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專訪河北石家莊台商協會會長 李進

河北省有個別稱叫做「燕趙」,在春秋戰國時代,這裡是燕國與趙國領土的一部分,據說,更早以前,黃帝大戰蚩尤的古戰場就在今日的石家莊附近。17年前,石家莊台商協會會長、國祥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進,就這樣一腳踏進燕趙大地,而他也正是在這個古戰場上,成就了一家全大陸數一數二的「火車空調」製造商。 

                     

1992年,國祥運輸設備收到了一張來自大陸鐵道部的大單,當時的國祥,已在台灣的火車空調界闖出一番名號,要承接這筆訂單不是問題,不過,大陸鐵道部下單的同時,卻也附註了一個但書,那就是為了確保交期與產品品質穩定,期盼國祥能到河北與鐵道部旗下的一家公司合資設廠。        


幾經評估,國祥決定接下這筆訂單,也自此開啟了投資大陸之路。李進回憶起當年初次踏進石家莊,他對對石家莊的 第一印象,就是一堆老房子,「當時的台商也不多,只有十來家」,不過,隨著大陸經濟高速發展,如今的石家莊,不僅換上了新城新面貌,前往石家莊經商的台資企業,也發展到上百家的規模。    

                                         

最苦時閉眼大投資 升級轉型不停步                    


國祥落腳河北石家莊,正好成為大陸第三家火車空調製造商。起初幾年,國祥隨著鐵道部在大陸全國拓展鐵路建設,訂單可說是源源不絕,不過,當時序進入2003、2004年後,大陸鐵道部萌生了「升級轉型」的念頭,卻一度讓國祥面臨前景黯淡的生存危機。                                  


李進說,當時的鐵道部計畫要讓全大陸的鐵道建設一起升級,也構思未來幾年要打造「動車」(即台灣的高鐵),但環 顧當時的火車配套商,無一符合鐵道部對升級轉型的要求,「鐵道部心一橫,決定要嘛全數自海外採購配套產品,要嘛就是配套商自己想辦法跟上鐵道部升級的步伐,鐵道部才肯下單。」      


「在2003、2004那兩年,鐵道部幾乎停止對舊設備商下單,全心規畫日後的新鐵道建設,」李進表示,當時國祥接不到訂單,日子過得相當苦,「左思右想,也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砸大錢投資新設備、新技術,第二就是下台一鞠躬、揮別大陸市場,」國祥當時選擇了第一條路走,他形容,當時幾乎是閉著眼睛大膽投資。

                                     

國祥在最苦的時候啟動大投資,不僅將原來80畝的廠房,擴建到今日300畝的規模,國祥還致力於各類軟體與新設備、新技術的開發投入。當時,國祥選定的策略就是品質要與國際接軌,「為了要作好接軌,只要是國際間有關鐵道工業技術標準或是工廠認證,甚至是學術論證會議,國祥就一定參加,為的就是要證明自己也有國際級的實力。」李進說道。                                                      


就在國祥啟動大投資後的短短數年間,國祥不僅成為亞洲第一家取得國際鐵道工業技術標準的企業,在訂單、業績上,也獲得了豐碩的回報。在國祥羽翼漸豐之際,全大陸的鐵路交通建設又開始動了起來,不僅一些大城市開始大力發展地鐵(即捷運), 爾後大陸又走向了「動車」時代,一連讓國祥吃了好幾塊大餅。


李進說,大陸的鐵道建設,現在可說是進入一個罕見的高速成長期,這點在國祥的營業額,自2006年之後,每年都呈現30%以上成長,就可探出一二。「我們預計今年可以賺進人民幣6億元,明年會到8億元,後年還要挑戰10億元,」 「兩三年後,我們還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火車空調製造商,」李進滿懷自信地向記者「預告」,國祥運輸未來幾年還會大發展、大躍進。    


 在過去兩年國際金融海嘯來襲時,全球以及大陸的經濟格局發生很大變化,多數以製造業出口為主力的台商受到重創,但一些內需型的台商,卻因為大陸推出高達人民幣4兆的刺激內需方案,受惠不少。


 以國祥來看,從事的是運輸空調,即便在金融海嘯中,都是一般政府不會輕易放棄投資的公共工程,也難怪,國祥可以在此基礎上,穩紮穩打,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前進。


