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陸經貿消息輯要

◎ 整理/李  文

●       廣東利用外資跌幅擴大

據澳門日報9月8日報導,廣東2009年首7月利用外資大幅下降,全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4億(美元,下同),降2.3%。廣東省統計局公佈7月廣東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只有16.02億,比2008年同期降15.3%,降幅比2009年5月擴大11.2%,比6月更擴大13.4%。同時,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的下降幅度則逐月收窄,7月新簽472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降16.8%;合同外資金額10.94億,降15.2%。

1至7月廣東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達2,340個,合同外資金額86.41億,比2008年同期分別降49.1%和48.7%。廣東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佔全大陸比重23.5%,比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首7個月廣東省利用外資有幾大特點:一是服務業實際吸收外資較為強勁,為45.06億,比同期增4.6%;佔全省的39.5%,比2008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中資訊傳輸、電腦服務和軟件業引資1.56億,增14.7%,批發和零售業引資8.75億,增39.4%,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5.55億,增159.3%。

二是珠三角實際利用外資保持增長,為103.63億,比2008年同期增1.7%;東、西兩翼以及粵北山區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3.09億、0.96億和6.33億,比同期分別降25.9%、55.3%和25.7%。

三是亞洲、非洲外資增長較快,分別為81.93億和1.37億,增9.9%和5.3%。首7個月廣東外資中香港佔69.35億,增13.2%;日本4.42億,增19.6%;韓國0.73億,增22.9%;阿拉伯聯合酋長國0.20億,增47.5%;毛里求斯1.32億,增3.2%。不過,首7月在廣東投資的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實際外資,均分別下降43.1%、28.1%、17.3%和12.6%。

●          滬穗深居最佳商業城市前3名

據香港商報9月8日報導,全球著名商業雜誌《福布斯》中文版第6次發布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共有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00個城市入選。上海、廣州、深圳位列榜單前3名。江蘇省以16個城市成為入榜最多的省份,浙江省和山東省分別有14個城市入榜緊隨其後。《福布斯》中文版同時推出了縣級城市排名子榜單,昆山、常熟、義烏成為最具投資價值縣級市的前三名。

經濟形勢的變化及相應的指標體系的調整,導致了2009年福布斯大陸商業城市榜排名的一些變化。盡管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並經受轉型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挑戰,但上海市依舊憑藉優勢的高級人才儲備、便捷的物流體系、在創新及消費方面的能力與潛力,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首次登上城市榜的首位。盡管東南沿海仍然佔據了最佳商業城市前10位中的9位,但在第11到第30位的城市中,環渤海及中部的城市佔優,有後來居上之勢。

在這一輪經濟危機中,珠三角城市群由於更早、更迅速地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其整體表現略優於長三角。在2009年的榜單中,前10名城市中珠三角佔據3個席位:廣州(第2名)、深圳(第3名)和佛山(第9名)。而長三角經濟圈在是次金融危機中則受衝擊較明顯。江浙滬2009年共有31個城市進入榜單,多達10個城市跌出榜單,入榜城市中名次下降的達25個,名次上升的僅5個,僅有寧波與2008年持平。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成為2009年榜單的大贏家,2009年山東共有14個城市進入榜單,其中名次上升的城市多達11個,並有一個新入榜的城市(榮成)。中西部省份2009年也有搶眼表現,排名大幅提升。

●      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4%

據大陸中國網9月1日報導,大陸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調查數據顯示,8月份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4%,比7月上升0.7個百分點。

製造業PM是一個綜合指標,由新訂單、生產、存貨和產成品庫存等12項指數組成。PMI指數高於50%,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反映經濟衰退。8月份PMI為該指數連續第6個月高於臨界點。

該項針對700多家製造業廠商的調查顯示,同7月相比,只有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略有下降,其餘各項指數均有所上升。其中,購進價格指數、進口指數、採購量指數升幅最大,超過2個百分點。

8月新訂單指數為56.3%,比7月上升0.8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1%,同7月持平;生產指數為57.9%,比7月上升0.6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為62.6%,比7月上升2.7個百分點。到目前為止,該指數已連續9個月上升。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8月份PMI指數繼續在臨界值以上小幅提高,表明大陸經濟回升趨勢將繼續保持,但由於經濟回升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未來PMI指數的走勢還需密切關注。

