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漫遊大稻埕  文/林大鈞《交流雜誌97年8月號第100期(歷史資料)》

台北有一個地方很適合靜下心來漫遊,那就是大稻埕。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對照於今日台北市的街道,大抵指的是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慶北路以西,這一塊臨近於淡水河的地方;二○○四年大稻埕碼頭整修後開放啟用,現在已成了台北市民最便利的休閒去處,每到假日,總是有許多人在這裡騎單車、吹風,消磨時光。   淡水開港與茶葉貿易,帶來大稻埕的繁華,而大稻埕的發展,實與淡水河開港脫離不了關係,一八六○年淡水正式開港後,實際起卸貨物的口岸,就是艋舺(今日之萬華)與大稻埕,但艋舺因為河沙淤積,逐漸式微,於是大部分的船隻都停靠在大稻埕,著有《台灣通史》的連雅堂曾經說:「大稻埕是台北樞要之地,商務殷盛,冠於全台。」大稻埕於是成為台灣北部商貿中心、人文薈萃的特殊文化。   大稻埕最初是在城隍廟、慈聖宮附近形成聚落,然後範圍逐漸擴大到今天的位置;而大稻埕最鼎盛的時期,與茶葉密不可分,一八六五年,英國人杜德來台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讓台灣農民栽種,再收買茶葉烘焙精製,其味道甘美芳香,令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直誇這是Oriental Beatuy,於是「東方美人」茶聲名大噪,令歐美人士趨之若騖,當時外國五大商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都先後來到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樟腦,所以大稻埕可以說是台灣茶葉發展的發源地,一直到今天,大稻埕仍然存有不少茶行,以及當時茶行留存下來的洋房遺址。   也正因為大稻埕是台籍商賈與外商洋行匯集之所,所以其時的建築,也趨於歐式風格,如今漫步在大稻埕,細看週遭的樓房,依稀可見當時所遺留下來華麗的裝飾,如果走得太快,很容易就忽略了。

  四米寬的貴德街, 文化氣息濃厚

  只有放鬆心情放慢腳步,才有可能轉進小小的貴德街,才能體會到大稻埕之美。這條位於環河北路與西寧北路之間的貴德街,又稱「港町」,雖然只有四米寬,但因擁有數十家茶行,而被稱為「茶街」,現在雖然早已繁華落盡,但從樓房的招牌上,仍是存在數家茶行字號,依稀可見當時的情景。   「李春生紀念教堂」與「錦記茶行」這兩棟美麗的建築,就是位於貴德街上。出生於清道光年間的李春生,小時候幫父親撐船擺渡,後來成為洋行買辦而成了鉅富,當時他的財富甚至可與板橋林本源匹敵,再加上當時因為宗教與通商之間常起磨擦,本身即為基督徒的李春生經常斡旋協調,讓糾紛獲得圓滿的解決,所以李春生獲得了極高的聲望,而這座仿廈門禮拜堂設計的紅磚教堂,就是他所捐建的,後代子孫為了感念他的作為,因此定名為「李春生紀念教堂」。   另一幢同樣是在貴德街上的美麗洋房,則是「錦記茶行」。如今的「錦記茶行」雖已荒廢,但還是看得出它當年仿巴洛克式建築的氣派與華麗,建築體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衛塔,主體上有垂花、拖架等裝飾,現在已被台北市文化局驗定為古蹟,它是日據時代茶葉大王陳天來的故居,陳天來曾任台灣茶商公會會長,為了廢止製茶稅而努力奔走,終於得到當時的總督石塚的支持,而陳天來在從事茶葉致富後,也投資了「蓬萊閣」酒樓、「第一劇場」、「永樂座」,而「第一劇場」與「永樂座」則是日據時代台灣人「專屬」的電影院。

  華洋本土戲劇,匯集大稻埕

  也因為大稻埕當華洋交處、商賈薈萃,孕育出它海納百川的休閒文化,隨著一九二○年代的新文化運動翻雲覆雨地興起,大稻埕裡京戲、歌仔戲、布袋戲、歐美電影、歌舞劇、話劇也都在此上演,作詞家李臨秋就是在這個時期進入「永樂座」而與影藝界結緣,最後寫下《望春風》、《四季紅》、《捕破網》等,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歌曲。   現在的大稻埕,當然找不到過去的「永樂座」、「第一劇場」或是淡水露天茶座,可以讓人聽歌看戲了,但是位於西寧北路,由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創辦的「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倒珍藏了數千件戲偶收藏品,可以好好參觀一番,除了展出台灣傳統布袋戲、六角戲台之外,還有難得一見「越南水傀儡」,而且每層樓都設置可以讓參觀人員自由操作的戲台,是一個寓教於樂的博物館。   其實台灣的戲劇演出,常會隨著時代背景而變動,即使像布袋戲這樣通俗的庶民文化,也必需隨著當時的政策取向而調整,比如說,在日劇時代,日本人要求我們演布袋戲時,伴奏的樂器要用日式的樂器,所以一開始,連嗩吶都不能用,但後來日本人發覺,嗩吶的聲音和日本一些樂器的聲音很像,所以又同意我們用嗩吶;後來日本推行皇民化,布袋戲的伴奏樂器又被要求要加入薩克斯風;更不要說後來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布袋戲又得加入種種反共戲碼,著名的雲州大儒俠,還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中國強」角色了。

  日洋料理台灣小吃,流傳百年好滋味

  當然,大稻埕也有許多台灣小吃以及日、洋料理,廣告人孫大偉幾乎天天在大稻埕不同的街道尋訪道地美味,從豬腳、放山雞、壽司生魚片、米苔目、杏仁露,這裡道地的小吃數也數不完;當然,名氣最大的是一九三四年開業的波麗路西餐廳,當年不僅是文學少年們最喜歡去的地方,當代台灣新美術運動的畫家們,也愛來這裡喝咖啡,直到現在,靠著販賣懷舊氣氛,波麗路仍然是高朋滿座。   只不過,大稻埕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地名,真正存在的時間不超過半世紀,自從一九二○年日本人在台灣廢除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改設台北市後,大稻埕這個名字走入了歷史,但是大稻埕並不因為名字從官署中消失,而被遺忘,直到今天,大稻埕裡的蔘藥行、布行、小吃、戲偶、洋樓……仍然在訴說著大稻埕的故事。〈本文刊於97年8月「交流」雜誌第100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