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兩會重啟協商互動 文/許志嘉(銘傳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交流雜誌97年6月號第99期(歷史資料)》

前言

  今(二○○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台灣總統大選,馬英九、蕭萬長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入聯、返聯兩項公投均未通過,這樣的結果,是各種投票結果組合中最符合大陸政府期待的一項。就台灣民意的展現而言,是台灣民眾對大陸釋出最大的善意,向大陸傳遞台灣民眾期待兩岸擱置爭議,追求和平穩定、共榮發展的意願。   對中共當局而言,台灣三二二選舉已是最好的結果,選後初期,大陸並未對選舉結果表態,似乎又出現「聽其言,觀其行」的保守策略。不過,隨著馬英九總統重申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恢復兩岸對話,大陸當局在言語上雖未明確表態,但行動上已經開始逐步釋出兩岸復談的意願,兩岸也展開選後改善關係的良好政治氛圍。   先是副總統當選人蕭萬長於四月十二日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見面,創下了台灣準副總統與中共領導人會面的先例,高層領導人的會面構建了兩岸互動的良好氛圍,也讓國民黨正式執政後的兩岸關係改善與推動有了較好的基礎。   緊接著是四月二十九日,贏得政權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應邀前往大陸訪問,與胡錦濤在北京會面,胡錦濤釋出「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訊息,兩岸恢復正式協商對話的可能性更加明確。   五月二十日,馬英九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呼籲兩岸和解休兵,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   五月二十八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胡錦濤在北京會面,這是兩岸執政黨領導人首次會面,二○○五年國民黨與共產黨建立了國共對話平台,但國民黨當時是在野黨,此次則是國民黨執政後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也確立兩岸將恢復對話協商。   就在吳胡會後的第二天,大陸海協會回函台灣海基會,邀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人,六月十一日至十四日率團訪問北京,就兩岸周末包機、大陸居民來台旅遊事宜進行商談。這是一九九九年李登輝總統提出兩國論,大陸片面中止兩會協商後,九年來首次進行的兩岸兩會協商,也是一九九五年辜汪上海會晤後,睽違十二年兩會再次恢復高層協商,更是一九九三年新加坡辜汪會談後十五年,兩會再次舉行的正式領導人會談,且會談在北京舉行,又為兩岸協商對話寫下新的歷史紀錄。

  兩岸協商的契機

  兩岸兩會從中止協商,到恢復協商,歷經了九年,但協商層級一下子就從兩會領導人對話開始,而且,協商的地點就在北京,讓人感受到,兩岸協商恢復得很快、很積極,兩岸關係也呈現明顯改善的趨勢。   三二二總統大選後,兩岸關係呈現一種新的氛圍,潛在的緊張關係出現緩和趨勢,五二○馬英九總統就職後,兩岸關係展現一種新的形勢,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政冷經熱」格局有了轉變,兩岸經貿社會互動仍然持續熱絡,但政治關係有所改善,對峙的情勢降低,兩岸執政黨領導人會面,構建了兩岸政治關係緩和的基礎,兩會制度性對話協商模式也重新啟動,逐步解決兩岸互動亟待解決的各項議題。   五二○之後兩岸關係確實呈現一種新形勢,這種新形勢最主要是兩岸政治關係的解凍,政治對峙關係有所緩和,雙方找到政治互動的妥協基礎,那就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對話」。   事實上,民進黨政府時期兩岸也存在著協商對話機制,也就是「澳門模式」,透過民間組織出面協商對話,政府實際參與規劃的方式,進行兩岸協商,也達成了春節包機、假日包機、人道包機等成果,兩岸也針對大陸觀光客來台、周末包機等議題,進行了多次協商。   不過,此時期的協商談判是以民間組織對話為主,政府雖然實質參與,也實質決定協商內容,但是,形式上是民間對話,政府的角色被刻意淡化。也就是說,兩岸有實質協商,也能達到實際的互動效果,但形式上卻不能由政府或政府授權的半官方機構出面協商,欠缺的就是兩岸政治上的制度化公開協商。 兩岸關係呈現新形勢,主要的關鍵是台灣政黨輪替執政,大陸改變對台灣政府的態度,馬英九總統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強調願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對話,而大陸政府也主張,台灣接受九二共識,就可以恢復協商,什麼都可以談。   「接受九二共識」成為兩岸恢復協商的共同基礎,雖然兩岸對於九二共識內容的認知有所不同,台灣強調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重點是各表,凸顯的是差異;大陸強調的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重點是一中,凸顯的是共識。但是,在「求同存異」的精神下,雙方保持一種模糊的空間,採取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九二共識」一詞,而不去界定或堅持自己的定義與內涵,提供兩岸政治關係緩和的政治對話基礎。   總體而言,台灣內部政治環境的改變,提供兩岸政治關係改變的契機,同時,兩岸政府也願意在各讓一步,尋求兩岸合作基礎的前提下,恢復制度性協商對話機制。

