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大陸最新通關、商檢、保稅物流操作實務

大陸最新通關、商檢、保稅物流操作實務

文/袁明仁


近幾年來,大陸通關速度大幅的提升,有助於企業降低運作成本,對企業訂單交期縮短提供很大的支持。此外,中國大陸海關近期一系列站在企業服務角度的改革,對台商的關務運作制度化及標準化起到很大的關鍵。

但隨著企業缺工,外銷市場萎縮,企業由外銷轉內銷等外在環境的改變,企業面臨更多降低成本的壓力。企業也對海關提出更多實務上的問題待解決,需要中國大陸海關制訂頒佈更多迎合企業需求及解決外在環境挑戰的政策及法令,確保海關在風險管控及服務的思維上,能夠站在企業需求及服務的角度,讓企業能夠在惡劣的經營環境下生存,共創海關與企業雙贏。


大陸最新通關操作實務

中國大陸建立現代海關制度的第一步發展戰略是以通關作業改革作為突破口,充分發揮資訊技術的優勢,對通關模式、作業流程等進行全面改革。中國大陸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的發展戰略是要以建立風險管理機制為中心環節,整合各項改革,創新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實現海關進出境監督管理的「耳聰目明」,使中國大陸海關真正成為智慧型海關。

在完善口岸通關監管制度的改革方面,以H2000系統為平台,以風險管理為基礎,以作業流程重組為重點,全面整合通關作業改革。理順通關、監管職責,充分發揮審單作業、物流監控和職能管理三大系統的整體效能。積極探索區域通關管理模式,完善區域海關聯繫配合機制。積極推廣提前報關、集中報關、無紙通關等通關模式,擴大便捷通關、快速通關等便利通關方式的範圍。


自2009年分類通關改革試點以來,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工作已推廣至全大陸海關。進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試點方面,上海、黃埔海關已在全關區開展了分類通關改革。北京、天津等海關在本關區各選擇1個業務現場開展試點。


在主要口岸開展進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努力實現誠信守法企業進出口低風險貨物快速通關,有效提高海關監管效能。海關推出的分類通關改革將在2012年全面推展。低風險貨物的報關單證由電腦快速審核,高風險貨物的報關單證則由海關將實施重點審核和查驗。


為進一步深化分類通關改革,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通關成本,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決定自2010年8月30日起,在海關出口貨物領域和部分海關進口貨物領域開展報關單證企業暫存試點。企業暫存報關單證是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分類通關作業模式,經海關批准免於現場遞交並由企業暫行保管的,不涉及許可證件,不涉及徵稅、減免稅且無需查驗的報關單及其隨附單證。


大陸各關區與主要轉關口岸海關已實施「屬地報關、口岸驗放」的通關模式,關區內的企業享受到區域通關便利,通關效率明顯提高,以天津口岸為例,企業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從5至9天縮短至1天,平均每個集裝箱可為企業減少很大比例的物流成本。


出口方面,2010年海關平均通關時間有效縮短,分類通關貨物通關時間為1.7小時,較2010年上半年,2011年第一季度,進一步縮短為1.6小時。進口方面,隨著試點範圍的擴大,2010年下半年平均通關時間縮短為21.5小時,2011年進一步縮短為18.9小時。


分類通關以風險管理和企業守法管理為基礎,將通關過程按風險高低分別實施「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和「高風險重點審核」,近90%的出口貨物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實現了紙質單證的低風險快速放行。


中國大陸海關在改善通關模式、提升服務效率,協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方面包括:分類通關改革、加工貿易手冊的改進、簡化室內單證審批、「屬地報關、口岸驗放」、「提前報關」和「預約通關」等。但有許多政策仍是試點,並非各關區普遍實施,有些政策更是設了門檻,例如要A類等等或是需經海關審核。因此,許多企業還是感受不到政策帶來的好處,無法感受到對企業成本明顯的降低。建議好的政策應讓B類以上企業都能夠享受到,不應設置太多的門檻,只有C類企業或違法企業才不能享受到海關便利。


大陸最新商檢操作實務

一、報檢時間

(一)  出口報檢:貨到場地到船開前至少一天前這段時間報檢。若貨需要受檢,貨到場地後至少兩天才能報檢完畢。因此貨主需把握好送貨時間。

(二)  進口報檢:貨到目的港,換得提貨單後即可報檢。最快約需要一天報檢完畢。進口貨每一票都要查驗,上午向海關申報,下午預約,次日上午查驗。

二、出口報檢流程

(一)  填寫《出境貨物報檢單》

在《出境貨物報檢單》上填寫中文品名、H.S CODE、產地、貨值等相關資訊,而HS編碼的選擇是填寫報檢單的關鍵,如何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查找貨物的HS編碼,這就需要瞭解貨物的特徵、用途和外形等有效資訊在海關商品編碼書上查找對應的HS編碼(如地板,一般根據是實木地板還是複合地板來劃分H.S CODE)。

