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新任深圳台商協會會長張周源

深圳,是大陸經濟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重要起點,當年,大陸就是在深圳、珠海、汕頭與廈門成立的四大經濟特區裡,逐步試驗、逐步引進外資,也逐步遠離了計畫經濟。今年正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在大陸成立最早的台商協會之一:深圳台商協會,也剛剛歡度它的20歲生日。

6月26日這一天,新任深圳台商協會會長張周源在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從前任會長黃明智手中接過了會長印信,一向沉靜少言的他,侃侃而談他上任後的四大理念,分別是:要實現協會團隊平衡過渡、要推動會務工作改革創新、要發揮溝通政府、服務台商的功能,以及要熱心社會公益、彰顯社會責任。 深圳經濟特區跨入而立之年,而深圳台協也正好成立屆滿20周年,不難想見,當年這個以漁村起家的城市,在成功吸引大批台商、港商進駐後,彼此是如何透過密切的協作關係,打造出讓世人讚嘆的特區經濟。

根據統計,截止至2009年底,台商在深圳投資累計達5,007家,實際台商投入資金達60.94億美元,去年全深圳的台資企業,一共出口400多億美元,如此龐大數額,不難想見台商對深圳經濟貢獻程度。

老店新開張 擦亮台協招牌 

張周源的上任宣言,和多數新上任的大陸其他地區台商協會會長相仿,聽得出他對台協工作的熱忱,也看得見他對未來工作的展望。不過,對他而言,他卻有一個比全大陸100多位台商協會會長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他要擦亮深圳台商協會這塊20年的老招牌。

張周源是1990年首度到大陸投資,他笑說,當時候也沒特別考察大陸的投資環境,「剛好有朋友在深圳投資,口耳相傳下,就這麼來到深圳了。」張周源最早是在深圳沙井投資,目前則是在松崗落腳。他投資大陸的第一年,也正好是深圳台商協會成立的第一年。

據不少深圳老台商回憶,當年大陸經濟雖然已經步入改革開放的年代,但是以當日的政治時空,台商想要成立自發性的聯誼性社團,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一個事情,但深圳是經濟特區,一些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成真了,當年深圳台協獲准成立,就是其中的一項特區奇蹟。

張周源長年參與深圳台商協會活動,過去也擔任過沙井分會會長,以及深圳台協的監事長,不過,向來閑靜少言的他,很少接受媒體專訪,因為他總是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要出名的機會應給讓給會長。」也因此,要在網路上找到與這位有著謙讓性格會長的事跡與事業,就不大容易了。

對於深圳台協,張周源有著無比的感情。他說,深圳台協在過去,都曾提過很多時髦、先進的「點子」,像是成立台商學校、成立台商醫院,以及興建台商會館,這些點子對於大陸其他台商協會來說,可能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卻是由深圳台協最早提出,「當時提出時,大家可能都很想作,但就是少了一些客觀條件配合。」

提起深圳台商協會,張周源說,深圳台協不只是全大陸最早成立的台商協會之一,也是迄今唯一拿到ISO認證的台商協會,目前分會高達20個,足見軍容壯盛。他還說,幾年前,深圳台商協會還當選過深圳當地的優良社團,回想起這些光榮歷史,張周源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新人新氣象 企盼成立深圳台商會館

對於過去一些欠缺客觀條件配合的事情,張周源說,他都希望能在他的任期內,一一達成,繳出一張不讓人失望的成績單,「現在要蓋學校,可能來不及了,因為一旁已經有設立多年的東莞台商學校了,但台商會館,是一定要建的。」

他提及,目前很多台商都在自己的投資城市,陸續興建起自己的台商會館,例如,距離深圳不遠的東莞台商會館就有68層樓高,但深圳卻長期因為土地供應較為緊俏等因素,一直未能如願,「台商會館可以作為深圳形象的一環,也可展示出深圳台商在這個城市裡,努力打拚過的成果與實力。」

