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交流雜誌99年2月號第109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二○○九年全球經濟籠罩在金融風暴陰影,所幸年底已由谷底回昇,處處展露曙光與生機。兩岸關係上,雙方在既有互信合作基礎下,完成大三通、雙向投資、共同打擊犯罪等歷史任務,為今年進一步開展兩岸關係,奠定穩固基石。
去年十二月在台中市舉行的第四次江陳會談圓滿落幕,國人展現愛和平、講理性的民主風度,贏得兩岸及國際社會的肯定。本期特別製作「第四次江陳會談特輯」,針對前三次江陳會談協議執行情形、第四次江陳會談紀實、會談後民意調查結果,乃至於從會談機制看兩岸關係,邀請楊開煌等專家執筆,為讀者爬梳整理、深入剖析,值得細細品味思考。
邇來廣為媒體報導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攸關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競爭力,備受國人關注,贊成、反對者有之。本刊為使社會大眾瞭解ECFA的焦點所在,特別邀請朱雲鵬、林祖嘉、李碧涵、江啟臣、陳華昇、陳一新等學者專家,針對ECFA與台灣經濟發展大戰略、傾中疑慮、應否公投、就業衝擊應變措施等話題,深入分析解答。祈能讓國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認識ECFA,從而支持、督促政府施政。
回顧過去、放眼未來,在此除舊佈新時刻,二○○九年兩岸關係得失,今年有那些要加強策進之處,本刊特別約請長期觀察兩岸事務的高輝教授以專文剖析。饒富趣味的是,「台灣二○○九年度代表字大選」揭曉,「盼」字拔得頭籌,正反映出大多數國人的心境,究竟還有那些漢字入選,請看「交流副刊」的報導。回顧之餘,相信國人也不會忘記,因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南台灣傷亡慘重的「八八水災」。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同受颱風、暴雨、乾旱及地震之苦,兩岸面對天然災害有何互助與合作之道,張中勇教授的專文,值得參考。
在嚴肅的江陳會談、ECFA之外,兩岸之間還有許多值得我們留心的地方。眾所矚目的「第四十六屆金馬獎」,兩岸華人大放異彩,金馬獎已成為全球華人年度盛事;李國修導演帶領的「屏風表演班」,在北京、上海掀起一波熱潮;日月潭纜車驚豔亮相,帶給遊客全新體驗;台灣第八個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誕生了,到底有何可觀之處;陳雲林會長特別造訪三義,三義的木雕美在那裡;春節要到了,台灣的年菜有什麼特色。這些琳瑯滿目的新鮮事,本刊都有專文介紹,擴展我們視野。
歲末年初,交流雜誌在各位讀者的關心與支持下,即將邁入第十九個年頭。期許來年國運昌盛,兩岸關係繁榮發展。敬祝各位讀者新春愉快,虎年行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