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經營
- 更新日期:109-08-31
◎ 文/葉飛呈
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200週年,亦是《物種原始》出版150年紀念。回想在19世紀當下,他所提出的「物競天擇」與「演化理論」撼動全球,時至今日依舊是驅動科學的典範,「適者生存」的概念,對如今身處後海嘯時代的我們,更是一記當頭棒喝,提醒我們唯有「適者」才得以「生存」。
如何讓自己成為「適者」?前幾年有一本暢銷書「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內容主要就是教讀者如何利用「創新」的思維,幫助個人或組織脫離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創造沒有人與其競爭的「藍色海洋」,更進一步把「競爭」變成無關緊要,並告訴我們應致力於增加需求,不要再汲汲營營於瓜分不斷縮小的現有需求和衡量競爭對手,同時強調真正持久的勝利,不在降價競爭求勝,而是創造嶄新未開發的市場空間。想要求生存就要先尋得新契機,因此近年來「創新」這個概念在各行各業之間備受重視,亦被視為企業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來台演講時曾提到:「創新是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對於企業來說,發展差異化策略是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對於國家來說,一個國家要建立其競爭優勢,就必須先在科技創新的領域上,建立其獨特價值。台灣過去是傳統勞力密集的民生工業,現已轉變成技術密集的製造業,但因近年來中國大陸及其他亞洲新興國家,挾帶著低廉的勞力及土地成本等優異條件,使得台灣製造業在產品設計與功能上,都必須更努力發展及求新,才能區隔出產品層次,以利提高產品品質與附加價值,藉以維持國家的經濟優勢與產品的競爭力。現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亦曾說過:「每個組織的核心能力都不一樣。但是,每個組織都必須要有的核心能力就是創新。」由此可知,創新對於企業之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創新不應只侷限在產品方面而已,除了在產出的產品上需要創新,以提升自身優勢及競爭力外,領導者在每個組織中的管理方式,亦需要加入創新的概念。「創新經營管理」指的是一個企業或組織在實際經營運作時,是否有嶄新的思維、方法,能讓企業或組織的潛力發揮到最大值。有好的企業文化,才會有好的企業績效。台灣企業跟歐美企業在管理方式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塑造出一個創新文化,尤其台灣企業多數高階主管均採行權威式管理,無法容許員工犯錯,做不好就是開除,導致員工個個怕事,大家都不願意嘗試、不願意當白老鼠,更不用說是創新思考。因此,要做好創新管理,必須先在組織內部營造出創新的文化及工作氛圍,鼓勵員工勇於嘗試不要怕犯錯,讓員工無拘無束發揮創新能力,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要營造出此種氛圍的工作環境,企業除了要先建構起溝通的平台及激勵員工的機制外,同時,要求高階主管們必須具備承擔測試性風險的能力亦是重要的一環,要讓員工們感受到公司的重視程度,才能上下齊心,建立創新的文化。
以美國的3M公司為例,它是一個知名的重視創新的企業,3M有一個非正式的”「15%原則”」,也就是允許每個組織成員在工作時間內,可用15%的時間來做私事,亦即做些個人感興趣的工作方案,不管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於公司,而這種時間與資源上的支援,多年來造就3M多項新產品的誕生。3M的主管解釋說,這個原則主要是倡導一種創新與日常工作結合的互動關係,這種做法塑造出3M的創新文化,也激勵3M員工表現出卓越的創造力。經營管理上的創新不似技術創新一般,擁有法律上的專利權保障,因此能否在競爭對手模仿之前,立即以執行力攻佔藍海市場,也成了管理創新效益有效期長短的關鍵。
瑞典宜家家居(IKEA)也是一家知名的創新經營的公司,它成功的在一片競爭的紅海中,以低廉價格創造出高顧客價值,同時它的管理創新,打造出專屬的家具及家飾品王國。IKEA將家具的主要元件標準化並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再讓顧客一起參與,自行決定主要元件的組合方式,拼裝出專屬的家具家飾。此舉成功的與傳統家具業只提供標準化、客製化的產品區分開來,以創新的經營模式在紅海中尋見屬於它自己的藍海。
台灣在地的企業需要嘗試改變、時時創新;海外投資的台灣廠商亦然,面對大環境的競爭,台灣各產業均感受到強烈的生存壓力,在這股競爭的洪流中,除了要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不斷地求新求變是不二法則,中國的易經即曾說過:「變是唯一的不變。」最近十年來,台灣產業的大舉西移,已成為一股無法抵擋的趨勢,大陸雖然與台灣屬同文同種,但由於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在認知上有著些許的差異,導致台灣企業在大陸員工的管理上較無法達到標準甚至產生糾紛。因此,要如何掌握這些價值觀念的差異,避免管理上的衝突,再加以改變過去的傳統做法,用創新的經營方式來管理,的確是台商企業主現在應深思的問題。彼得·杜拉克曾說:「不創新,就死亡」,同樣地,面對大陸投資環境的改變,台商企業主若還是維持過往的經營模式,長期不思考轉型、升級或創新,最後終究會被淘汰。
創造力的最小單位是個人,許多創新理論,最終都回歸到個人的創造力。因此,企業組織在面對創新經營管理的課題時,首先要先營造出創新的文化,讓內部的員工及高層主管們都願意嘗試、不怕犯錯,才會有新的思考及新契機產生。面對著大者恆大的競爭世界,位處中階的中小企業們惟有不斷地求新求變,才會有新的機會。
(作者為台灣創新經營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海基會台商財經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