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台北市第五屆漢字文化節拾穗  文∕葉保玉《交流雜誌98年2月號第103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春天到了,幸福到了」、「牛轉乾坤」,毛筆一揮,大紅方紙寫下新年願望。今年元旦,上萬人於台北市華山創意園區共同揮毫,締造金氏世界記錄,也為第五屆漢字文化節掀起活動高潮。為推動正體字國際化,活動結合文化創意,正體字融入藝術、生活,使用正體字亦是流行時尚。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古老文字中,蘇美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數千年前紛紛失傳。而在台灣,經歷三千多年演化仍被廣泛使用的正體字,成了歷史奇蹟,急需聯合國保護,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需要緊急保存之無形文化遺產名錄」。   第五屆漢字文化節自九十七年十一月底至九十八年一月中旬,活動設計由漢字的形、音、義著手,加上文化「創」意與教「育」兩層面,「形」系列如漢字創意藝術展、漢字創意市集;「音」系列如戲曲大觀園、說相聲;「義」系列為萬人新春開筆揮毫,挑戰金氏世界記錄;「創」系列是票選二○○八年度漢字、漢字時尚服裝秀;「育」系列包括「漢字小神通」網路學堂、漢字文化講堂、漢字故事屋、逛逛敬字亭、漢字練功房。   其中,票選二○○八年度漢字的活動引起不少迴響,經過十八天、六萬一千六百二十四通電話票選,「亂」字以七千九百三十六票拔得頭籌,成為最具民意基礎的台灣代表字。第二名是「騙」,五千七百九十三票;第三名是「慘」,四千四百零四票。除了第十名的「愛」,前九名都是負面字眼,引發一陣討論,文化局副局長謝小韞大嘆,負面字眼比重太高,期待明年可選出正面字眼。   漢字文化節結合流行議題,服裝設計師林國基與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將漢字融入服飾作品,設計出三十五套漢字系列時裝,由陳思璇等名模走秀,秀出正體字的時尚感,時裝運用「牡丹」、「琉璃」、「馬甲」、「流蘇」、「潑墨」、「白描」等東方元素,書法文字圖形、扇型、雲紋、花型和水紋也融入其中,加上A line、H line、重疊透花、不規則接拼和不對稱下擺等剪裁,讓傳統與現代再度交疊。   為讓漢字推廣不斷層,活動邀請以東方文化入歌的作詞家方文山,暢談中國風的創作典故與故事。方文山說,每一首歌詞創作皆有典故、由來,例如「花戀蝶」,「蝶戀花」原本是詞牌名,其中的蝶和花不是人,創作時將兩者擬人化,原本被動的「花」化為主動者,用修飾學增添意境;「青花瓷」歌詞著重時代感的營造,例如「簾外芭蕉」選擇用簾外,不用窗外,因為窗外是現代語彙,過去建築多半使用窗簾,使用窗簾比較符合時代背景。   深受學童歡迎的「漢字小神通」此屆由傳統比賽升級為網路版本,從歷屆的題庫中精選三千題,包括六書、書法、猜字謎、標點符號、字的形音義、語詞判別、文意理解、文法與修辭、國學常識、應用文常識等十大類的主題,學童上網不只是玩遊戲,還能從中增進國學常識,讓漢字文化向下紮根。〈本文刊於98年2月「交流」雜誌第103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