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經濟協議(ECFA)」問答

「兩岸經濟協議(ECFA)」問答

文/金管會


金融服務業納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好處為何?

由於兩岸金融市場存有結構性差異,無論是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幅度,或是金融機構的家數、資產規模,均有極大的差距,所以兩岸金融市場開放相互進入的條件,必須有衡平性的考量,雙方應依據「加權對等」或「實質對等」的原則進行協商,才能創造互利雙贏的結果。大陸地區對外資金融機構市場進入門檻的限制、業務經營的限制,已構成我業者在大陸地區展業的障礙,有必要透過「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來加以排除。

此外,由於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各有其對金融服務業市場的開放承諾範圍,為符合WTO精神,雙方未來如就市場進入議題進行協商,大陸方面允諾僅授予我金融業者之優惠措施,應該納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或其後續協議,才能豁免適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實施獨惠我方之開放措施。


將金融業納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目的為何?

答:將金融業納入「兩岸經濟協議(ECFA)」之目的主要有三個:

第一、推動兩岸金融往來關係制度化:目前在大陸投資的國內廠商約8萬家,台商在大陸缺乏國內金融機構的支援,有礙其在大陸市場發展,且國內金融機構赴大陸地區拓展業務,有助於台商在大陸更進一步的發展,我國金融機構因對台商認識較深入,也擁有較其他外國金融機構更多的優勢,因此兩岸金融往來,有助於增強台商競爭實力,提高國內金融產業整體績效,厚植台灣國際競爭力。

第二、要在WTO架構下,發展兩岸金融往來實質對等自由化:鑒於我國在WTO的入會承諾係採已開發國家標準,相關承諾高於中國大陸,對於外國銀行在國內經營新台幣業務之規定與本國銀行相同,而中國大陸對外資金融業在大陸地區發展仍設有諸多限制。因此國內金融業者亦期盼藉由「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協商,能取得超越中國大陸WTO入會承諾,且獨惠我方的優惠措施,以獲得較其他外資進入中國更優惠之競爭條件。

第三、要促進我國金融業投資國際化:由於大陸已經是我國對外投資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最大的貿易對象,且因大陸係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各國金融業者也爭相赴大陸搶攻市場,因此,兩岸金融往來有其必要性,也是金融業者國際化布局之ㄧ環。


兩岸金融備忘錄(MOU)與「兩岸經濟協議(ECFA)」有何不同?

兩岸金融備忘錄(MOU)主要是針對兩岸金融監理機關進行資訊交流、資訊保密、金融檢查、持續聯繫等合作事項的書面文件,並不涉及市場進入議題。而「兩岸經濟協議(ECFA)」主要是有關兩岸在貨品與服務貿易的市場開放項目、投資保障,以及其他與經濟合作相關的議題。因此金融備忘錄(MOU)是與兩岸金融監理機關間的合作事項有關,「兩岸經濟協議(ECFA)」則是與兩岸間市場進入、經濟合作等議題有關,兩者的功能不同,但皆有於適當時機簽署的必要。

簡單地說,兩岸金融備忘錄(MOU)就如同球賽基本入場券,兩岸簽訂金融備忘錄(MOU)後,我國金融業者即可依據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入會承諾條件進入大陸市場。但進場後能否在包廂以較佳位置觀賞球賽,也就是替我國業者爭取更佳的經營條件,要取得超越中國大陸WTO入會承諾而獨惠我方的優惠措施部分,則必須等「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署後,中國大陸才能在不違反WTO「最惠國待遇」的原則下,實施開放措施。


兩岸在協商「兩岸經濟協議(ECFA)」金融業議題時,金管會的立場及規劃方向為何?

由於部分中國大陸金融業者已公開表達有意願來台設立分支機構,所以大陸也可能會將「金融業」列為ECFA協商議題,並要求我方對中國大陸履行我國在金融服務業的WTO入會承諾。

鑒於兩岸金融業市場開放幅度落差甚大,且金融業為關鍵性產業,對經濟安全及社會安定的影響甚鉅,故雙方應依據「加權對等」或「實質對等」的原則進行協商,才能創造互利雙贏的結果。


洽簽「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未來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設立據點,會不會影響國內金融穩定?

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開放大陸金融機構來台設立據點,以銀行業為例,國內銀行在外匯業務、消費金融、衍生性金融商品、財富管理等業務,不但較大陸地區銀行具有競爭力,在金融創新能力及服務效率也高於大陸地區銀行,加上國內銀行業已經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所以開放大陸地區銀行來台設立據點,對本國銀行業者的衝擊應屬有限。

目前外國金融機構來台設立分支機構,金管會已訂有完整的審核及管理法令規定,未來大陸地區金融機構到國內設立分支機構,金管會也將訂定相關的審核及管理法令規範,大陸地區金融機構除須符合我方要求的守法性及財務、業務健全性標準以外,金管會也將落實日常監理工作,並要求大陸地區金融監理機關履行MOU所規定的各項監理合作義務,以確實掌握大陸地區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並維護國內金融穩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