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多品牌到全球品牌~成霖的國際市場布局戰略

◎文/林安妮

2005年5月31日,深圳成霖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大陸開放台資企業在A股上市以來,首度有台商成功搶進深交所。上市當天,成霖集團董事長歐陽明送給深交所留念的紀念品,就是一個以龍為造型的鍍金水龍頭。

上市,對於歐陽明來說,並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因為台灣成霖早在1999年,就已經頂著「亞洲水龍頭製造大王」名號,在台灣上市;2005年,台灣成霖分割大陸事業體在深圳上市,母子公司分屬兩岸上市企業,一直到現在,這項紀錄都還是台商中的少數特案。

成霖集團發言人戴元鑑笑說,母子公司同為上市公司的最大好處就是,兩家公司很好管理,因為平常兩家公司就必須按照嚴格的上市規章和公司治理腳步走,「制度化的公司很好管理」,但「壞處」卻可能是,大小股東會經常問,「公司今年要賺多少錢」,讓連續幾年營收都風光賺進兩百多億元的成霖,必須好還要更好。

戴元鑑表示,很多台商上市的原因是出於財務考量,也就是希望能募集到更多資金、開闢生產線,但是對於成霖來說,在大陸上市的最大考量因素卻是業務,「成為上市公司後,比較容易做品牌,也容易吸引到更多好的人才到公司上班。」


水龍頭金事業一年賺進200億元

水龍頭,是成霖起家的重要法寶。1979年,原本是從事建材、五金貿易的歐陽明,就是看準了「未來水龍頭」商機,當時他認為,單把水龍頭將取代傳統的冷熱水分離式龍頭,因而決定關掉原來的貿易公司,到台中投資水龍頭製造廠。在全盛時期,成霖有超過九成以上的營收貢獻都是來自水龍頭,當時,每年從台灣出口到海外的水龍頭,每兩個就有一個出自成霖之手。

1993年,成霖前進大陸深圳設立第一個製造基地,2006年再轉往青島設立第二基地,時至今日,成霖的王牌產品不只是水龍頭,旗下產品還一路擴展到全系列的廚櫃、衛浴設備。

戴元鑑說,最早成霖在大陸找尋製造基地時,也和多數台商一般,都是挑選比較靠近台灣的廣東和福建,比來比去,最終決定在深圳落戶,後來隨著業務快速成長,深圳廠產能逼近滿載,2006年時又相中青島,開闢為第二生產基地。

成霖和青島結緣,說來也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有一些淵源。經貿背景出身的江丙坤一向關心台灣企業的經營發展,有一年,江丙坤到台中的磐石會演講,結識了歐陽明,隨後,有一次歐陽明隨同江丙坤率領的台商經貿團登陸考察,一眼就相中了青島的投資潛力,當年,青島廠奠基時,也特別邀請江丙坤擔任剪綵嘉賓。

戴元鑑表示,大陸南方的工廠,長年仰賴外地工,人員流動和工資上漲速度幾乎都位居大陸全國之冠,相較之下,青島的本地人力充沛、工資合理,人力素質也很不錯,再加上青島當地政府為了爭取台商進駐,提供了不少稅務優惠,也讓成霖幾次評估後,認為青島應是大有發展潛力。


左手製造右手品牌  成霖的不敗策略

成霖目前仍穩居亞洲最大的水龍頭製造商,除了長期發展的品牌代工事業外(ODM),旗下也擁有13個自有品牌,為成霖拓展大陸和全球市場打出的多品牌策略,提供了相當殷實的基礎。目前成霖集團發展ODM外銷和品牌比例約是63:37。

成霖集團目前擁有的13個品牌,包括北美的GERBER、DANZE、FUSION、AQUANAR,歐洲的PJH, Moods, K, Prima, Wellenss Whirlpool, Kitchen Group, Lenz,及亞洲區的GOBO、MILIM、Home Boutique、ANDERSON及南美的AEB,分別各有其產品及通路定位。其中GERBER和DANZE,是最賺錢的兩個品牌。

成霖認為,自有品牌除了可以擴大市場規模,增加利潤外,長期而言,也將讓訂單來源更趨穩定,分散OEM、ODM 客戶集中的風險。

戴元鑑表示,對於不少代工製造業起家的台商來說,品牌和通路,幾乎是廠商為求永續生存,不得不發展的必經之路。可惜,台商的規模、實力一般較小,很少人一開始就能擁有發展全球品牌的實力,也因此,成霖主打的策略就是從繼承與聯合各區域的品牌做起,一點一滴厚植實力。