過去20年來,深圳台商協會不斷發展,會員數從一開始的60多家,增加至迄今的2,000多家,會員數僅次於東莞台商協會,目前是全大陸規模第二大的台商協會。

深圳台協成軍以來,也不間斷地投入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回饋當地。截至目前為止,深圳台協一共成立了「深圳教育基金」、「婦女兒童基金」與「見義勇為基金」,同時也為先前不幸發生的華南水災、長江水災、汶川地震踴躍捐輸,總價值超過了人民幣兩億元。

此外,為了協助解決大陸偏遠地區學生就學問題,深圳台協近年來也相繼在黑龍江、江西、廣東等地方,一共捐建了18所希望小學,資助了近千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隨客戶需求拓展大陸市場 最嘆缺工、工資漲

張周源是南投人,90年代初期,他首度到深圳投資設廠,一開始從鐵製品作起,隨後又作了木製品、樹脂製品,現在則主要投入運動器材和傢俱類產品製作,例如撞球桌、乒乓球桌,以及電腦桌等產品,都可滿足客戶需求。

他笑說,會跨足作這麼多產品,主要原因是自己專作來料加工,「客戶有時候會問我們,可不可以作家具,我們說可以,就作了家具,後來客戶又問會不會作運動器材,於是才又增加了營業項目。」張周源的說法,活脫脫是不少大陸台商的工作寫照,也表彰了台商的製造強項。

張周源說,深圳台協和一些台商協會,可能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深圳台協是根據會員繳交會費情況,來登錄會員名冊,「每個月總是會發現有一些會員流失了,這些流失的會員,有些是歇業了,有些則是轉移到海外或是大陸內陸去。」

張周源描述的現況,正好是珠三角台商的整體寫照。特別是深圳經濟特區發展迄今已屆30年,在長三角、環渤海,甚至是中部城市等後起之秀崛起下,珠三角不再是台商獨愛的投資地點。這幾年來,大陸投資成本提高,舉凡工資漲、原料漲,再加上大陸長年實施一胎化政策,現在全大陸更面臨了缺工問題,於是開始有台商跑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去。

他無奈表示,現在的缺工問題真的很嚴重,「白領可能不用擔心找不到,但就是一般藍領和普通工,真的很難找。」以他的公司為例,現在普通工缺口約有20%,很難滿足日常的生產需求。此外,深圳工資也是年年漲,漲幅多在10%-20%之間,從前深圳基本工資是人民幣900多元,但現在已經漲到1,100多元了。

面對這些大環境的不利因素,張周源當選深圳台協會長,也多了一項新使命,那就是要繼續協助台商轉型升級,目前深圳台協也規劃了不少相關活動,其中一項,就是藉助與台灣生產力中心的合作,讓台商趕緊朝高附加價值移動。

深圳台協夜未央 圓夢計畫開展中

兩岸在今年6月底才剛在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明年元旦起,兩岸有超過800多個稅號產品,將分2年3期實施零關稅。張周源說,這對有意拓展彼此市場的台商來說,的確是一大商機,而他在兩岸洽簽ECFA之後,也明顯感覺到兩岸關係更加和平穩定。

8月的第三周,大陸廣東省長黃華華率領大批企業來台採購,張周源也隨深圳市政府官員一同返回台灣參加「廣東周」,而黃華華也順勢對台大舉採購。張周源表示,過去幾乎不可能在台灣辦「廣東周」,但兩岸關係和緩,一切就辦得到。

作為深圳台協的新掌門人,張周源腦袋還閃過好多夢想,要趕緊完成,除了台商會館外,他還要趕緊敦促會員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與信保公司,「ECFA雖然允許台資銀行可以到大陸發展,但是要等到台資銀行真正能大舉承作人民幣業務,還有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很多廣東台商還是會隨著景氣好轉,想要擴張事業,「這時候,若不能趕緊協助會員找到金援,就可能錯失了與民企相互競賽的黃金時機。」

他也認為,兩岸才剛洽簽ECFA,未來兩岸經貿互動會更密切,隨著大陸工資費用高漲,環保意識也不斷提升,若政府此刻能趕緊推出吸引台商回台從事高端製造業、並且升級轉型的話,他預期,很快就會有一大批台商等著回流家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