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故宮院長破冰之旅  文∕林大鈞《交流雜誌98年2月號第103期(歷史資料)》

「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台北……」這是大陸中央電視台所製作的故宮紀錄片」裡面的一句旁白;這句旁白道盡了那個戰亂的年代,兩岸的歷史糾葛。然而,分隔六十年的兩岸故宮,隨著台北故宮院長周功 鑫於二月十四日與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會面,開啟了兩岸這兩座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院正式的交流與接觸。   二月十四日,周功鑫一行到北京故宮訪問,北京故宮也以高規格接待,不但有專屬導覽員講解,還讓周功鑫等人進入了平時不准遊客進入的太和殿內拍照,事後更參觀北京故宮卅一個文物部門與重要館藏。只不過,因為北京故宮臨時取消媒體採訪的記者會,已讓採訪媒體錯愕,再加上北京故宮所派出大批保安人員動作過於粗魯,一度與在場的採訪媒體發生爭執,使得這次兩岸故宮的破冰之旅,一開始就出現了這些令人意外的小插曲。

  達成九項共識

  兩岸故宮院長的首次會談,雙方達成了九項共識,包括設立以副院長層級為召集人的工作小組,每年定期開會一次;人員互訪;圖書互贈;刊物互換等。除此之外,會談中,雙方也觸及了兩岸故宮資訊網路互聯、學術研討會召開方式以及商品設點等議題,但因涉及名稱或技術問題而未做成結論。   更重要的是,台灣故宮因為在十月份舉行的雍正大展,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說,雍正大展的策展重點將分成三部份,一是雍正其人,包括他的家庭、婚姻、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生死;二是雍正做為一個君主,他的功績,包括火耗歸公、肅貪……等;三是從故宮典藏的「雍正款」的畫作、器物,來看雍正的藝術品味與他那個時代的藝術成就。   台北故宮雖然典藏了許多雍正時期的文物,但周功鑫透露:「我們卻一張雍正的肖像都沒有,而北京故宮這方面的收藏品很多!」因此,台北故宮此行除了針對未來合作進行會談溝通之外,另有一項重要的任務,便是希望向北京故宮商借二十九件文物,除了雍正本人的肖像之外,雍正有一幅<十二美人圖>,也在台北故宮商借的文物清單中。

  出借雍正文物

  面對台北故宮提出的二十九件文物借展要求,周功鑫說,北京故宮爽快的答應了!因此,兩岸故宮文物聯展,可望第一次以台北故宮借展的形式,在今年的十月份上演。   另一個引起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則是兩岸故宮人員會面時的名稱問題,因為兩岸故宮的全名都是「國立故宮博物院」,但兩岸故宮人員在進行任何文書交流時,你也叫故宮,我也叫故宮,又該如何分辨呢?

  名稱高度敏感

  周功鑫的答案是,「我們的名稱就是『國立故宮博物院』,頂多可以在下面加一個括弧,寫上台北!」換言之,周功鑫可以接受的名稱,便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   凡是涉及名稱的問題,就衍生出主權、體制等意涵在內,周功鑫可能沒有想到,如今兩岸可以在海基、海協的架構下,恢復兩岸協商,實肇基於九二年雙方多次絞盡腦汁的磋商、交手,才能以既模糊而雙方又能夠接受的方式展開談判。今天,兩岸的氣氛或許已經緩和許多,關係也朝良性的方向發展,但並不意謂著良好的關係,雙方協商名稱載示的難度便因此降低了!   兩岸故宮正式展開交流,已屬難得,周功鑫訪問北京之後,今年三月,鄭欣淼也將回訪台北,隨著交流的頻繁與多次的溝通,相互了解增加,也許那些敏感的名稱問題,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到那時,也許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後面加個括弧,標示著(北京)或(台北),看起來也沒那麼刺眼了。〈本文刊於98年2月「交流」雜誌第103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