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傳藝風華美不勝收  文∕吳燕玲《交流雜誌98年2月號第103期(歷史資料)》

位於宜蘭五結鄉冬山河畔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光是欣賞它的硬體建築,就能一網打盡台灣眾多老街的風情;即使不看建築,純粹來這裡看展覽、聽戲曲,也能洗滌心靈,是台灣少有「軟、硬」兼美的藝術中心。

  很多人覺得,「傳統」意謂著老、舊,而「藝術」是一堆看不懂的東西;但是來到宜蘭冬山河畔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你會打破這些對「傳統」、「藝術」的刻板印象,到這裡,你會發現,原來「傳統」與「藝術」是這麼地和藹可親,它一點都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深奧難懂的感覺。

  傳統非老舊,藝術不難懂

  或許是因為引入了統一蘭陽藝文股份有限公司,這來自民間新穎的包裝、行銷的思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把「傳統藝術」這四個字重新加以定義,所以在這裡,「傳統」不再是老、舊,而是一種隨著歷史脈絡的傳承;「藝術」,也不再是看不懂的東西,而是人類把對生活中所發生的感觸,再加以創造出兼具美感的產物。所以傳統藝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民俗風情、思想價值、宗教信仰,透過食衣住行娛樂,表現出來。   所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裡,從硬體的建築,到軟體的展覽表演規劃,都秉持著這個精神,甚至在硬建築的呈現上,佔地二十二公頃的傳藝中心,分為多個區域,從大門口進入,首先呈現在遊客眼前的,是「軟」的部分,左邊的展示館、右邊的戲劇館、曲藝館,從今年初開始,陸續登場的京、崑、豫劇、原住民樂舞、說唱藝術、歌仔戲、南北管,到最近的亞太民俗大展、客家戲曲演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不只讓你「看」,也讓你「學」,每逢有一個主題型的展覽或演出,相關領域的藝術大師舉辦各種講座,邀你一同來習藝。

  民藝街 宛如走訪三峽老街

  園區內最受人歡迎的是民藝街,兩排黑瓦紅牆櫛比鱗次相連的三十三間店鋪,其建築造景,完全是三峽老街的翻版!不過,它的建物形式更用心,不但彷照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傳統街屋的建築形式,也有日治時期西洋風格的立面,而且三十三家店鋪賣的東西,家家不一樣,有炭雕、戲偶、陶藝、竹藝、茶館、銀飾、紙藝……甚至還有失傳三、四十年的台灣傳統的廟口小吃糖蔥,每天下午,糖蔥師傅手工拉糖蔥的露天表演,總是擠滿了圍觀人潮,每個小朋友都希望師傅表演失敗,把糖蔥拉斷,這樣他們就有免費的糖蔥可以吃。   當然,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就是復古的柑仔店、童玩店,在這些店鋪裡,可以吃到兒時愛吃的棉花糖、彈珠汽水、麵茶、糖葫蘆,還可以看到捏麵人、鞭陀螺、竹筷槍、踩高蹺、滾鐵環等,一些古早味的童玩;甚至有些年輕少女,乾脆跑進寫真館內,挽起頭髮、穿起古裝,扮演起電視劇裡的古裝造型,留下一張張有趣的古裝寫真。

  戲台廣場 彷彿來到淡水河口

  民藝街尾的文昌祠以及連接戲台前的廣場,再到傳統小吃坊這個區域,延續了民藝街的人潮,剛好位置又緊鄰河水,整座廣場的建築風格有點像淡水老街的型態,也有點像台灣各鄉鎮的廟口街景,老百姓們總習慣坐在廟口前閒話家常,遇有節慶時,廟口前也總有布袋戲、歌仔戲的表演,園區規劃的許多民俗表演活動,例如六神繞境、三太子、神將出巡,也選擇在此表演,等於是在這裡營造出,存在於台灣各鄉鎮的「廟口生活」的光景。   談到廟口自然離不開小吃,台灣許多著名的小吃都是從廟口孕育而生的,只是加入現代化經營元素的傳藝中心,自然不會允許雜亂的小吃攤販林立,取而代之的傳統小吃坊,是宛如百貨公司的美食街,不過,在這裡,一樣可以買到著名的宜蘭伴手禮─宜蘭餅,吃到著名宜蘭三寶─肉卷、槽餅、糕渣。   穿過傳統小吃坊,來到「目仔窯」,令人想起了遠在集集鎮的十三目仔窯,從農業時代,人們紅磚來建屋,所以台灣從日治時代開始,便設立了這種可以一間一間相連,可以不斷加長的目仔窯來燒製紅磚,只不過,集集的十三目仔窯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如今已倒塌殆盡,如今只剩窯頭,反倒是在此處,可以見到這俗稱「蛇窯」的目仔窯,當然,傳藝中心這座相連的窯室內,不可能真正地燒窯,只好賣起紀念品來了。

