些耗能設備,像是電力、蒸汽、發電機、公務車等。
隨後在確認所有排放源活動資料的合理性後,台晶對每種排放源的活動資料進行量化。例如,以公司最大排放源電力為例,在確認僅排放二氧化碳後,以排放源活動資料,乘上排放係數,再乘上GWP(全球暖化潛勢係數),就得出最終二氧化碳排放量資料。
最後,台晶電子的這份「成績單」就在今年6月接受BSI的嚴格審核、順利通過。為了表彰這份難得的榮耀,近期台晶電子還向客戶發送「2009年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表明台晶電子一年所有碳排放量是1.8萬多噸,屬於低排企業,成功晉身國際綠能企業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