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經貿老兵蕭萬長  不僅要拼經濟,還要替兩岸關係架起和平之橋 文/薛孟杰《交流雜誌97年6月號第99期(歷史資料)》

隨著兩岸包機直航、陸客來台觀光即將在七月四日上路,兩岸關係將邁入一個嶄新階段,五二○後新政府以新角度檢視兩岸關係固然為其重要關鍵,但台灣內部長期以來呼籲兩岸經貿正常化的諤諤之聲,亦是兩岸關係得以重啟協商的催化劑,其中副總統蕭萬長無疑是最受矚目的聲音之一。   蕭萬長最為外界熟知的是他曾擔任三十多年的公職,長年參與國際經貿業務,在國貿局任內,代表台灣參與農業開放等多項經貿談判,在經濟部長任內積極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行政院經建會主委任內,提出亞太營運中心策略,以因應亞太經濟新佈局。然後,在行政院長任內,沈著應變,讓台灣面臨一九九七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沒有受到波及,稱他是經濟老兵絕對當之無愧。   由於兩千年大選後政權輪替,蕭萬長卸任公職,但是他仍持續對台灣經貿發展保持關切,由於曾參與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亦曾擔任過陸委會主委,對大陸事務有著深刻瞭解,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即將快速崛起,他積極倡導兩岸共同市場理念,希望能夠讓兩岸經貿制度化與正常化,進而謀求兩岸的和平。   蕭萬長所提出的兩岸共同市場理念,後來曾短暫的被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所認可,但是隨著民進黨內部鎖國主張再起,遭到民進黨強烈批判,甚至還一度成為今年大選對手重砲抨擊的對象,蕭萬長曾為此感到委屈,並抗議經濟議題與政治口水扯在一起。所幸,從大選結果可以發現,台灣多數選民認同馬蕭的主張,更不希望兩岸關係持續走向對峙緊張的局面,民眾企盼的是和平及經濟發展。   蕭萬長認為,台灣目前需要的是市場與生產條件,而中國大陸則亟於提升經濟結構,縮小貧富不均問題,中國大陸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都是台灣在發展過程中曾經遭遇過的,兩岸正好可以發揮互補效果,如果兩岸可以整合成一個經濟體,更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事實上,隨著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時代的來臨,台灣確實有急迫需要重新檢視兩岸關係。因為橫亙在台灣眼前的最大挑戰即在於,東協國家與中國大陸正進行經濟整合,東亞包括日本、韓國等多國亦正努力與歐美國家甚至中國大陸建立經濟聯盟,消除貿易的壁壘。台灣雖自詡為貿易大國,但由於過去八年內部處於政治熱經濟冷的情況,除了台商大舉前進中國大陸外,兩岸官方往來幾乎停頓。因此,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複雜,但官方對話卻形同中斷,許多問題僅能靠民間自力救濟,兩岸亦錯失政治對話的機會。   這也是蕭萬長在選前即使面對對手猛烈的抨擊砲火,但仍堅持兩岸經貿交流必須正常化的原因。蕭萬長認為,兩岸共同市場是一個長期的目標,而在共同市場形成前,還有許多事必須要先作,例如投資與貿易的保障,兩岸金融合作與接軌,建立爭議排解與仲裁制度,就產品標準規格化、標準檢測認證等規範進行協商,甚至研商共同投資開發計畫等等,兩岸必須要先擱置敏感的政治爭議,就經濟合作展開交流,才可能進一步合作,藉著經濟同盟,逐步縮小政治上的差距,而在這樣的過程下,兩岸人民才都可能有好日子過。   但儘管馬蕭的兩岸論述獲得台灣多數選民的認同,兩岸畢竟隔閡八年,海陸兩會自辜汪二老仙逝後,幾乎僅剩下民間文件的認證,誰去邁出第一步,拉近兩岸的距離,為兩岸復談作準備?   這項重擔最後又落在甫當選副總統的蕭萬長身上,由於他在三二○後一直到總統副總統正式就職前,正好有個空檔時間,有機會參加博鰲論壇,再加上從蕭萬長成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以來,每年都參與博鰲論壇,雖是以民間人士的身份參與,但是透過每一屆博鰲論壇的召開,他亦建立了豐厚人脈,並藉著他在博鰲的好人緣消弭了大陸方面不少疑慮,蕭萬長因此順利成行,並首度以準副總統的身份,在四月十四日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   蕭萬長在「蕭胡會談」中以「正視現實,開啟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箴言作為破題,胡錦濤則向蕭萬長表示,當前兩岸關係正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加強兩岸交流合作進一步發展,這是人心所望、大勢所趨,表達對台灣的善意。蕭萬長並把握時機,向胡錦濤提出四點建議,分別是啟動週末包機落實兩岸直航、儘快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促進兩岸經貿交流正常化、儘快恢復兩岸兩會協商。   從兩個多月後的今天回顧「蕭胡會」,蕭萬長當時提出的四項建議,現在幾乎都已陸續上路,之後再經過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的推波助瀾,終於讓海陸兩會得以重啟協商,敲定開放陸客觀光及包機直航的時間表。   儘管身為副總統,要關切的事務絕非僅兩岸事務而已,但誠如蕭萬長所言,他很清楚,在亞洲國家的競爭中,台灣正面臨邊緣化的危機,不能再蹉跎下去,而台灣是貿易起家,面對中國大陸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台灣更不能缺席,並必須借力使力,壯大台灣。蕭萬長會如何運用副總統的影響力,兌現馬蕭在選前宣示的專業治國,讓台灣經濟起飛、兩岸關係長治久安,外界正拭目以待。〈本文刊於97年6月「交流」雜誌第99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