  目仔窯 重建集集登窯風情

  走到目仔窯,雖然旁邊就是出口,但可別就這麼走出去,位於園區西南方,與民藝街、戲台,隔水相望的「黃舉人宅」也很值得一探究竟。事實上,這座黃舉人宅,本來並不是在這裡,而是位於宜蘭市中心,是一百三十年前宜蘭鄉紳黃纘緒舉人的宅第,為一棟標準的閩式三合院建築,只是黃舉人的後代子孫如今多已旅居國外,宅第雖還保持原形,但畢竟內部許多地方早已年久失修,傳藝中心便與黃舉人的後代商議,將這座建築形態保存得相當完整的閩式三合院,拆卸下來重遷於此,成為傳藝中心的保存文物。

  黃舉人宅 正宗閩式三合院

  重遷於此的黃舉人宅,經維修後,保持了當年完整的型態,入內參觀,可以看到兩邊廂房的窗櫺,導覽人員解釋說:「這叫女兒窗,這些窗戶上的木條經過特殊的設計,可以讓在裡面的人很清楚地看到外面中庭的景色,但站在中庭的人卻看到窗戶內的人。」走進女兒窗前一探,還果真如此,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築智慧。   這座黃舉人宅,與電視裡達官貴人的住家,有著明顯的不同,最大的差異是,它的屋簷末端,沒有向上翹起的飛簷,原來,黃舉人雖高中舉人,但一生沒有做官,那種有著尖翹飛簷的屋宇,必須是與朝廷有關的人物,例如宮殿、官宦之家,或是有立案的官廟,才能蓋的,平常人家如果採用了飛簷,那就成了「僭越」,在舊時是會惹禍上門的。

  廣孝堂 潮洲兼噶瑪蘭工藝

  傳藝中心內,還有另一座也是從宜蘭市聖後街搬遷過來的建築,那就是現在做為遊客服務中心的「廣孝堂」,廣孝堂是在日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建造的鄭氏家廟,後來因為都市計劃的道路拓寬,必須拆除,在宜蘭縣政府的協助下,這座建築便移建於此,而這座鄭氏家廟就有尖翹的飛簷,從家廟內所掛的幾幅匾額,上面有著「閩浙總督兼巡撫」贈匾的字樣,顯示雖是家廟,但其祖必定與朝廷有關,又看到寫著「延平郡王」的匾額,令人懷疑,這座鄭氏家廟不知與鄭成功有何關聯?   不過,廣孝堂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內部的陳設與裝潢,看得出一些傳統彩繪、木雕的工藝,據說當時建造時,除了有潮洲師傅的參與之外,還有宜蘭本地的匠師參與其中,因此帶有噶瑪蘭匠師的建築色彩,對於研究宜蘭家廟建築與在地匠師的建築手法,廣孝堂具備了重要的價值。   「統一出資蓋了傳藝中心,前幾年都沒有什麼遊客,直到雪隧通了以後,現在遊客才變多!」一位導覽義工娓娓道來。如今,國立傳藝中心,不只是假日,就連平日,也有許多小學生來此校外教學,一次就可看到許多台灣早期的建築、流傳於民間的民俗文化、各式各樣的工藝,其實,就算雪隧沒有開通,這樣的集文化與娛樂於一身的戶外公園,也值得好好推荐,不是嗎?〈本文刊於98年2月「交流」雜誌第103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