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交流雜誌98年4月號第104期(歷史資料)》

時序進入四月,春暖花開,世界與兩岸情勢同時步向新局。
  在全球奮力對抗金融風暴,力挽經濟衰退狂瀾之後,全球金融與經濟似乎已經不再繼續惡化,並已隱隱露出復甦的曙光。
  兩岸在去年舉行兩次「江陳會談」,並簽署六項協議,為兩岸和平互動、共同對抗金融風暴,進而再創經貿繁榮發展,奠立了初步的基礎。兩岸經貿為兩岸互動最重要、最實際,而且是對兩岸發展前景最具影響力的要務,因此成為兩岸協商的優先項目。根據海基、海協兩會的共識,第三次「江陳會談」將在今年上半年舉行,不排除在四月中下旬左右展開程序性及預備性磋商,就會談的時間、地點、協議簽署等事項作成安排。本期特別邀請空中大學李允傑教授,就第三次「江陳會談」可能取得的成果與意義,做一個總體性剖析。此外,針對第三次「江陳會談」協商四項議題〈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兩岸定期航班、兩岸金融合作、陸資來台投資〉,我們也請台北國際金融中心董事長周吳添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主任聶建中,分就兩岸金融與陸資來台兩項議題,提出他們的獨到觀點,希望給讀者們更為全面的資訊。
  展望未來,兩岸互動將日趨熱絡,兩岸對話協商也愈趨複雜專業,諸如兩岸簽署經貿合作機制、兩岸軍事互信,乃至和平協議問題,都備受矚目,成為討論焦點。由於這些課題不僅涉及經貿考量,目前國內意見也較分歧,政府相關單位正加緊努力進行溝通及凝聚共識的工作。本刊也就此邀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蔡逸儒〉、海洋大學教授王崑義,分別撰文分析兩岸儘速簽訂經濟合作機制和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問題,以期兩岸互信層面能日益擴大。
  三月上旬,中共召開十一屆「人大」與「政協」二次會議,這是一年一次的例會,但我們注意到,北京當局在兩會若干場合,先後釋放出將加強兩岸交流與合作的訊息,並在會後付諸實際行動,實現安利萬人來台觀光。預計未來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必然漸入佳境,兩岸各層次的交流,也將隨著協商的制度化而日趨熱絡。
  下個月十二日是大陸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面對大地突如其來的劇變,台灣有很多人、很多團體,不辭千里,不畏險阻,投入緊急救難到災後重建,他們的奉獻與付出,拉近了兩岸的距離,都是兩岸交流中的真正英雄,每一個都是令人尊敬的。本期,我們謹向夏鑄九、馮燕兩位教授致上最高的敬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