拓展國際市場 3年後挑戰世界第一                     


目前全大陸約有十家左右的火車空調製造商,最強的一個族群就是擁有外資技術打底、幫襯的中外合資企業,例如,美國冷王牌(THERMO KING)、德國哈格諾克、西班牙美拉克(MERAK)等,國祥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這些外資同行,要 與他們一同角逐全大陸的火車空調市場。          

      

李進說,目前國祥在大陸火車空調市場的市占率約是45%, 是大陸第一品牌,第二名市占率則約有20%,但都是由不固定的外資同行取得亞軍座次。儘管國祥已在大陸火車空調界取得優勢領先地位,但國祥卻有發現了一個長存的經營隱憂,必須加緊克服。                                              

                                   

他表示,國祥發跡過程,相當仰賴鐵道部此一大客戶,「鐵道部好,國祥生意就跟著好」,但長期仰賴單一大客戶的結果,卻猶如將雞蛋全擺進同一個籃子裡,長此以往,恐怕會制約國祥長程的發展。               

                                 

心生危機感的國祥,為了調整單一客戶格局,這幾年邁開步伐走國際路線。對國祥來說,在大陸國內市場上,目前已是指標企業,市占率均可穩固在40%-50%之間,但國際市場可就不同了,若能爭取到更多海外客戶,就不擔心那天可能要陪著單一客戶「梭哈」,而以往國祥較少放眼國際,國際市場對國祥來說,也宛如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                              


李進解釋,「國祥才剛開始起步要發展國際市場,多努力就可多得,深具開發魅力。」目前國祥拓展國際市場的足跡,已踏上東南亞、歐美等國家,今年5月國祥還在法國巴黎近郊設立了一個新據點,作為快速服務歐洲廠商的新起站。


台商成功之道 本人資金技術缺一不可                   


李進在石家莊一待十幾年,石家莊的台商也從最初的十來家,來到今日的上百家規模。除了製造業外,還有不少服務業台商,舉凡房屋代銷、幼兒園、攝影禮服等不一而足。


由於到大陸的時間早,李進眼中看過的台商成敗案例不少,他感嘆地說,石家莊是全球有名的醫療用手套生產基地,最早這是台商的貢獻,但後來陸資企業也學到台商的生產技術,反倒成為當地醫療用手套最大宗生產商。


他表示,大陸的經濟量體規模太大,成長速度也很強勁,這使得只要在商場不要犯致命錯誤的企業,就有機會分享市場一杯羹,「台商與陸資的經營模式與文化不同,同樣入同行,但陸資就是更有機會賺到更大的財富,由此也打破一般台商的想法,千萬別認為只要複製台灣經驗就夠了。」                              


他認為,成功台商的要件有三,一是本人到,二是資金鏈要夠長,第三就是技術要到,「很多人只是抱著『沾醬油』的心情到大陸發展,錢不敢投、技術也不敢發展最新的,要知道,『小打小鬧』是無法創造最大的市場利基的。」


這陣子,富士康跳樓事件引發大陸以及台商圈熱議,到底在大陸經濟轉型的大氛圍下,台商過去擅長的軍事化管理模式,是否面臨調整時刻?李進以自家公司為例表示,國祥所在的石家莊在內陸,薪資比一般沿海省份低,但是為了追求最好的研發與技術人才,國祥的薪資都比其他企業來得高。


他表示,最早到石家莊投資時,當地的用工成本很低廉,一般勞工的薪資是每月人民幣200元,如今工資已飆上了人民幣1,100元,雖然國祥的給薪已經比一般企業優渥,但估計一兩年後,富士康先前加薪20%的風潮,也會再蔓延到河北來,國祥索性在今年7月1日起,就率先跟進調薪20%,先滿足員工的攀比效用。


三套管理模式 因材施教


李進說,在建立較佳的給薪環境後,管理人的工作就可以作得很細緻。國祥的作法是,將員工分為三級,第一級是根據員工貢獻,列為公司的資產,務必要用最好的待遇、企業文化吸引這些好人才留在公司,這些好人才約占公司的10%。


 再者,還有一些當年跟著公司創立即工作迄今的元老,這些資深員工過去都曾立下汗馬功勞,公司有義務照料他們,也必須區別對待,元老型員工約占20%。其餘的70%,就是一般的勞工,為了避免管理糾紛,國祥是透過勞動仲介公司來聘僱,一些管理責任也因此轉嫁到仲介公司身上。


目前國祥的員工約有700多人,研發人才約100人,隨著業務拓展,國祥年底還要就地開立新廠,屆時員工數將突破1,000人,明日依舊是大有可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