●      7億人民幣助中小商貿企業融資擔保

據澳門日報9月3日報導,為解決大陸中小商貿企業融資難題,大陸中央財政下撥7億人民幣,主要用於補助這類企業融資擔保,以及投保大陸貿易信用險的費用。希望通過7億資金,帶動大陸700億的信貸融資和保險額,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扶持中小商貿企業健康發展。

報導指出,與生產企業相比,大陸中小商貿企業抗風險力弱,可抵押物少,獲銀行貸款較難。為此,大陸中央財政將對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商貿企業提供的單筆貸款800萬以下、未獲其他中央財政補貼的擔保業務,給予不超過貸款擔保額百分之一的補助。

申請補助資金的融資擔保機構須具備以下條件:具獨立法人資格,並達到一定實收資本規模;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經濟效益良好;3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項目申報期內為中小商貿企業提供的貸款擔保額,佔其擔保總額兩成以上;上年度貸款擔保總額達實收資本2倍以上;擔保費用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半;擔保中小商貿企業及貸款用途符合大陸總體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等。

另外,大陸還鼓勵中小商貿企業投保境內貿易信用險,以及其他企業以中小商貿企業為風險方投該類保險。大陸貿易信用險是一個新險種,商貿企業可通過購買該險,享受保險機構的信用數據庫和風險評估服務。在信用銷售發生壞帳時,保險機構可以按照約定及時賠付,減少企業實際損失。對符合標準的企業投保境內貿易信用險,中央財政將按照實際繳納保費的50%予以補貼。

●      調降外資旅行社註冊資本至30萬人民幣

據大陸中國網8月31日報導,針對外資在大陸設立旅行社的門檻再次大幅降低,大陸旅遊局發佈《關於啟動外商投資旅行社的設立申請工作的公告》指出,自2009年9月15日起,大陸旅遊局正式受理外商投資旅行社的設立申請。

2003年大陸向外資開放旅行社市場,外資可以在大陸設立外商獨資、外資控股和中外合資旅行社,不過,在出境遊、境內遊和入境遊三大塊業務中,外資只能經營境內遊和入境遊,不得經營出境遊。

報導指出,正是因為這種「保護性」政策,致外資在大陸設立旅行社的積極性不高。根據大陸旅遊局發佈的年檢數字,2008年大陸共有近2萬家旅行社,其中國際社共有約2,000家,而外資旅行社僅30家。

報導表示,進入大陸之後,除了開業時引起的短短騷動外,這些外資旅行社便如同「石沉大海」般銷聲匿跡,根據統計,30家外資旅行社的旅遊業務營業收入僅佔國際社總量的2.63%,旅遊業務毛利率只有4.21%,還不及大陸2萬家旅行社6.93%的平均毛利率。

為了鼓勵更多外資進入大陸旅行社行業,大陸旅遊局發佈《關於啟動外商投資旅行社的設立申請工作的公告》,從9月15日起開始正式受理外資社的設立申請,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外資設立旅行社的註冊資本從原來的400萬元人民幣降至30萬元人民幣,標準降低了10多倍,基本實現了「國民待遇」。

報導引述相關部門表示,暫時並無大型外資財團有意借機進入,一位官員稱,廣東旅遊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外資想要進來,付出的成本和努力要更多,所以,短期內不會有外資對廣東市場感興趣。對於外資進入廣東旅遊市場,許多廣東旅行社表示沒有任何懼心。

●      公布8項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措施

據大陸新華網9月2日報導,大陸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佈8項制度,以強化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該8項制度是:《食品市場主體准入登記管理制度》《食品市場品質監管制度》《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食品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制度》《食品廣告監管制度》和《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協調協作制度》。

大陸工商總局食品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8項制度是根據不久前推出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制定的。

該位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制度的建立,積極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切實維護食品市場秩序。

●      快遞許可證制度10月起實施

據香港大公報9月1日報導,大陸交通運輸部原則通過《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從2009年10月1日起,經營快遞業務必須申請郵政管理部門的許可,並接受郵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此前已經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應在1年內補申請經營許可。

該《辦法》規定,在省(區、市)範圍內經營的,向所在省(區、市)郵政管理機構提出申請,跨省(區、市)經營或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向大陸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郵政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5天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決定。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實行年度報告制度,有效期屆滿30天內申請換領。

