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共改革開放政策三十周年之回顧與省思  文/朱新民(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交流雜誌98年2月號第103期(歷史資料)》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此會議上做出重大的戰略轉折,決定自此後開始要放棄「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走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方向」。自此,中國大陸開啟了持續長達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政策,並且取得了令全世界驚羨的成績。展望未來,中國大陸必然在改革開放政策既有的方向與基礎上向前邁進。   本文在此針對改革開放政策三十周年的特別時間,將做以下重點的探討。包括,第一,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出現了那些重要具體的成績。第二,改革開放是一個非常艱鉅的建設工程,是那些主要因素讓中共能夠克服種種困難,讓改革開放政策能順利推展。第三,改革開放固然給中國大陸帶來了傲人的成績,但也有產生了「改革併發症」,這些困擾改革的問題是什麼,是否會失控,進而影響到改革的持續。第四,就是改革開放政策對兩岸關係帶來那些衝擊。

  改革開放的成績不容忽視

  中國大陸持續推動改革開放已歷經三十周年,在很多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的成績,「中國崛起」已經不只是一個概念,基本上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資料,中國大陸在二○○七年的經濟規模達到三點三八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與日本。同時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中國大陸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七十倍,其經濟成長率長期維持著二位數字的高成長。如果維持著這種發展速度不變,大陸將在本世紀中之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經濟強權。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大陸人均GDP更從一九七九年的二百七十五美元增加到目前將近二千美元左右的所得。目前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將近有二兆美元,高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的工廠」,中國製造的產品成為全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中國大陸除了在經濟建設上取得驚人成績,更在國際與區城角色與形象上獲得提升與改善,在二十世紀末的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大陸除了自身得免遭到金融風暴的襲擊外,更運用其經濟實力與外匯存底,協助香港與東南亞國家,使他們不僅得以重建,更很快的得以復甦走向繁榮,大陸的國際角色與形象逐漸得到肯定與改善。   二○○八年的北京奧運,不只是中國大陸內部的事務,更是中國大陸與國際全面接軌互動的大事。中國大陸在北京奧運過程中展現的以「體育」為中心的全方位「軟實力」的運作,在國際舞台上更加受到尊重與肯定。   二○○八年對全球經濟都是重大震撼。從年初到年中的通貨快速膨脹及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很快的因為美國金融危機引爆或全球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急轉直下,銀行倒閉、企業虧損裁員,全球經濟一片衰退。中國大陸處於此一全球金融風暴中也受傷嚴重,但中國大陸一方面表態願意配合各國協助穩定金融秩序,同時會全力加速內部投資,擴大內需市場,中國大陸的國內經濟能否及早復甦,世界各國都有此期待。這些都在在說明中國大陸經濟與世界經濟已密不可分,在全球中的角色形象都有積極正面的提升。

  改革開放順利進展的重要因素

  中共自一九七八年底宣布推動改革開放政策,歷經三十年的過程,這期間遭遇到諸多的挑戰與困境,但最終都能堅持下去並獲致重大成果,這主要來自以下的根本因素:   記取文革慘痛教訓,成為保護改革的歷史經驗   文革是中共政權最大的浩劫與災難。在文革期間,文革派高舉「階級鬥爭為綱」的主張,堅持極左意識形態,在「政治掛帥」的指導下,整個國家社會陷入內部的分裂與動亂,搞到亡黨亡國的危機。因此,在文革結束後,中共的改革開放是明確堅持「以經濟為中心」的路線,即使有不同的政策爭議,但絕不搞群眾動員式的政治鬥爭,在「全國拼經濟」的努力下才有今日成績。 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中共推動的改革開放政策,是堅持根據於中國大陸國情,是堅持獨立自主,是堅持發展一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簡言之,社會主義國家為發展經濟,可以容許引進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機制,但是並不適合立刻移植西方的政治體制模式。這就是所謂的「先經濟、後政治」的發展策略。在中共的改革政策過程中,上述的主張曾在內部引起爭議並不斷受到西方各國的批評,但中共在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上沒有退縮,而且還更加落實。   採取務實主義與漸進主義的步驟 中共的改革開放,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是解決中國大陸本身的經濟困難,所採取的是務實主義,也就是只要能真正改善經濟提升生產力的手段與工具都可以引用,不再受到意識形態因素的干擾。 另外就是依循漸進主義的步驟,不好大喜功、不唱高調,一步站穩再走一步,就如同摸著石頭過河一般的謹慎小心,從點、線、面、循序發展,才能有今天的格局成就。   不受人事更迭權力轉移的因素影響   中共改革開放政策最終能有不錯的成果,最關鍵的可能就是在中共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路線有其「堅定性」、「一致性」、「持績性」。正是由於中共當局視改革開放的政策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是全黨全國全民共同的責任與利益,因此儘管在推動過程中有不少的爭議與批評,但是三十年來,自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啟動此一建設以來,從第二代領導到江澤民以至於今日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都能奉行改革開放政策,「沒有前後反覆」、「沒有朝令夕改」、「沒有因人而異」,這才能讓改革政策貫徹到底。   改革引發的併發症   中國大陸的崛起固然在經濟上有傲人成就,但是也引發不少的併發症,甚至有人提出中國崩潰論的質疑。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在經濟成長上雖有重大表現,但呈現一種「不平衡、不協調、不和諧」的內涵。這主要包括了日益嚴重的「三農」與「三差」的「分配不公」、「發展失衡」、「弱勢傾斜」的問題。再加上政府治理能力危機、生態環境破壞、人口結構老化、能源供需短缺、經濟犯罪猖獗。而二○○八年又因金融危機衝擊,造成大量的工廠倒閉、失業率快速上升,這些都是嚴重的挑戰。   而更令人關切的,則是經濟成長與社會多元化與政治民主化發展之間的落實。當前中國大陸社會日益走向開放,但中共當局對新聞媒體、資訊傳播仍有相當管制,缺乏較多的包容。而在政治民主化方面雖有基層民主之建設,但仍只是局部性,這些都有待後續的政治改革來因應處理。

  掌握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契機

  自中共開啟改革開放以來,兩岸關係就進入到一個和平發展與和平競爭的時代。這期間雖曾經因為台灣內部政黨輪替因素,而導致兩岸關係曾經陷入對抗與緊張。   然而隨著政黨再度輪替後,馬政府主導的大陸政策主軸是朝向「開放」與「鬆綁」,在海基會與海協會恢復談判之後,兩岸關係已經朝向良性正面的發展。   目前大三通的實現,已經打開了兩岸的「任督二脈」。只要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尊重現實、互惠雙贏的精神,掌握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契機,就能為兩岸人民開創出符合人民願景的新局面。〈本文刊於98年2月「交流」雜誌第103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