  兩岸協商的方向

  對兩岸而言,恢復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對話機制可說是「得之不易」,兩岸應該好好保握這樣的新形勢,建構更穩固的制度性兩岸協商對話機制,讓兩岸的互動有更好的合作基礎。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基於過去的歷史經驗,兩岸協商應該更積極地擴大合作基礎,建構可長可久的協商機制。   首先,如果要讓兩岸的合作對話可長可久,海基、海協兩會的對話機制應該要法制化。如果能夠透過兩會的正式協議,建構一個制度性的協商對話機制,即使兩岸政治環境有所改變,任一方不能片面中止協商,至少保持一個兩岸政府可以對話的窗口,如此一來,可以起到穩定兩岸政治關係的正面積極作用,只要兩岸有制度性溝通管道,雙方歧見就有解決的可能。   其次,兩岸可以在海基、海協的制度性對話基礎上,建構兩岸多層次的對話機制。海基、海協兩會作為兩岸政府授權的兩岸協商機構,當然是兩岸對話最重要的管道,海基、海協兩會應建立多層級定期會晤協商機制,定期協商討論兩岸互動衍生的問題,以及兩岸共同關心的問題,溝通觀念,尋求共識。 除了兩會制度性協商之外,兩岸也可持續進行其他層面的互動機制,不論是政黨交流、學術交流、民間組織交流、青年交流,都可以透過多層次的交流方式溝通,建構更穩定的兩岸關係,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兩岸最高層級的制度性協商也是雙方未來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就現行兩岸政治體制而言,台灣總統與中共中央總書記是兩岸最高領導人,對各自的重大政策有最重要的影響力,如果兩人能夠坐下來談,將會更有利於兩岸溝通,未來若能建構定期會晤機制,則會讓兩岸的互動更穩定。   第三,事務性與政治性議題的協商解決,以歧見少、共識多的議題優先,避免破壞合作基礎。既然兩岸恢復協商不容易,初期的兩岸協商一定要達到更多的合作共識,才能夠建立兩岸政府對話的信心,爭取兩岸人民更多的支持。 目前兩岸亟待解決的事務性協商議題相當多,除了兩會首次復談要解決的大陸觀光客來台與周末包機之外,貨運包機、共同打擊犯罪、貨幣清算機制、投資保障協定等多項事務性協商議題,都有待兩會協商,兩岸可以在最有共識的議題方面儘快協商。這些議題基本上都是直接與民眾有關,若能逐步達成協議,有助於兩岸進一步的合作。   在政治性議題方面,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都是重要的議題,但雙方的歧見必然很多,要在短時間內達成協議,取得具體成果並不容易,且若處理不當,反而可能造成兩岸互動的阻礙。   因此,兩岸在政治性議題可以討論,但不宜操之過急,以提出願景為主,有共識部分,可逐步協議,重大歧見部分,可透過學術論壇方式,非正式交換意見,逐步解決爭議。當然,在政治性議題方面,大陸當局應該做好規劃,釋出更多的善意,恐怕才是問題解決的根本關鍵。

  結論

  總體而言,兩岸協商呈現新的形勢,如同官方形容的「雨過天青」一樣,呈現很好的氛圍,也帶來很好的機會。如何把握這個機會,建構一個可長可久的制度性協商機制,法制化、制度化處理兩岸協商問題,是兩岸應該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   就歷史經驗來看,兩岸領導人都應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避免採取任何過於強硬的態度,破壞好不容易建立的兩岸和解氛圍。   兩岸互動基礎還是建構在兩岸的政治善意上,兩岸當局如果能夠具備更多的換位思考,更多地體諒對方的處境,多釋出善意,少放話批評,多一點善意互動,不使用武力威脅,共同營造協商對話的良好氛圍,是雙方的共同責任,也是兩岸走向和平共榮、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本文刊於97年6月「交流」雜誌第99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