近年來,大陸快遞市場迅速發展,初具規模,競爭格局基本形成,但也存在服務質量不高、缺乏准入門檻、安全隱患較多等突出問題。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信件以及包裹、印刷品等物品的快遞業務,直接關係到用戶通訊秘密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保護,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對快遞業務實行經營許可制度,是修訂後的《郵政法》明確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

該《辦法》明確了《郵政法》關於「嚴格的服務質量管理制度和完備的業務操作規範」、「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等規定的具體內容,從經營網絡、運遞能力、處理場所、設備設施、資訊網絡、人員資格等方面對不同經營範圍的企業應具備的服務能力作了明確規定。

●      浙江公布29項助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措施

據香港大公報9月16日報導,浙江省政府推出29條意見,從創新、融資、稅費、生產經營環境等方面予以支持,幫助浙江省台資企業渡過難關,平穩發展,加快轉型升級。

浙江省政府指出,鼓勵台資企業獨立建立或與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各種形式的企業研發機構,鼓勵台資企業承建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支持台資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台資企業創立自主品牌。支持和鼓勵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產品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品質獎、中國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知名商號。創立自主品牌,且出口達到一定標準的台資企業可申請認定「浙江出口品牌」。

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推出面向台資企業的股權質押、應收帳款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多元化動產抵質押及多戶聯保、個人無限責任連帶擔保等新型擔保方式融資產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台資企業在大陸A股市場上市。

根據浙江省政府的規定,新辦軟件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3年至第5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2009年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在社會保險費繳納比例實行臨時性下浮的基礎上,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

報導表示,截至2009年6月底,浙江省已有台資企業6,838家。目前,杭州市已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299家,合同利用台資15.75億美元;嘉興市也累計引進台資企業1,155家,總投資80多億美元。

浙江省政府要求各級勞動人事部門根據台資企業的用工需求,通過多種渠道,推薦各類人才到台資企業就業,並適時為台資企業舉行專場人才招聘會。支持省內技工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與台資企業的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職工技能培訓,並按規定給予適當補助。

此外,對台商子女入學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適當照顧」的原則,為台商子女解決在浙江省入托、入學的困難。

●      江西擴大台資企業產品檢驗直通放行範圍

據香港大公報9月14日報導,江西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溫珍才表示,2009年江西利用泛珠三角區域、長三角區域、海西區域檢驗檢疫合作協議平台,主動協調上海、寧波、廈門、廣州、深圳等沿海口岸局,將實施出口貨物免於查驗、直通放行機制的範圍擴大至江西台資企業勞動密集型加工產品、低風險農副產品,全面支持其擴大出口。

針對台資企業在江西不斷增加、產品品種不斷擴大的實際情況,2009年江西對納入法定檢驗的所有法檢貨物,採取為期一年的臨時檢驗檢疫措施。溫珍才表示,在臨時檢驗檢疫措施過渡期內,檢驗檢疫部門對新增法檢貨物實施免予憑證報檢、免收任何檢驗檢疫費用、免予實施檢驗檢疫的「三免」優惠政策,企業只要申報,檢驗檢疫機構對新增法檢出入境貨物實行通關單放行管理。

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6月,江西省累計批准台資項目2,415個,在中部地區名列前茅。

●      廣西公布24條支持台資企業措施

據香港商報9月6日報導,廣西自治區政府在南寧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台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廣西將用最優惠的政策、最佳的環境、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服務支持台資企業發展。

廣西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魏然表示,該措施包括支持台資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產業園、參與重點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台資企業的金融支持和財稅政策扶持、優化投資環境和提升服務水平等5個方面,共24條。

報導表示,2005年以來,台商在廣西的投資每年以35%左右的速度增長。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批准台資項目1,295個,合同台資額46.2億美元,實際到位資金超過25億美元,在西部地區排第一位。2008年,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廣西對台灣進出口總額仍達到2.4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5.5%,其中,廣西對台灣進口比2007年增長65.1%。近幾年,每年到廣西旅遊的台灣遊客都在40至50萬人次,佔台灣居民到大陸旅行總人數的10%左右。2008年廣西接待的台灣遊客達到42萬人次。2009年首季度,廣西接待的台灣遊客比2008年同期增長13.7%。

2008年12月,廣西北海、防城港、欽州被確定為對台海運開放港口。2009年1月20日起,廣西成為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第二批開放區域。2009年5月20日,廣西桂林與台灣開通臨時包機直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