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巾幗不讓鬚眉?同志仍須努力◆文/邁博《交流雜誌109年8月號第172期(歷史資料)》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是中國大陸前領導人毛澤東的名句,要傳達中國女性的地位,然而這畢竟是句口號,在現實上,中國大陸女性的影響力和權力,因所處領域而天差地別。在經濟商業領域,女性完全能出頭天,不乏事業版圖橫跨多國、身價數億的女富豪;但在政治領域,仍有侷限性,相較台灣、香港都是女性領導人,大陸的權力顛峰,仍由男性把持,權力金字塔的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也僅有一位女性。

政治局委員女性比例1/25

從最基層往上,檢視中國共產黨的女性比例,在9,000萬黨員中,約有2,300萬女性,比例為23%;2017年「十九大」後產生的中央委員,在204名中央委員中,有10名女性;再往上的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僅存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最高權力核心的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未有過女性躋身其中。

再看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2,980名代表中,女代表742名,占代表總數的24.9%,比十二屆女代表總數增加了43名,女代表比例較上一屆的23.4%提高了1.5%,再創新高。

大陸在宣傳上,會將人大代表的女性比例提高,作為「亮點」,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組成上,女性比例則呈現下降。細看幾位躍身中央委員的大陸女性官員,其職涯有其侷限性,並非重點省市一把手等傳統政治晉升之階,目前大陸31個省市的黨委書記,完全沒有女性。

盤點中共「十九大」後的10位女性中央委員,李斌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沈躍躍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信春鷹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布小林為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咸輝為寧夏自治區主席、宋秀岩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鐵凝為中國文聯主席、諶貽琴為貴州省省長、胡澤君為大陸審計署黨組書記。

10位的最高位,也是目前唯一的女性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春蘭,現職為國務院副總理,她就曾任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委書記,也曾任中央統戰部長。在上一屆「十八大」與孫春蘭一同躋身女性政治局委員的前副總理劉延東,也曾任中央統戰部長,不過劉延東因屆齡,在「十九大」後沒有再名列中央政治局委員。

除了劉延東和孫春蘭,回顧中共建政以來,女性能進入政治局的,屈指可數,且多為特殊時空背景下的領導人夫人,譬如毛澤東的夫人江青、林彪的夫人葉群,和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

性別白皮書 婦女參政層級侷限

2015年9月22日,中國大陸發布《中國性別平等與女性發展》白皮書,旨在凸顯大陸的男女平權,其中的「婦女與決策管理」章節中,顯得乏善可陳,而「婦女參政比例進一步提高」,但相關數字都是與20年前的1995年相比;有關「婦女廣泛參與民主建設」,參與的層級,僅限於村委會、居委會、工會、企業董監事會等。

該份報告還提到「對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候選人中的女性比例作出明確規定」,然而對照實例,似乎規定是一回事,執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譬如第九屆的人大選舉辦法規定,下一屆女代表的比例應比第九屆有所提高。但第十屆人大的女代表佔比,反而再下降;第十屆全國人大,又提出從下一屆人大開始,女性代表佔比不低於22%的要求。第十一屆人大女代表比率為21.3%。終於在第十二屆人大達到了該「規定」,女性佔比提至23.4%;到了最近一次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2980名代表中,女代表742名,占代表總數的24.9%,比十二屆女代表總數增加了43名,比例也較上一屆的23.4%,提高了1.5%,算是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要探究中國大陸官場上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既有制度問題,也不脫東方社會傳統價值觀的深遠影響。按其規定,中國大陸的法定退休年齡,男性為60歲,女性公務員和國營企業僱員退休年齡是55歲,其他單位女性則為50歲,男性顯然可以比女性工作更久。

傳統觀念束縛 政治玻璃天花板不易打破

另方面,女官員的仕途,常會因為家庭、生育等因素的影響,而落後於同等資歷的男性幹部。不可諱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也讓女性的仕途,存在「玻璃天花板」。

