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經貿展望

兩岸經貿展望

文/朱雲鵬


所謂的「東協加一」,就是中國大陸和東協國家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成立自由貿易區,實施關稅減讓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在此協議下,東協國家(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10國)銷往中國大陸的大部分產品,開始適用零關稅,中國大陸銷往東協的產品,也享有同等優惠。因此,協議開始生效的2010年1月1日,對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

從2010年開始,和東協的出口品相比,台灣有不少的出口產業居於競爭上的劣勢。比較嚴重影響的有紡織纖維業、石化業和機械業。例如尼龍和五大泛用塑膠,出口到大陸分別占台灣總出口的4成6和7成左右;同樣的產品,東協如果報價1千元,台灣出口到大陸課6.5%的關稅,要賣1,065元。機械業,出口到大陸占台灣總出口的1成5左右,面臨的關稅約15%,東協賣1千元的,台灣要賣1,150元。消費者不會選擇貴的產品,最後當然是由廠商吸收,毛利因此會被大幅侵蝕。

目前亞洲的主要分工模式,是日本賣上游原材料到台灣,台灣將其製成半成品或中游原料,送到大陸加工成消費品,再外銷到歐美市場,這樣的分工模式,使得中上游原料或設備成為受東協加一影響較大的產業。此外,東協加一的生效,也削弱了台灣在這個分工體系裡的既有分量。大多數國家在面臨這種外來衝擊,會激發全國團結意識,各界共同商討對策,並付諸實行。令人惋惜的是,這樣的反應並沒有出現在目前的台灣。

目前台灣朝野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已經形成對立。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化解對立,除了要讓全球化程度高的產業能排除競爭障礙外,也要讓所有全球化參與程度偏低的產業和個人,都獲得適當幫助,讓他們有機會轉型,進而也分享全球化的果實。如果實在不可能轉型,也應當獲得足夠的社會救助,全球化果實分配得愈平均,社會愈容易得到繼續參與全球化的共識。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我們應當討論如何因應東協加一對台灣出口、產業和勞工就業的衝擊,希望各黨各派,都提出可行的建議,也希望不同立場的智庫,合作研究可行的對策。

ECFA應是諸多可能選項中的重要一個,思考和大陸簽經濟合作協議,讓台灣產品享有和東協一樣的低關稅,是台灣克服東協加一對於出口威脅的可能方向。兩岸洽簽ECFA協議要符合WTO的規定,我們可以像東協和中國大陸一樣,先有一個「架構協議」,亦即先擬好未來合作的「章節目錄」(即使沒有實質內容),然後先就部分產品的關稅,實施「早期收穫」,之後再逐步充實實質內容。

ECFA可以有效改善台灣經濟大環境,讓台灣產品在公平基礎上與其他國家產品競爭,但是有關ECFA的協商,必須取決於兩岸雙方,希望大陸基於體會台灣的立場,簽成了較為接近我方理想的經合協議,以因應東協加一的挑戰。

另一方面,台灣除了簽ECFA之外,還要發展新興產品和服務,提升能力和其他國家在大陸乃至全球市場競爭。所以台灣要進行產業升級,包括發展自我品牌,發展關鍵技術,來確保獲利能力,不能只靠既有分工模式來發展經濟,也要發展新興服務業,以促進就業和國際競爭力。

最後,我必須要強調,一個內部團結相較於內鬥不斷的國家,具有更好的成長機會。因此,在台灣面臨重重挑戰之際,社會各界應當挺身而出,不分你我。我們深切盼望能消除台灣兩岸政策方面的分歧,內鬥內耗不應再持續下去,協力共舉才是台灣成長的唯一路徑。

(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編者按:本文係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