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發行人語 掌握新機 再創高峰《交流雜誌99年2月號第109期(歷史資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新年伊始,在此敬祝廣大讀者朋友福虎生風,順心如意大發展。
  回顧去年,臺灣歷經金融海嘯與「八八水災」的衝擊,社會氣氛低盪到了谷底。然而,我們並沒有氣餒,在政府與人民攜手努力下,經濟正在復甦,災區重建也順利進行。在兩岸事務上,去年則是豐收的一年,雙方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逐步務實開展兩岸關係,饒有成果。
  本會與海協會舉行了第三、四次「江陳會談」,簽署空運補充、共同打擊犯罪、農產品檢疫等六項協議、達成陸資來台共識。實現全面雙向大三通,使得臺灣企業生命力、經濟競爭力得以向上提昇。協議擴及司法、農漁業、標準檢驗等層面,讓社會大眾同享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果實。
  除了眾所矚目的協商以外,兩岸兩會藉由組團互訪,開展經濟、文教、新聞、司法等交流往來。而大陸方面對於「八八水災」的踴躍捐輸,本會均已及時轉達;愛心無地域,本會謹再次表達誠摯感謝之意。為民服務方面,本會去年服務案件高達三十五萬件,恰好反映兩岸交流的熱絡情形。
  兩會事務之外,從我方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高雄世運與聽障奧運圓滿舉行,可以觀察到雙方的互信、互諒與日俱增,盼在此基礎上繼續邁步向前。兩岸關係繁榮發展,台海局勢和平穩定,世界各國也紛表肯定、同蒙其利。
  展望今年,全球經濟尚待復甦,誰能把握機會就能主導發展方向,因此各國莫不以振興經濟為第一要務。台灣位處東西文化交匯的亞太前緣,擁有高素質人力、民主效率政府,如何掌握機會、發揮優勢、再創經濟高峰,是政府與民間一致期盼所在。
  兩岸兩會同意上半年協商重點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智慧財產權保護、避免雙重課稅。這些議題,都與企業競爭力、經濟成長乃至於全民生計息息相關,對大陸亦為重要。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協商,是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原則,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前題下進行,國人大可放心。
  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為例,政府與本會一再重申,ECFA不涉統獨、無損主權、不是港澳模式的CEPA、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不會再開放大陸農產品,還可以達到降關稅、增出口、振興經濟的目的。元月二十六日,兩岸兩會在北京舉行ECFA首次協商,雙方討論協議名稱、基本結構、建立商談工作機制等問題,獲致多項共識,為日後實質協商奠定良好基礎。
  兩岸關係開展不易,和平繁榮果實為全民共享,值得好好呵護珍惜。企盼全體國人支持政府與海基會,繼續給予本會關懷與指導,俾能在協商、交流、服務各層面都有所成,以不負國人期待。

回頁首