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教授柯瑞佳(Rebecca E. Karl) 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指出,中國許多女性被要求應該以家庭為重。她認為,中國生育政策邁向二胎化的改變,並沒有提供女性社會安全網幫助女性自主決定生育事項的情況下,反而更加影響了女性參與政治的可能性。

她強調,這也存在階級、城鄉和貧富的區別。中產或上層階級城市家庭的女性,相比其他在二線城市等等的其他人,通常受良好教育以及憑藉努力有很好的事業發展。但是,其他女性很多仍然深受性別規範和家庭打壓。

柯瑞佳認為,歷史上女性被家族逼迫生產男寶寶,取消生育控制,意味著中國女性生育不再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卻重新被家庭控制。但柯瑞佳也直言,女性人口較少參與政治高層,是個全球共有的問題。譬如印度議會人民院的女性比例為11%,日本國會中女性比例更低,只有9%。可以說在中共主政下的中國,女性參政比例確實偏低,但此現象也並非中國所獨有。

商場女富豪叱吒風雲 

有別於政治領域的玻璃天花板,在商業領域則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大陸媒體每年都會評選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上榜者中,無論是傳統製造業中的指標性人物,還是在新經濟領域戰果卓著的引領風向者,都展現極強的膽識與競爭力,絕對是「巾幗不讓鬚眉」。

以大陸財富中文網2019年評選出的「中國最具影響力25位商界女性」為例,格力電器董明珠,毫無疑問上榜,她以鐵腕管理著中國最大的空調製造企業格力。 董明珠多次連任全國人大代表,與小米創辦人雷軍的賭注,讓人津津樂道,兩人在2013年為了公司的營業額之戰,曾立下10億人民幣(約43億台幣)的五年賭約,最後2018年由董明珠勝出,因為格力的營收上漲了33%,達300億美元,但董明珠並沒有收取賭金。

又如長城汽車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鳳英,她在汽車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仍帶領長城汽車往前走,不只在俄羅斯有工廠,在印度設立子公司,在北美也計劃開展業務,即便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王鳳英曾霸氣表示,「主戰場就是全球市場」。讓長城汽車在國有企業主導的汽車市場上,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再如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董事長彭蕾,是阿里最初18位創始人中,最典型的女性代表。2018年4月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後,彭蕾就專門負責阿里巴巴在東南亞的全資子公司Lazada。2020年Q1財報顯示,4-6月Lazada訂單同比增長超100%,在加強第三方平台業務、管理團隊和技術基礎設施後,Lazada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訂單同比增長超100%。

其他如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的金拱門首席執行官張家茵、恆力集團副董事長范紅衛、海思總裁何庭波、碧桂圓集團聯席主席楊惠妍、平安集團首席執行官陳心穎、攜程旅行網首席執行官孫潔、思科大中華區總裁蕭潔雲等,都榜上有名,不一而足。

北歐最平權 東亞再等163年

上述政商界女性名人的例子,屬於「金字塔頂端」的特例少數人,若要對中國社會進行總體的性別平等評比,則有另一項數據可以參考。

世界經濟論壇自2006年開始發布《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從衛生、教育、職場和政治等領域評估各國性別差距。在2019年底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在153個國家性別平等狀況排名榜上,北歐的冰島、挪威、芬蘭、瑞典,包辦前4名;東亞國家的中國、韓國、日本等,分別是106、108、121名。

中國位居第106位,較2018年下降3位;11年前的2008年,中國還排到第57名,此後一路退後。中國所屬的東亞地區,則要花163年的時間,才能徹底消除性別差距。

該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教育、健康生存兩大領域已接近實現性別平等。但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男女性別平等依然進展緩慢,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依然普遍。該報告還特別指出,在政治領域裡,消除性別差距還需要95年;在職場領域總體而言,女性還需要257年才能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地位。

男女走向平權,宛如一場長期革命,對中國大陸乃至全世界,都是個深遠的課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