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空運協議使「兩岸一日生活圈」真正開始發酵《交流雜誌97年12月號第102期(歷史資料)》

文/林安妮

  兩岸兩會首度移師台北舉行二次「江陳會談」,政府解讀,兩會恢復中斷十多年的協商功能,如今兩會重新開啟制度化協商,一次在大陸舉行,一次輪回台灣,這才是有往有來,才是對等。儘管兩會協商期間,場外抗議聲不斷,但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海協會長陳雲林,依然順利簽署包括海空直航在內等四項協議。

  以往海基會舉辦三節聯誼活動時,最常聽見的「台商聲音」就是要求盡速開放大三通,此舉不僅縮減兩岸人、貨往返成本,更有助台灣增加競爭力、成為國際運籌中心。可惜,過去十多年來,兩岸氣氛不佳,互信也在前政府多次猛烈撞擊下,一點一滴消失殆盡。

兩岸海空運鬆綁,台灣將有機會消弭邊緣化危機

  如今,兩岸氣氛隨著新政府上台開始好轉,儘管國內反對聲依然不絕於耳,但從實質經濟面來看,透過兩岸海空運鬆綁,台灣將有機會消弭過去因為不夠自由、不夠開放的邊緣化危機。也難怪,在二次「江陳會談」後,「華爾街日報」會盛讚台灣,在這一波的國際金融海嘯來臨時,台灣已先透過兩岸和解、兩會協商,在一片不景氣中,努力自救。

  這一回,兩岸兩會簽署的四大協議,包括了海運、空運、郵政合作以及食品安全等,其中,海、空運大鬆綁最引人關注,也被視為是二次「江陳會談」中,和台灣經濟最有關的核心議題。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表示,空運、貨運以及海運協議一旦落實,對於台灣想建立全球運籌中心、強化產業供應鏈、企業回台設立總部都有很大幫助。在空運部分,雙方達成的共識可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兩岸建立直達航路(即俗稱的空中航線截彎取直)、周末包機延伸為平日包機,以及貨運直航。

  在直達航路部分,雙方同意開通台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建立兩岸航管部門的直接交接程序。北方航路是指,沿著B576國際航路北上,在軍方R8禁航區的右側BERBA點轉折兩次往西,在大陸東山接大陸內陸航線。

  陸委會副主委傅棟成強調,該條航線絕對沒有碰到國軍在意的R8禁航區,完全兼顧國家安全,儘管這一回「南線航路」截彎取直尚未談成,但雙方還將繼續談下去。

  根據陸委會估算,新的直達航路開通後,桃園至上海的航程將從現在的二小時二十四分鐘,縮短到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節省六十二分鐘的時間及四十%至四十五%燃油成本,光是旅客及航空公司每年就可以省下新台幣三十億元以上。

  在平日包機部分,雙方同意將現行的周末包機,調整為每周七天、天天有的常態化包機。雙方每周共飛一百零八個往返班次(以往是每周三十六班次),每方各飛五十四個往返班次。此外,大陸也將過去五個周末包機航點,擴增到二十一個航點。這些新增航點包括了成都、重慶、杭州、大連、桂林、深圳、武漢、福州、青島、長沙、海口、昆明、西安、瀋陽、天津、鄭州等。

海空協議不僅提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也強化台灣與國際市場的連結

  根據民航局早前針對台商企業主調查,如果周末包機進一步擴大為平日包機,或每天都有班機在飛的情況時,台商企業主是否會考慮改變長駐大陸的生活型態,並把基地遷回台灣,繼續從事大陸的生意?民航局得到的回應是,四十五%的大陸台商企業主表示願意考慮遷回台灣居住,然後繼續經營大陸的生意。

  至於針對一些目前在大陸經商,但是在台灣定居的企業主,是否會因為兩岸包機增加的緣故,受到大陸磁吸效應吸引而搬到大陸長駐,所獲得的回應卻是,只有三%台灣企業主表達有此考量。這項問卷說明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如果兩岸每日直航,將使得「兩岸一日生活圈」真正開始發酵。

  在貨運包機部分,雙方同意開放各兩個航點,台灣為高雄小港機場和桃園機場,大陸則開放上海浦東及廣州機場,允許每月六十個班次往返。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表示,海空協議簽署除了節省時間、運輸成本外,也可以重建台灣在亞洲乃至亞太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不僅提升台灣整體的競爭力,也強化台灣與國際市場的連結。

  在海空運直航落實後,政府希望,台灣的投資環境將能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台灣營運,並以台灣作為前進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的營運基地。她也說,政府面對大陸經濟崛起的因應之道,就是將「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如果能善用台灣的優勢,並進行經貿政策調整,加強台灣經濟與全球市場的連結,台灣將可能發展成為台商的營運總部及外商的亞太營運中心。〈本文刊於97年12月「交流」雜誌第102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