在成霖的13個品牌中,GOBO和DANZE,算得上是成霖最具「原創性」色彩的品牌,其他像是GERBER、在歐洲發展的PJH和近年來在大陸主打的高端時尚品牌麗舍等,則多是併購後的「繼承」品牌。

戴元鑑解釋,企業要由小變大,可以選擇慢慢發展,但成霖走的路則是快速併購,「成霖在每次併購戰後,都會保留原本的經營團隊,由此繼承了好人才、原本的生意,也繼承了原本成霖不知道的知識。」


成霖多次啟動併購戰  繼承品牌和知識

最早,成霖只擅長五金知識、作水龍頭,但在2003年併購擁有80年歷史的衛浴馬桶老牌大廠GERBER和位在青島濰坊的國有企業美林等下游客戶後,成霖也開始懂得做陶瓷,「如果我們自己學,可能學了5年、10年還學不到皮毛,但透過併購,知識也能夠被繼承下來,為成霖所用。」戴元鑑說。

2003年初,成霖趁著市場景氣不佳之際,以3,000萬美元併購了在美國擁有1,350家經銷商的品牌公司GERBER。這一大膽出擊,不僅使得成霖在美國的市場訂單明顯增加,自有品牌銷售比例,也從過去的二成提高至四成四,銷售毛利也因部分產品移往大陸生產而提升。

當時,成霖在美國吃下GERBER,又在大陸併下美林,心中的盤算就是:GERBER年年虧損800萬美元的原因,和在美國當地生產成本過高有關,如果成霖併了GERBER,再併一座大陸製造廠,之後就可以把美國的產能拉回大陸做,再回北美銷售,由此應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不過,這次併購經驗,卻也讓成霖學到重要的一課,那就是,要更了解產業特性。歐陽明曾經表示,當時很天真,認為兩個廠併購後,一年半載就可以轉虧為盈,沒料到足足吃了三年苦頭,才真正上手。

當時,成霖研發人員以為只要把GERBER的模具移到美林來,再微調一下,應可作出符合以往GERBER標準的產品,沒想到,美林始終做不出GERBER合意的配方。理由就在於,陶瓷不像是水龍頭一般的材料科學,可用化驗方式來確認材料和設備的正確度,陶瓷是用當地土壤製成,伸縮比和模具燒成時間都會不一樣。

歐陽明說,當時光是培養工人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改善良率又花了半年,就這樣,併購後持續虧損,只能用成霖賺錢的水龍頭本業來填補,但成霖並沒有因此放棄,經過一次次的試驗,這項「西體中用」的陶瓷實驗才真正成功。

就在完成北美布局後,成霖在2006年、2007年又先後啟動了兩場併購戰,先是併購了素有「台灣精品衛浴27年來最美麗的代名詞」-麗舍,以拓展大陸頂級衛浴市場;2007年又併購英國著名櫥櫃通路商PJH,擴大歐洲市場經營。

麗舍過去經年代理全球頂級衛浴品牌,像是杜拜七星級帆船飯店使用的法國頂級衛浴品牌JCD/THG的水晶龍頭,以及義大利米蘭足球俱樂部指定使用的超音波按摩浴缸品牌TEUCO,和白宮使用的頂級傢俱品牌Baker等,成霖併購麗舍的策略動機,就是著眼於大陸多層次的消費習慣。


搶攻大陸市場 多品牌策略並進

戴元鑑表示,成霖經營歐美市場行之有年,目前歐洲市場占成霖總營收約49%,美國市場占44%,但大陸市場貢獻度卻只有7%,說明大陸市場進步空間還很大。他解釋,以往成霖比較不敢大力經營大陸內需市場的原因就在於,大陸倒帳、仿冒情況多見,但這一兩年來看,大陸對於誠信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已比往年好很多,也因此,今年起,成霖將開始在大陸發展品牌、通路市場。

成霖採取的策略包括,將引進北美自有品牌GERBER及DANZE到大陸來,鎖定一級城市作為發展重點;專走時尚高檔路線的麗舍,去年已在上海開出第一家旗艦店,年內還將在北京、青島,再開兩家旗艦店;至於現有在大陸品牌經營多年的GOBO,在定價上也將採中低檔次價位,朝二級城市發展,同時開發不同產品,深入大陸偏遠城市。

今年正值兩岸三通年,不僅海運直航從去年底落實迄今,定期航班也將在今年8月底起飛。戴元鑑笑說,兩岸直航機票實在很難買,每回他要到青島出差時,總是一票難求,相信兩岸定期航班開通後,能有助解決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狀況。此外,兩岸開通海運直航後,成霖也正在參與經濟部協助廠商降低成本方案,也就是協同其它廠商,一同將大陸的貨品攬回台灣「併櫃」,再出發送給歐美的共同客戶,由此降低運送成本。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