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會晤胡錦濤談話全文  文/編輯部《交流雜誌97年6月號第99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和平繁榮。 .相互尊重。 .建立互信。 .共創榮景。

  首先,感謝各界多年來的努力,使得海基、海協兩會能夠繼「辜汪會談」之後,再次就有關兩岸週末包機與開放大陸人民赴台觀光兩項議題,正式協商並簽署協議,為兩岸交流寫下歷史新頁。在此同時,對於四川汶川地震造成數萬同胞的死傷,本人要藉這個機會表達哀痛之意,台灣也會盡力協助大陸災民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兩岸關係十幾年來之所以走走停停,主要癥結就在雙方互信基礎不夠。可喜的是,如今兩岸領導人都願意客觀看待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從務實出發,「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推進兩岸良性的互動。在這個理念下,互惠雙贏的成效將會不斷地開花結果,互信基礎也會逐步累積。   過去幾年以來,兩岸關係起起伏伏,雖經各方努力,卻未能促成兩岸有效的對話與協商。今年情勢轉變,海基會於五月二十六日提議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速恢復兩岸兩會的協商,稍後也獲得大陸海協會的正面回應,並邀請本人來訪,開創了雙方重啟制度化協商的契機。   追求和平與維持區域穩定,應該是兩岸共同的目標,所以,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我們相信兩岸在國際間有很多合作的機會,雙方可以互相合作與協助,擴大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我們希望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貢獻我們的力量,唯有如此,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在國際社會中共同發揮積極與正面的貢獻。   過去十幾年來,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對大陸經濟作出不少貢獻,也增進了兩岸經貿和良性互動關係的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以及國際經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為兩岸經貿互動添加了許多新的變數。我們認為,兩岸經貿往來如果能進一步有秩序地擴大與深化,自然可以為兩岸良性互動關係注入新的動力,更可以讓台灣與大陸在國際經貿領域共同掌握機遇與發展,為人民謀求更大的福祉。    展望未來,「和平繁榮、相互尊重、建立互信、共創榮景」應該是兩岸共同的願景,相信今後透過兩岸領導人的智慧與決心,以及雙方共同努力,兩岸關係必然可以重新出發,步入合作雙贏的良性循環,開創另一個嶄新的局面。〈本文刊於97年6月「交流」雜誌第99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