商品編碼是由十位構成的,前兩位是章、次兩位是品目、後六位就是子目,找到正確地HS編碼後,就可以找到該貨物的計量單位及相應監管條件,根據H.S.十位編碼可以查到貨物的監管條件,如:1為進口許可證;4為出口許可證;5為紡織品出口自動許可證;7為自動進口許可證;A入境貨物通關單;B為出境貨物通關單;F為瀕危物種進口允許證;P為進口廢物批准證書;Y為原產地證明;t為關稅配額證明;有了以上的資訊就可以完整的填寫報檢單。

三、出境貨物檢驗檢疫

(一)  申請報檢,並按要求提供如下資料:

‧出口一般報檢:出境貨物報檢單、外貿合同、信用證、商業發票、裝箱單、廠檢單/動植物檢疫報告、包裝單、按規定須提交的其他單證;

‧出口預驗報檢:出境貨物報檢單、內貿合同或外銷合同、廠檢單、包裝單、按規定須提交的其他單證;

‧換證報檢:出境貨物報檢單、外貿合同、信用證、商業發票、裝箱單、換證憑單、按規定須提交的其他單證;

(二)  領取「報檢受理憑條」,將報檢資料交給施檢部門,並與其約定施檢時間;

(三)  施檢完畢後,到收費窗口交費;

(四)  到簽證窗口,憑「報檢受理憑條」領證。

四、入境貨物檢驗檢疫

(一)  申請報檢,並按要求提供如下資料:入境貨物報檢單、進口合同、商業發票、提單/運單、裝箱單、按規定須提交的其他單證;

(二)  領取「報檢受理憑條」,到收費窗口交費;

(三)  到簽證窗口簽發「入境貨物通關單」;

(四)  將報檢資料交給施檢部門,並與其約定施檢時間;

(五)  施檢完畢後,到簽證窗口,憑「報檢受理憑條」領證。

五、進口報檢需要注意事項:

(一)  基本單據:運單、發票、箱單、合同。

(二)  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德國、瑞典、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國的貨物,需提供國外的包裝證明,木質包裝(含木托盤)需出具國外官方的薰蒸證明,其他包裝(如紙、塑膠)需出具國外的非木質證明。

(三)  大陸國家質檢總局對涉及人類健康和安全,動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的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制度。按照《強制性認證產品目錄》的規定,進口商品應向指定認證機構提交認證申請書、必要的技術存見和樣品,進行「強制認證」(「3C」認證)。

以下進口產品需要3C認證:電線電纜、電路開關及保護或連接用電器裝置、低壓電器、小功率電動機、電焊機、電動工具、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家用電冰箱和食品冷凍箱、電風扇、空調器、音視頻設備、資訊技術設備、照明設備、電信終端設備、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機動車輛輪胎、安全玻璃、農機產品、乳膠製品、醫療器械產品、消防產品、安全技術防範產品。

貨主在委託代理報檢時,應向代理提供上述產品的3C認證。進口商品如沒有取得3C認證,貨主可委託代理代為申請3C認證。

(四)  貨主進口舊機電產品時,貨主應當向代理提供大陸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直屬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舊機電產品免裝運前預檢驗證明書》(正本)或者《進口舊機電產品裝運前預檢驗備案書》和《舊機電產品裝運前預檢驗證書》(正本)以及其他必要單證辦理進口報檢手續。

舊機電產品進口前需取得外經貿部門簽發的證明文件的,報檢時應當同時提供允許進口的證明文件。

(五)  異地貨主還應提供進口通關單第2聯。

(六)  進口報檢地點為報關地。

大陸最新保稅物流操作實務

大陸海關將保稅加工監管和保稅物流監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保稅港區為源頭,結合保稅園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為樞紐,以A型出口監管倉庫為網點,輔以現有的保稅區和保稅加工區。

根據大陸國務院給予的政策,「園區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在進出口稅收方面,比照實行出口加工區的相關政策,即國內貨物進入園區視同出口,辦理報關手續,實行退稅」。

保稅物流最常見的操作為「一日遊」。所謂「一日遊」,是指在大陸貨物出口複進口。大陸企業的產品出口到園區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將物權轉移給國外企業或園區企業,大陸企業可以辦理收匯、退稅、手冊核銷等。然後另一企業從園區進口該票貨物,辦理進口報關手續。

若為出口複進口(一日遊)的產品,出口需要法檢的可憑出口通關單影本在有效期內在保稅區商檢辦事處換取進口通關單;出口不需要法檢的可憑出口報關單影本換取進口通關單(食品除外)。換取進口通關單只需交納單證費不需要商品檢驗檢疫費。

大陸(加工貿易)企業貨物流程:

‧    大陸境內發貨單位填寫送貨車輛載貨清單(一式四份)

‧    貨入物流園,園內倉庫簽收

‧    境內發貨人製作的箱單發票,委託書,加工貿易手冊(或手冊號及項號)入區(出口)報關

‧    海關查驗

‧    境內用貨方製作的箱單發票,委託書,加工貿易手冊(或手冊號及項號),物流園提單,出區(進口)報關

‧    安排提貨車輛,物流園開出庫單及出門證

‧    提貨出區(以上目前正常2日完成,加急件1日能夠完成)

‧    海關審核,簽發出口關單及退稅相關單據(一般一周內完成)。 

(本文作者為本會台商財經法律顧問、華信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台商張老師)(本文不代表本會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